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纹面女纪录片(遥远的独龙江神秘的纹面女)

■王祖达 韦启位独龙江乡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在历史典籍中被誉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群众就居住在这里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这里曾被誉为“云南最后的秘境”,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独龙江纹面女纪录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独龙江纹面女纪录片(遥远的独龙江神秘的纹面女)

独龙江纹面女纪录片

■王祖达 韦启位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在历史典籍中被誉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群众就居住在这里。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这里曾被誉为“云南最后的秘境”。

独龙族“纹面女”,是当地特有民族风俗,在当地流传着许多故事。独龙族女子在出嫁前都会不同程度地“纹面”,如今在独龙族的聚集地——云南独龙江乡,还健在的纹面女已经不多了,她们中,年龄最大已经百岁多,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

驻守独龙江地区,南部战区陆军某连官兵与村里的纹面女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

每次进入独龙江乡附近的山上巡逻,返回途中,官兵们都会进村入户探望她们。连队一级上士苗永春回忆,10多年前的一次巡逻途中,他不慎踩到草丛里的一条毒蛇,小腿被咬伤。

彼时,独龙江乡医院没有抗蛇毒血清,危急之时,是一位独龙族阿妈用族人口口相传的偏方,找来草药为他解毒,挽救了他的生命。

边防官兵守防条件艰苦,有时巡逻遇到雨雪天气,独龙族群众就会给他们当向导。

那年,上士王令带队上山准备溜索过江,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王令只得下令下山。独龙江乡村民老八上山砍柴,偶遇巡逻官兵,便让他们回家中烤火。

在老八家中,他告诉官兵们,“纹面”在独龙语中被称为“巴克图”。

独龙族女子为何纹面?老八这样解释:“纹面”是独龙族追求美的一种方式,几何形的纹面图案,是独龙族的吉祥图腾。独龙族先辈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有纹了面的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王令说,有学者分析,纹面图案是独龙族各大家族的象征;还有乡亲说,过去,为了逃避藏族土司强掳为奴的威胁,独龙族女子才选择纹面。

独龙族纹面风俗,早在《新唐书》《南诏野史》中就有记载。民国时期,一本《云南北界勘察记》中有如下记载:独龙江上游一带,女子头面鼻梁两颧上下唇均刺花纹,取青草汁和锅烟揉擦入皮肉成黑色,洗之不去。

独龙族群众居住在深山密林,尽管解放后当地交通大有改善,但是群众出山看病,仍需耗费大量时间。

为解决独龙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官兵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送来药品。一次,时任连队军医田溉随队外出巡逻。途中,官兵们遇到一名独龙族小伙火急火燎地前来求助。

原来,小伙的家在独龙江乡的献九当村,是纹面女老人李秀华的儿子。李秀华长期患椎间盘突出,那几天不幸摔了一跤,疼得起不来床,需要尽快到乡医院看病。

田溉走进老人的家中,为其仔细检查。他和老人约定好,第二天再带战友们回来,一起将老人抬到乡医院检查、治疗。后来,在官兵的帮助下,老人得到及时治疗。

李秀华康复的故事,很快在独龙江乡传开了。从此,乡亲们更加信任边防官兵。

那以后,每次大家巡逻路过村寨,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麻闷”(独龙语意为:亲人),并向官兵们致意问候。“感谢亲人解放军,救了我的母亲。”那位小伙眼含泪水激动地说。

纹面女是独龙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独龙江地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延续这种文化象征的生命力,连队把值班室电话、军医和连队主官的个人号码印制成军民联系卡片,一一发放到乡镇群众手中。

“边防官兵定期组织到我们的家里送医送药,还为我们理发、梳洗、打扫卫生……”家住孔当村的纹面女肯迪老人说,“连队官兵经常来看望我们,他们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来源: 中国军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