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去世。

当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国的人民群众都陷入在了悲痛中,居住在上海的贺子珍反应却是出人意料,她异常冷静,只是不停地自言自语道:“主席的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怎么一下子就走了......”

时间一晃,过去了8年。

1984年,贺子珍的生命,也来到了最后时刻。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

1984年4月15日,孔令华正在辅佐孩子们写作业时,忽然接到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

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传达道:“贺子珍病重,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去上海的机票,请你们全家马上到上海去。”

孔令华不敢耽误,立刻将消息告诉给了妻子李敏。

李敏心中一惊,她知道,母亲已经生命垂危,她即刻说道:“我们马上去上海。”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2)

坐上飞机后,李敏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之前,她已经患上了心脏病和淋巴结肿大,此时也在病中,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她的心开始急促的咚咚咚咚直跳。

李敏的丈夫孔令华看到后,赶忙将治疗心脏病的药拿了出来,要李敏吃下缓解,同时他也安慰着李敏不要太过于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李敏的女儿,这一年12岁的孔东梅安慰着妈妈说:“我姥姥一定会好起来的。”

不一会儿,飞机降落在了上海机场,此时已经有一辆小汽车在等待着他们,一下飞机,他们就被送到了华东医院。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3)

还未来得及听医生介绍贺子珍的病情,李敏直扑母亲的面前,这时的贺子珍看起来两颊通红,呼吸急促,生命力十分虚弱。

强忍着眼泪,李敏低下身来,小声地喊着:“妈妈”

贺子珍似乎有所感觉,她睁开了眼睛,嘴唇微动,似乎在说着:“你们都来了。”

李敏靠近贺子珍,轻轻说道:“妈妈,你好吗?我们都来看您了。”

贺子珍深深点了点头,欣慰地笑了一下,忽然,她的神情又变得痛苦起来。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4)

贺子珍由于病情原因,肚子很痛,正巧这时贺敏学一家赶了过来。

贺敏学是贺子珍的大哥,他听说贺子珍高烧不退后,立刻建议服用安宫牛黄丸,这是危重病人退烧的良药。

等贺子珍服下药丸后,体温降了下来,并且缓缓睡去,李敏这才放下了心。

与舅舅告别后,李敏先去休息,之后的两天,李敏每天都要来医院探望母亲贺子珍。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5)

贺子珍退烧清醒后,看着李敏一家和贺敏学一家,还开玩笑地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

说完,贺子珍自己笑了起来。

此时贺子珍的表现很正常,大家都以为贺子珍会好起来,可是让许多人没有料到的是,这竟然是贺子珍生命最后的“回光返照”

1984年4月18日晚上,贺子珍的病情忽然加重,陷入了昏迷。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6)

医院的医生立刻对贺子珍投入到了抢救中。

手术外的李敏,孔令华绷着紧张的神情,一直等到了19日的下午,尽管一夜的时间没有睡觉,但是两人的精神一直都是高度集中着。

他们都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可是让人遗憾的是,他们,终究没有等到那个想要的结果。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7)

1984年4月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跳动越来越弱,心电图也没有再显示。

这一天,这位饱经风霜的老红军,走完她75年的传奇人生。

贺子珍离世后,由于她特殊的身份和革命经历,对她的后事怎么办?骨灰安葬在哪里?上海市委不敢擅自决定,只好请示中央办公厅。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8)

中央办公厅也不知道该如何决策,只好将这个问题汇报给了邓小平。

邓小平随后说了一句话,拍板做出了两个决定。

贺子珍的身后事最后是如何办理的?邓小平做出了哪两个决定呢?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9)

1909年,贺子珍出生在江西永新县的一个书香之家,她的父亲是前清举人,曾任过官职,后因一场冤枉官司,不得不辞职回家。

不过,贺子珍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虽然他没有了官职,但是却成为了经商的“一把好手”,也正是因为如此,贺子珍兄妹的童年生活比较富裕,

对于贺子珍来说,父亲对她最大的影响,即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她得以和哥哥贺敏学一同读书,识字,学习。

1917年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年仅8岁的贺子珍,也懵懂得知了革命道理。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0)

贺子珍生来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心怀,她同情劳苦大众,嫉恶如仇,面对旧社会的封建陋习残存,她十分气愤和反对。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盘踞在江西永新的军阀不允许有人悼念孙中山,贺子珍怀揣着对革命事业的向往,她带着女校学生冲破校方阻挠,轰轰烈烈地参加了悼念孙中山的活动。

这一年,贺子珍也踏出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一步,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1)

入团以后,贺子珍工作起来兢兢业业,北伐军进驻永新后,当地的军阀逃之夭夭,贺子珍组织妇女慰问革命军,随后,她成为了我党在永新的首任妇女部长兼共青团副书记。

遗憾的是,由于蒋介石的一意孤行,最终大革命失败,贺敏学等我党在永新的革命党人相继被捕入狱。

敌人来抓捕时,贺子珍正巧被调到吉安工作躲过一劫,不过当她得知哥哥被抓后,立刻派出可靠人手前去探监,拿到了哥哥手写纸条:速找袁文才,王新亚营救。

这段革命时期的贺子珍有勇有谋,拿到纸条,她当即找到了袁文才。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2)

袁文才是贺敏学的同窗,此时他也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贺子珍找到他以后,袁文才二话没说,当即联系自己的好友王佐,准备率领队伍攻进永新,营救革命同志。

1927年7月26日,“永新暴动”正式爆发,在袁文才,王新亚等人的率领下,宁冈、永新、安福三县的农民军攻入永新,救出了贺敏学等80多位被捕的同志。

敌人眼看永新革命事业如此蓬勃,遂调集了6个团的兵力前来“围剿”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3)

