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地图谁画的(历史上真实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的大画家,有曹不兴,善画大幅人像。他是画中国佛像画的始祖。
曹不兴弟子出名的有卫协和张墨,他们在晋时被称为“画圣”。
他们也擅画人物,所画人物画不仅相貌逼真,而且富有神采。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大画家东晋顾恺之,就是卫协的大弟子。
顾恺之善画人物,他画的人物,传神致妙、栩栩如生。谢安称顾恺之的画是“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晋书•顾恺之传》)。
他每画成人物,常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篇》)
他画人物很注意描写人物的特点。他“曾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毫。观者觉神气殊胜”(《晋书•顾恺之传》)。
他为谢鲲作像,把他画在岩石里。人问所以,他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世说新语•巧艺篇》,下同)
他要为殷仲堪画像。“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谓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顾恺之的人物画,传世的只有唐初人临摹的《女史箴》图卷。
这是世界名画中杰出的作品之一。
顾恺之画人物,也画山水。
他的《雪霁望五峰》图,能干人物背景中扩大和强调山水的气氛。
后世称顾恺之为“山水画的祖师”。
南朝前期,在绘画艺术方面,是人物画和佛教艺术的继续发展。
人物画仍是盛行的,尤其是佛教人物画。山水画已有独立发展的趋势。
宋齐时期,绘画方面出了很多名家,其中最有名的,在宋有陆探微和宗炳等,在齐有谢赫等,梁有张僧繇等。
宗炳画山水画,其他都是画人物的。
陆探微,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善画人物。张怀瓘说他画的人物肖像,“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历代名画记》引)。
谢赫《古画品录》把他的画列为上品,极为推崇。
谢赫也善于画人物。据说他“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改变,直眉曲鬓,与时竞新”(《历代名画记》引姚最《续画品》)。
这可见他写生的意境和技巧都很高明。
谢赫把绘画中的六法,归纳为一定的规律。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他宫于写实精神,根据自己绘画实践对绘画理论有所发展,对后代绘画也有很大的影响。
谢赫所著《古画品录》,把魏晋以来的名画家二十七人分为六品,对于每人都详加评语,可以说是绘画批评的开山祖。
绘画评论和文学评论都在三国两晋甫北朝特别是南朝产生的。
张僧繇是梁武帝时著名的画家。
梁武帝时是南朝佛教的极盛时期,佛教寺院壁画也以梁时为最盛。建康更是佛教寺院壁画最集中的地区。僧郝骞的西行求法,僧迎佛陀、摩罗萨提等来中国,都将印度的壁画画法传入中国。
印度的画法是晕染法。前此的中国画,是线条法,即高古琴弦画法。张僧繇吸取印度的画法,以彩色在画面上现示凹凸,为中国画法开辟了新天地,有这样一个故事,“建康一乘寺门上有扁额画,为张僧繇笔迹。其花形称天竺遗法、以朱及青绿成之,远望眼晕如有凹凸,故人称成寺为凹凸寺。”(《建康实录》)
这种画法,是于线条以外,别施彩色,微分深浅,其凸出者施色较浅,凹入之处,傅彩较深,于是高下分明,有立体之势。
这和中国原来的线条画法——高古琴弦画法,大不相同,是画法上的一大变。
张僧繇和顾恺之、陆探微被称为六朝画家中的三大家,他们的画各有特点。
《画断》喻三人之画:“张得其肉(丰润),陆得其骨(清秀),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
晋宋之际,随着门阀世族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山水诗,山水画也开始受到重视。
刘宋时的宗炳就以画山水画出名。宗炳很喜欢游山涉水的,“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晚年住在江陵,“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宋书•隐逸•宗炳传》)。
宗炳著有《画山水序》,序曰:“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如是则松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历代名画记》引)
宗炳同代人王微和梁时萧贲,也是山水画的名家。
萧贲“尝画团扇上为山水。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里之峻”(《续画品》)。
南北朝时期,北方也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画家。北齐时有杨子华,当时称为“画圣”。
北周时有田僧亮,他画“野眼柴车,称为绝笔”(《历代名画记》)。
从绘画发展史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是以人物画为主,山水画还在开始发展的阶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