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

1948年春节过后,25岁的周大风来到浙江新昌的新昌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周大风是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采茶舞曲》等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采茶舞曲》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1)

周大风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当他来到新昌逛街时,发现了一名身穿明朝服饰的老人,挑着一担草药,到商铺里换食盐。周大风感觉有些好奇,去找老人说话,老人却不愿意搭腔。

过了半年时间,周大风又在街上遇见了这名老人,用一束药材在杂货铺里换缝衣针。周大风走上去跟他说话,他又支支吾吾地走开了。

周大风与当地学者交谈时,无意说到了这名老人。他们告诉周大风,这么老人叫“竹舟先生”,住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每年有几次会带着草药和药材,到城里来换食盐、缝衣针等生活必需品。他沉默寡言,极少与外人说话。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2)

后来,周大风被调到宁波,担任宁波地委文工团团长,离开了新昌,就再也没有见到那名身穿明朝服饰的老人了。

1950年冬季,周大风为创作一个关于垦荒、耕田的剧本,带着通讯员小赵来到新昌县儒岙区(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儒岙位于新昌的东南部,毗邻温州、台州,是绍兴市的“南大门”,又是温州、台州进入绍兴的第一站。周大风没有想到,就在这里,自己重逢了久违的竹舟先生。

竹舟先生背负着一筐食盐,从新昌县城方向走来,看样子是换货回来了。周大风请他歇一歇脚,递上热茶和香烟,交谈起来。通过交谈,周大风了解到,竹舟先生来自于一个偏远的山岙里,大约有四五十里路。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3)

周大风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接近竹舟先生的好机会,就主动提出送他回家。通讯员小赵马上用扁担挑起竹舟先生的食盐,和他们自己的行李,跟着竹舟先生就走。

他们行走了几十里山路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前,来到了几处在丛林中隐隐点缀的瓦屋和草屋。出现在周大风眼前的,“首先见到的是一座似土地庙又非土地庙、字纸炉又非字纸炉的土瓦笼,半已圮塌,荆草枯藤丛生,看来已有几百年光景了。从这里远眺近辨,村庄零落地分散在一条小溪两旁,傍着山麓,山上一座座古坟点缀着,在暮色中更显得萧条荒凉”。显而易见,这样的场景与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似乎相差甚远。

竹舟先生把周大风两人带到族长所住的瓦房那里。族长是当地年龄最高的长者,既是一姓族长,又是私塾教师,在村里面威望很高。族长和周大风聊了一阵,这时瓦房里围聚了十多个人。他们与族长、竹舟先生一样,都穿着用麻布、土棉布织成的明朝服饰。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4)

周大风在与村里的人交流时获知,他们的祖先是明朝人,在明末清初时为了躲避战乱,躲到了这里来。此后300多年里,他们几乎与外面的世界处于隔绝的状态,不准子孙与山外人交往。只在极少数时候,会用以物换物的方式,派人去外面换取食盐、缝衣针、纸、墨、笔等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自给自足。他们栽种稻谷、小麦、豆子等农作物,也饲养猪、牛、羊、鸡、鸭、鹅等牲畜,甚至还开垦了鱼塘,喂养鱼虾。

由于不与外界交流,他们对明朝灭亡之后发生的重大事情一无所知,这倒很符合《桃花源记》里记载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5)

当然,虽然村子很小,人数不多,但村民之间难免也有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这时,族长就会及时进行调节。因此,村里的村民相处得比较和睦,被称为“睦村”。

周大风和通讯员小赵在睦村住宿了一晚,要按照当时的政策给食宿费用。可是,当他们拿出钱币时,村民都愣住了。原来,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钱币。周大风和小赵只好将随身携带的搪瓷口杯、钢精饭盒、空白笔记本、剪刀、六用开刀、指南针等送给村民。村民很高兴。

明朝最大石头村(浙江新昌有一个世外桃源)(6)

周大风离开了睦村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后来,他将到睦村“一游”的经历写成一篇文章《现代的世外桃源》,睦村才逐渐为外界所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