袁文才自知不敌,决定率部返回井冈山,临走前,他劝告贺敏学,贺子珍等人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先去井冈山避难,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贺敏学与贺子珍表示同意。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一些从永新跟着他们来的同志们相继离开,贺敏学本来也想走,但是袁文才执意挽留,希望他们多住一些时日。

正巧这时,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了井冈山下。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4)

毛主席知道袁文才是井冈山的“山大王”,自知如果想要率领革命队伍在井冈山立足,必须要征得袁文才和王佐的同意,

为此,在第一次与袁文才见面时,毛主席就主动送给了袁文才100支枪表示善意。

袁文才很惊讶,没想到毛主席有如此大的手笔,之后在贺子珍,贺敏学等人的影响下,他同意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进驻井冈山。

1927年10月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毛主席与贺子珍第一次见面。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5)

毛主席率部进驻茅坪时,挨个与袁文才,王佐这些人握手示意,忽然在这群“山大王”中,毛主席万万没想到,还有贺子珍这么一位青春靓丽的女性。

毛主席有些疑惑,不过他很快缓过神来问道:“你是.....?”

袁文才在旁边介绍说:“她叫贺子珍,是永新县委的妇女部长,才满18岁呢。”

听完袁文才的介绍,毛主席很是惊讶,他赞叹道:“我还以为是哪位首领的“千金”呢?没想到是党内同志。”

贺子珍莞尔一笑。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6)

当天晚上,得知毛主席的脚在之前的时候受过伤,贺子珍亲自用药为毛主席的脚进行治疗,经过这一件事,毛主席对贺子珍的好感更多了一些。

不久,在袁文才的推荐下,贺子珍来到前委,当上了毛主席的秘书。

对于此事,贺子珍心里隐隐明白,她知道,这是袁文才大哥对自己的好意。

毛主席此时对贺子珍也有了喜欢的味道,当贺子珍来到前委后,两人相处的时间更多了,慢慢的,他们之间也产生了情愫。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7)

1928年6月,在袁文才,王佐的极力撮合下,毛主席与贺子珍结为了夫妻。

这一件事尘埃落定,袁文才与王佐也很欣慰,

从此以后,贺子珍也被誉为了井冈山的第一位女红军。

在贺子珍的革命生涯中,她对党忠诚,对革命信念极其坚定,对同志极其爱护,为了革命工作,她曾多次的“舍生忘死,不怕牺牲”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8)

长征时期,贺子珍在中央干部休养连,部队行走到贵州盘县的一个小山村时,大家正准备休息,敌人的飞机忽然降临上空,对红军部队进行扫射轰炸。

贺子珍立刻组织人隐蔽在一条乱草沟里,忽然,贺子珍看到还有一位在担架上的同志来不及躲避。

贺子珍没有想太多,直奔而去。

最终,这位伤员被成功营救,而贺子珍则是被敌人炮弹打中,身负重伤。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19)

值得一提的是,贺子珍营救的这位伤员,后来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他就是钟赤兵。

钟赤兵当时在攻打娄山关时失去了一条腿,因而被调到了休养连,医生对他的腿进行截肢时,他咬牙一声不吭。

可是在贺子珍不顾自己生命营救他时,钟赤兵泪如雨下。

毛主席很快从前线赶来,他安慰钟赤兵说:“你别过意不去,子珍只是做了一个红军战士应该做的事。”

钟赤兵听后更是感动不已。

可惜的是,也是因为这次负伤,贺子珍后来的人生发生了剧变。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20)

1937年,贺子珍本来想要去上海做手术,取出自己身体内的弹片,但是上海已经沦陷,贺子珍停留在了西安。

毛主席本来就不想让贺子珍离开,因而托人给贺子珍带去信,希望她返回延安。

贺子珍这时执意要走,最终,她还是离开了国内,去往了苏联。

在苏联,贺子珍待了10年的时间,这十年,也成为了她人生中最为悲戚的日子。

直到1947年,贺子珍终于回到了国内,而国内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21)

毛主席已经有了新的妻子,贺子珍带着女儿娇娇,也就是李敏,先是居住在了沈阳。

贺怡是贺子珍的亲妹妹,她对姐姐的遭遇很同情,因而特地找到毛主席,希望毛主席给贺子珍一个位置。

但是此时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毛主席只是说了一句: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办。

最终,贺子珍未能回到毛主席的身边。

1959年庐山会议时,毛主席曾派人将贺子珍接到了庐山,两人时隔22年后再次见面,话没说多少,贺子珍不停地哭。

面对当年执意要走,她后悔地说:“都怪我,当时太年轻了......”

这次见面,也成为了两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22)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贺子珍异常冷静,她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她又明白,自己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特殊时期彻底地结束后,贺子珍对女儿李敏说:“我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

1979年,根据全国政协委员的提议,贺子珍被增补为了全国政协委员,消息传出,党内外一片欢呼之声。

后来,由于身体的疾病原因,贺子珍并没有工作很久,而是一直在医院休养。

直到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鉴于贺子珍的特殊身份,邓小平拍板做出了两个决定。

骨灰处置权归父母还是妻子(骨灰如何安置引争议)(23)

第一,邓小平说:“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

第二:要将贺子珍的骨灰放在一室。

一室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安置领导人的地方,邓小平做出的这两个决定,实际上也是为贺子珍的葬礼规格和后事安排定了调子,

1984年4月25日,贺子珍的骨灰被火化后送到了北京,一些老同志纷纷自发前来悼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