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指甲分层是否是真菌感染(指甲皲裂一定是真菌感染)

朋友的孩子,4岁,1年以来,手、脚指甲出现不同程度粗糙、皴裂变形、甲体变薄一年多,四处求医,甚至在我们省立医院治疗,效果欠佳,咨询我中医如何治疗?

病案

男孩,四岁,从2018年开春,先是手指甲皲裂变形、变薄,后来左脚大趾也出现这个情况,到2019年7月,情况越来越重。在各大医院儿科、皮肤科治疗,都没有明显效果。

在我们当地妇幼保健院检查排除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

孩子面色黄,大便2-3天一次,大便偏干,舌红。平素易外感。有慢性鼻窦炎,经常鼻塞、鼻干、下鼻甲红肿,流黄涕。

做过的一系列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大问题,排除了真菌感染和维生素缺乏。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分析呢?

怎么辨别指甲分层是否是真菌感染(指甲皲裂一定是真菌感染)(1)

从直观上来看,这类指甲病变很像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甲癣,也就是“灰指甲”,但是真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排除真菌感染的可能。

手脚指甲逐渐出现病变,没有外邪的侵袭,为什么会有指甲病变呢?问诊排除外来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因素刺激孩子也没有服用其他药物,也没有接触过外来的化学品,免疫功能指标正常,情绪也稳定。

辨证

考虑原因在体内。指甲的主要成分主要是角蛋白,检查各类维生素虽然都不缺,但是其他营养物质供应到四肢末端的爪甲上,比如长期缺乏蛋白质或铁元素,通常易造成匙样或扁乎状指甲。

因此考虑是孩子的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爪甲营养不良,联系孩子面黄、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偏干,比较典型的脾胃虚弱

怎么辨别指甲分层是否是真菌感染(指甲皲裂一定是真菌感染)(2)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看指甲的形态、色泽是我们中医望诊的一部分,通过观察爪甲的甲的光泽度和颜色,判断气血水平。治疗爪甲的问题往往从补肝血入手,但是肝血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脾胃来,“脾胃为后天之本”嘛。

《内经》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而“爪为筋之余”。

可见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肝血的化生,进而影响爪甲的荣枯。

孩子家庭条件不错,饮食营养能够保证,也足够丰富,但是爪甲却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应该是吃下东西不能被身体充分消化吸收利用。所以,这个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补脾胃。孩子还有鼻炎的问题,也要一并考虑,以扶正为主

总结一下:

  • 病名诊断:甲营养不良,慢性鼻炎
  • 病因分析:素体脾虚,肝血不足,风热伏邪
  • 病位分析:
  1. 形神层面:形病
  2. 精气血津液层面:精血不足
  3. 器官(表里):手、脚指甲、上呼吸道
  4. 纬脉:C6、C7、C8、L4、L5纬
  • 病性分析:
  1. 表里:表、里俱病
  2. 寒热:热邪为主
  3. 虚实:脾虚,肝血虚,本虚标实
  • 整体辨证:

脾虚性小儿甲营养不良

呼吸道源-风热伏邪-慢性鼻窦炎(上颌窦炎)

处方

人参、黄芪、苍术、黄连、黄芩、升麻、柴胡、羌活、炙甘草、茯苓、白术、苍耳子、辛夷、白芷、桑白皮、五味子、生姜、大枣

处方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三元饮、苍耳散为主加减。

孩子配合服药半年多,指甲逐渐恢复正常、鼻炎也基本痊愈,且大便规律恢复,面色改善很多,体质增强,也不像之前那样容易感冒了。

怎么辨别指甲分层是否是真菌感染(指甲皲裂一定是真菌感染)(3)

孩子手、脚指甲基本恢复正常,孩子妈妈很开心,我也再一次体会了中医疗效的魅力。

至此,孩子在中药的治疗下获得痊愈!

思考总结
  • “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本虚标实的病,要注意补脾胃,有先天精血不足的更要注重补肾。
  • 我们青年医生治病求效心急,甚至比病人还急于见效。可是对于这类慢性疾病,治疗效果出现的慢,往往服药1月多,还不见任何改善,心里就容易自我怀疑。这就需要我们治疗开始就把握准确病情、认证准确,胸有定见才能日久见功。
  • 在老百姓眼里,中医治病慢。我想其实不是中医治病慢,是许多慢性疾病,人体的自我恢复、自我重建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因人而异,跟每个病人自身的体质状态有关。
  • 中医治病是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恢复的快慢依赖病人体质的强弱,医生不能做主,只能辅助。只要我们医生辨证准确,方向对了,坚持服药就是最快治病方法。我认为也只有这样的治疗才叫治病,否则只能是缓解症状甚至过度治疗。

具体到这个孩子

他的慢性鼻窦炎与指甲病变有没有关系?尤其是有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我不能肯定。

但一定有间接关系,因为慢性鼻窦炎的存在或多或少会影响脾胃功能。所以不能单纯的用四君子汤补脾胃,孩子舌红,上呼吸道又有热邪,所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就是一个对证的处方。还是扶正驱邪的思路。

中医治病的滋味还是要在临床工作中去品尝,所以我们年轻医生要多实践、多临床,才能真切体会中医的疗效,坚定从事中医工作的信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