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

今天(农历二月初五)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思想家、哲学家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纪念日。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

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664年农历二月初五玄奘大师在玉华山圆寂。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

六小龄童从1982——1998年参加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前部和续集的拍摄,花了整整17年的时间,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也是用了17年的时间,而且如果没有玄奘取经的传奇故事,就没有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这部举世名著。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

参加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发车暨启程仪式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

参加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发车暨启程仪式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6)

拜谒兴教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7)

拜谒兴教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8)

拜谒兴教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9)

在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0)

在印度玄奘纪念堂前

西安是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始发站,六小龄童每次去西安参加活动时都会拜谒兴教寺,这是玄奘大师遗骨埋葬的地方。2006年10月六小龄童在西安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发车暨启程仪式,同年11月15-21日与王石、曲向东、葛剑雄教授等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印度段的考察,参观了大菩提寺释迦牟尼成佛处、玄奘纪念堂、玄奘顶骨舍利,还特别参观了那烂陀寺庙遗址和那烂陀大学遗址。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1)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2)

2008年4月13—14日六小龄童到偃师市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玄奘之路”组委会与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玄奘大师诞辰 1408周年系列活动”,同年4月25日在洛阳被聘为“玄奘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偃师市副市长章勇为他颁发了聘书。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3)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4)

在玉华宫玄奘法师圆寂地肃成院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5)

在玉华宫玄奘法师圆寂地肃成院(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2008年6月18日六小龄童到陕西铜川玉华宫祭拜玄奘大师,参观玄奘纪念馆,被聘为“玉华玄奘研究所名誉所长”、“玉华玄奘纪念馆名誉馆长”。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6)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7)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8)

2015年7月26日,由陕西省、铜川市政府、玉华宫景区等在玄奘大师译经、圆寂的地方建造的“玉华宫六小龄童艺术馆”开馆,陈列面积600余平方米,展示六小龄童收藏的名人字画、人生与艺术道路上珍贵的图片、国家有关领导人对其家族和民族文化的关注与支持、海内外各个版本的《西游记》资料以及精美艺术品300余件,直观再现了他个人的从艺经历、人生道路,传播西游文化与猴王精神。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19)

被聘为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名誉馆长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0)

在榆林窟玄奘取经图壁画前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1)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2)

2013年5月20日六小龄童被聘为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名誉馆长,2016年6月6日在瓜州设立了六小龄童艺术馆。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3)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4)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5)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6)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7)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8)

摄影:六小龄童工作室摄影总监张克强

六小龄童出任总制片人、总导演并出演玄奘大师的纪录片《重走玄奘路》第一季的拍摄已于2017年10月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河南洛阳偃师的玄奘故里等地圆满结束。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29)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0)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1)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2)

2018年1月11日六小龄童在“201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参加了《重走玄奘路》发布会暨同期书《重走玄奘路》图文集首发式,1月12日晚在上海图书馆参加了《重走玄奘路》点映礼。《重走玄奘路》第一季自2018年1月28日起陆续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套、厦门卫视、陕西卫视、青海卫视、旅游卫视、云南卫视、广西卫视、福建教育电视台、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农业频道等26个地方电视台播出,还将在印度、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电视台进行转播。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3)

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Ron McKinnon 为六小龄童颁发最佳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奖证书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4)

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主席Christine Song为六小龄童颁发组委会授予的“最佳艺术成就奖”证书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5)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6)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7)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8)

加拿大联邦国会议员Ron McKinnon 代表加拿大政府发给六小龄童的感谢状

在2018年7月21日举办的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闭幕式颁奖典礼上,《重走玄奘路》荣获最佳纪录片奖,六小龄童获得最佳纪录片导演奖、最佳艺术成就奖。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39)

六小龄童与吕远合影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0)

作词王志远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1)

作曲张鹤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2)

韩磊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3)

廖昌永

纪录片《重走玄奘路》由我国著名音乐大家吕远出任音乐总顾问,片尾曲《玄奘之歌》、插曲《玄奘慈恩》由王志远作词、张鹤作曲,分别由韩磊主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唱。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4)

南京玄奘寺供奉着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六小龄童每次去南京都要去玄奘寺祭拜。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5)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6)

六小龄童在江苏淮安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上海的六小龄童艺术馆都辟有玄奘大师纪念堂。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7)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8)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49)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0)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1)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2)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3)

六小龄童还收集有很多关于玄奘大师的书籍、雕像等。

六小龄童玄奘大师故里纪录片(纪念玄奘大师圆寂玉华山1356年)(54)

六小龄童会与《重走玄奘路》出品方秉承玄奘精神,带领大家沿着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一路探寻,让世界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与智慧,让更多人来了解、体悟玄奘,继承发扬玄奘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