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里有哪些理论(真的背下这些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
翻开一份传播学考卷,传播理论可以说是从名词解释一路考到论述,从300字一路考到2000字。说它们占了几十分真是毫不夸张~
这些理论不光要理解、背熟,还要学会用它们分析事件,解答热点。所以今天播播就给爱宝们提前敲个黑板!
下面提到的这些传播学理论都是备考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好好理解学习哦~
基
础
理
论
1
沉默的螺旋理论
●
相关真题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 1974 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 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假说由3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会首先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考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人们一般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作用于人们害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沉默的螺旋”示意图
2
框架理论
●
相关真题
根据学者瑞兹(Reese)观点,有关框架理论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如恩特曼(Entman,1993)的定义。他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媒介从业人员对事物的选择和凸显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侧重框架的传播效果,这也涉及到了受众的接受框架。
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美国学者盖姆森(Gamson,1989)曾指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盖姆森对框架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界限”,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一是指人们用于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
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定义。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
综上,“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凸显特定内涵,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
3
知识鸿沟理论
●
相关真题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芝麻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这个节目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它并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扩大了差异。 1970 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中提出了知识沟假说。
“知沟”假说的基本观点包括:
①经济社会条件好的人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了, 而不是缩小了。
②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更快吸收该话题的知识。
③在人人感兴趣的领域,知识沟特别容易出现;而在基于兴趣的特定领域,知识沟出现的可能比较小。
“知沟”示意图
影响知沟的因素包括: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4
第三人效果理论
●
相关真题
1983 年,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这里的第三人有两种定义方式:
①第三人称的“他们”;②站在信息出发者的角度,即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旁观者的第三人(如广电总局和我们)。
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的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身上。
第二,“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
第三,“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5
议程设置理论
●
相关真题
议程设置假说起源于 1922 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的猜想,即“新闻媒介影响着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首先将这一思想投入实证考察,于 1972 年发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假说。
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除了以上这一基本理论,在议程设置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属性议程设置和网络议程设置。
属性议程设置:大众传媒对报道事物的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麦库姆斯认为关于属性议程设置的研究有一个核心命题:即随着时间推移媒介议程报道对象的显著性会转移到公众议程上。媒介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还告诉我们怎么想。
网络议程设置:在互联网语境下,媒体与受众之间权力关系的转变对经典传播理论的信度和效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人类在获取信息和形成认知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并非是议程设置理论所假设的线性,而是接近于网络结构。
面对上述挑战,郭蕾和麦库姆斯等学者借鉴了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议程设置的第三层次:网络议程设置理论 ( NAS 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个议题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同时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判断。
6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相关真题
1974 年卡兹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首先提出该理论,将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产生需求→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模式。
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做了若干补充。使用与满足理论标志着传播学研究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重大转变。
(1)人们接触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跟社会因素、个人心理因素有关。
(2)接触和使用媒介有两个条件:①接触媒介的可能性;②媒介印象。
(3)根据媒介印象,选择媒介开始接触行为
(4)接触后有两种结果:满足或没有满足。受众可能从三个层面获得满足:使用媒介内容、使用媒介本身、通过媒介接触时的情境。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根据结果来修正既有媒介印象,改变媒介期待。
7
培养理论
●
相关真题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涵化分析”,由美国学者格伯纳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提出。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 “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社会,这一功能是由教育和宗教来承担的,而在现代媒介社会则成了大众传播的一项主要任务。尤其强调电视在形成“共 识”方面的作用。
(2)大众传播为统治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培养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统治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
进
阶
理
论
1
数字反哺
●
数字反哺是指代际之间围绕着新媒体采纳与使用展开的互动,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在新媒体技能、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的反哺,数字反哺为数字代沟的消融创造了机遇。
数字反哺现象在疫情期间得到了较为明显地突出。疫情暴露出了父母及老人在新媒体使用中与年轻一辈的数字鸿沟,又由于疫情封闭式管理,年轻人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较之以往更长。因此,给了数字反哺的发展契机。
在分析媒体适老化、新冠疫情期间的媒介困境相关的问题时可以引用这个理论作为措施分析的切入点。
2
受众商品论
●
1974年,斯迈思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受众即商品”学说。斯迈思认为,受众观看电视的行为就是一种替传媒产业贡献收视率、付诸观看劳动的过程,观众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快乐,而不是一种劳动的煎熬,快乐与劳动开始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受众被传媒产业当作一种商品,出卖给广告商。
“受众商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价值和价格取决于家庭结构、族、年龄、性别等等“人口统计数据”。从这个角度而言,媒体进行内容生产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传播内容的不断变换吸引受众、争夺受众、售卖受众,从而完成传媒产业的资本累积过程。
这个理论是非常具有批判色彩的,当分析到一些关于互联网平台、UCG内容时,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进行一些批判性思考。
3
表演理论
●
表演理论包含多个分支,与传播学相关的是社会学表演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欧文·戈夫曼。在戈夫曼看来,“表演”一词指日常生活情境中,通过人际互动,达到自我“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个体以戏剧性的方式在与他人或他们自身的互动中建构自身,获得身份认同,其中,个体与他人的参与(即手段的“施展”)形成了一个符号互动过程。就此,戈夫曼对这种符号行为以及互动过程进行了剖析,认为它涉及以下几个层面:表演、剧班、区域和区域行为、差异角色、角色外的交往、印象管理的艺术。
这一理论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息息相关,常用于关于打造人设的分析,比如社交平台经营、美颜相机的使用、“炫”行为等等!
4
场域理论
●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他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场域,分化的社会世界是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子场域”,这些子场域都拥有自身法则、自身逻辑和必然的客观关系空间,受到内部和外部两种力量的影响。
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研究较多是媒介场域理论。美国学者罗德尼·本森(RodneyBenson)发表《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一文,明确将场域理论定义为媒介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标志着媒介研究场域范式的正式形成。
场域理论可以用于外部因素与传媒行业的关联。影响等,如“论述社交媒体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来写作,用到小标题里,也是显逼格的一个好选择。
5
行动者网络理论
●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 , ANT)是以拉图尔为代表的巴黎学派于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最有影响的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理论。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任何既定的社会“现实”都是一系列复杂关系(ANT称之为“网络”)互动的产物。在这些复杂关系网络中,既存在着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行动者,也存在一切非人类行动者(例如技术、人造物)。
行动者网络认为,当一个网络中的诸行动者结成“联合”以后,一个既定的社会场域才得以构型。ANT尤其关注于作为物的“技术”是如何进入所谓的社会场域(“网络”),又是如何“稳定化”社会联结。
在强调技术、价值、思想等非人行动者对新闻传播业的作用时,就可以使用行动者网络进行分析,如:元宇宙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今天的这期整理包括了书本上一直以来的“重头戏”理论,但想要顺利答题,光记住这些基础理论最初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它们在新媒体时期的嬗变。后续播播也会为大家整理好传统理论在当前环境中的变化,爱宝们可以关注一下后续推文哦~
✦
爱宝们可以将这期的内容整理到自己的笔记中,不断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如果爱宝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考卷“常客”理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