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做人做事态度的重要性 做人做事当常怀

做人做事当常怀"四心":敬畏之心、进取之心、仁爱之心、为善之心

1.敬畏之心

敬,是尊敬;畏,是畏惧。敬畏就是既尊敬又畏惧。所谓"敬畏之心"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心里面存着敬仰畏惧的情怀,这体现了一个人对人和对事的一种态度。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怀有敬畏之心,这样方能行稳至远。一是要敬畏神明。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对无神论者来讲,尽管认为神明并不存在,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心目中最神圣的东西,这就是良心。一个人做人或做事,必须凭良心,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而随心所欲,甚至是胡作非为。古言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二是敬畏自然。就是说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自然规律,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最终必然会付出代价、遭到惩罚。三是敬畏法则。所谓法则就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规矩。有规矩才成方圆。谁不遵守法则,谁就会承担被法则所制裁的后果。

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做人做事都表现得低调而不张扬、审慎而不张狂、谦逊而不骄横。这样的人,往往在大事大非面、在成功与挫折面前,都能保持头脑的清醒,都能保持足够的定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相反,那些没有敬畏之心、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最后的结果难免会走向歧途。

2.进取之心

所谓进取之心,就是指不满足现状而时刻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所谓进取的主要表现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通过学习和奋斗,让自己充满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自信。进取之心,是一个人得以进步提升的源泉和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竞争社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不进取就无法适应竞争,最终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一个人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求得主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而要使自己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只有不断地进取。通过不断地进取,来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3.仁爱之心

仁爱之心,就是仁义慈爱之心。孔子说:“仁者爱人。”意思是说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有首歌的歌名叫《让世界充满爱》,用歌声呼唤人间大爱。还有一首歌名《万疆》的歌唱到“吾国万彊以仁爱”,把“仁爱”二字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社会,“仁爱”都不可或缺。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自私,任性,霸道,对人冷漠,没有关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助人乐的精神,这样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他有困难时别人也不会帮助他。

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懂得以仁爱之心对得他人,对长辈孝顺、尊敬,对他人温和、体贴,这样的人也必然会赢得别人同样以仁爱之心来对待他,在他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人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给他助力。

4.为善之心

善良,是指一个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是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善良是人们内心对他人的友好态度,是对他人的同情、关心和爱护。为善,即做善事。所谓为善之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思善、言善、行善,常存利人之心、常行利人之举。

具有为善之心的人,不做别人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不把别人不愿接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不造成他人的痛苦,节制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让自己成为他人痛苦的根源。对别人不怀恶意。这样的人大多坦诚真挚,心底坦荡,宽厚仁慈,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泰然自若的良好心理状态,能善意地对待周围的人,与人相处轻松而和谐;这样的人不会故意伤害别人,并努力使他人幸福,当他人处于危难中时,他们会产生深深的同情并给予帮助。这样的人一生讲究慈悲为怀、积德行善,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是一个干净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有时看似较傻,但终究会赢得別人的尊敬和爱护。当他需要帮助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他。

做一个怀有为善之心的人,并不是说遇上恶人也要一味的退让回避,而是更要用为善之心高举正义之剑狠狠地惩治恶人。要知道,在还有恶人的社会里,惩治恶人这样的事本身就是最大的“为善”。

论做人做事态度的重要性 做人做事当常怀(1)

论做人做事态度的重要性 做人做事当常怀(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