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家庄的一些县改为县级市的故事。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1)

辛集市夜景

诸位都知道,河北省内有一些县级市,这些县级市的出现和八九十年代的历史时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1980年代,全国各地出现了“整县改市”和“切块设市”的风潮。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河北的县被改称为了县级市。八十年代时,中国大陆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而经过数十年新中国建设发展后,一些县的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管理相对成熟,一些县就趁着国务院新政策的东风,成了县级市。在1986到1994年期间,石家庄市就有五个县被审批成为了县级市,这其中包括新乐、鹿泉、藁城、晋州和辛集。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2)

辛集市大致轮廓

当时“切块设市”的标准比较宽松,主要包括了: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而“整县改市”的标准要严格一些。河北省本来就人口稠密,石家庄市的藁城、鹿泉等都是人口大县,在此政策指引下,大家纷纷撤县设市,成了新的县级市。

1986年3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撤销了原来的束鹿县,在原县域内设置了辛集市,仍由石家庄市代管。辛集市经济条件好,可谓是开了石家庄地区成立县级市的先河。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3)

晋州市夜景

以辛集市为先导,1989年7月,藁城市成立,随后的1991年和1992年,晋州市和新乐市成立。

趁着国务院“切块设市”的东风,到1992年底全国各地增加了各类“市”323个。到了1993年,民政部报经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新的《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提高了原来的撤县设市的标准。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4)

今天的新乐市

新发布的报告提升了“切块设市”的标准,规定为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的设市门槛。此外,设市标准还还增加了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财政收入和上解支出方面的条件。

尽管规定严格了,但是依然没有阻挡大家撤县设市的热情,1994年5月,报经国务院批准后,鹿泉市挂牌成立。这也是新标准实施后,石家庄市第一个试水成立的县级市。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5)

今天的鹿泉区

撤县设市,这是新时代城镇化过程中规定尝试和新变化的体现。石家庄市在这洪流中增加了五个县级市。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这五个县级市命运各不相同,藁城市和鹿泉市在后来被改称为了藁城区和鹿泉区,而原来的辛集市在2013年被河北省确定为了省直管市。

当然,这就都是后话了。

60年代石家庄地区有多少县(石家庄的五个县)(6)

今天的藁城区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