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 稳增长保民生看特大城市青岛千万人口的
【青岛广电·回澜听涛·12月13日讯】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就业人口数据”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2020年,青岛以525.6万就业人口、52.19%的就业占比领先宁波、无锡等同级别城市,及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在24个万亿城市中位列第16名;
2021年,部分城市就业数据尚未公布,排序不详。但纵向比对,青岛仍有所进——新增就业人口38.13万人,当年常住人口数量达1025.7万人,就业占比由52.19%提升为54.9%;
2022年前三季度,青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17万人。
于青岛而言,这份数据不仅直关城市能级,放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刻调整、国内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看,同样意义深远。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其对经济社会的整体稳定至关重要,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出下行通道、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是积蓄动力的关键所在。
作为“勇挑大梁”经济大省、山东的经济龙头,青岛一直用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为稳就业提供强劲支撑。在未来五年城市发展愿景蓝图中,青岛锚定了2万亿元的GDP新目标,并提出每年要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要谋求高质量发展,这就不是一道就业岗位上做加法的简答题,而是要综合考量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的论述题。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稍早前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根据两份统计报告的“城市画像”,青岛列于14个特大城市中的第8位,城区人口600.77万、1025.7万。
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青岛常住人口要达到1100万人。
1100万人中,每年至少新增35万就业人口。
想在这样的目标下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就业、服务全国全省经大局,青岛就不仅要考虑目前常驻人口的充分就业,更要有预见性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吸纳人口增量。
这意味着,城市经济结构必须做出深层次调整。
01
提质:让更多产业优势化为就业优势
就业难,不单是指绝对数量上的“选择少”,同样也包括优质就业资源的“选择有限”。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企业大规模的招聘往往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7月,海尔面向应届大学生提供了包括算法工程师、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工程师、物联网软件研发等181项高科技创新岗位,吸纳近1500名大学生入职。这些岗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均属于高科技岗。
在2022年的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榜单中,青岛的海尔和青啤上榜;2021年,赛轮集团也曾上榜该榜单,这足见青岛的品牌企业在人才就业方面的号召力,也从侧面印证了——青岛具有全国就业号召力的企业仍集中在城市的优势产业。
换言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在于通过合理自洽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调整,持续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
青岛发起提振实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就是在重申“立市之本”,加强对制造业的重视。而想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经济发动机”作用,创新是必由之路。因此,在各种配套政策和制度扶持鼓励之下,青岛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吸纳正向高技术产业倾斜。
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芯恩、歌尔、Pico、创新奇智、华人运通等新经济企业相继落户青岛,直接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优质就业选择。以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为例,预计今年11月投产。项目达产后,除百亿年产值,还将带动1.5万人的就业。
重视制造业,不代表可以忽视服务业的发展。三产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明显大于工业。只不过,“服务业吸纳就业”不能仅限于外卖、快递等“劳动密集型”零工经济。
在重点布局的24条产业链中,青岛发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七大现代服务业,就是聚焦于服务能级提升,借由对“现代服务”内涵的深度挖掘,有力地牵引需求端的变化,涵养出更丰富和茂盛的就业生态。
02
增量:民营经济的生机与生计
不可否认,充当吸纳就业主力军的民营经济,是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重要基石。在青岛尤是如此,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0%的新增就业。截至2022年9月底,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已达23万人。
从“增量”的角度看,想保障就业持续增长,就得先确保民营经济稳定增长,从而加大经济韧性、实现就业潜力的释放。而提及“稳增长”,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活力,确保民间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就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手段。
以中小企业为例,他们体量虽小却能消化七成就业占比。早在今年年初,国家就明确提出,要“放水养鱼”——大力推进减税降费,切实给企业减负,让企业有利润和盈余主动提升自身技术含量,继而为稳定就业贡献巨大力量。
中央有部署,青岛有落实。今年以来,青岛实施了一系列吸纳就业补贴等惠企政策:
发布人社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为24.5万户民营企业减负5.3亿元,为2800户困难民营企业缓征社保费1.7亿元;
为2.3万户民营企业发放社保、岗位补贴2.92亿元,稳定岗位5.13万个;
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15条”,给予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1500 元的一次性扩岗补助……
强举措、强落实,越来越有生机的市场主体自然也带来了越来越充沛的“生计”。而高数量之外,青岛民营经济的“新锐”属性也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细看之下,18个新型职业中大部分属于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数字职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要求下涌现的绿色职业。这与青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四新经济”高度契合。
1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65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3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在精耕细作的细分领域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
03
盘活:让最活跃的生产要素顺畅流通
无论是增量,还是提质,就业的主体始终是“人”。劳动力作为生产的“人身”条件,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也是价值和财富创造所必不可缺的。
2020年,青岛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达16.34%,其中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达14.2%,60岁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达20.28%。青岛,已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21年,青岛全市建成区面积964.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7.17%,位列全国第32位。与同级别城市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青岛仍有较大的后进空间。
如果把两个参考数据并列,青岛想在人口红利面临消退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则必须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地有序流动起来。也就是说,青岛需要吸纳更多劳动力人口来构筑、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水平,青岛在顶层设计上颇下苦思。
2020年,青岛把“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放宽至毕业生,这一调整被视为“零门槛”落户的关键尝试;紧接着2021年年初《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布实施,再次从多个维度放开落户限制——是人才,能落户;在青岛有房,能落户;农村地区升学迁往学校、户籍在高校集体户的毕业生,可自愿选择落户……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引导劳动力流动到能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地方。而为了打通流动中的阻碍环节,青岛持续不断地畅通着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其中人才牵引力度尤为值得关注。
以“人才强青”计划为例,2022年青岛出台了新一轮顶尖人才认定奖励办法。如,开展“青聚英才”专项行动,为4.7万名青年人才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和一次性安家费4.42 亿元;已连续9年组织举办“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活动,截至今年,累计吸引15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博士来青洽谈,80余名博士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
此外,优化国有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选人用人机制,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也让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透明化,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就业公平。
安其职、乐其业、劳有得,奋进新征程上,“宜业”青岛将牢牢抓紧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