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失败逆袭成名臣(因为考中进士排名低于自己的侄子)

章惇,一位任性的丞相,因为自己的侄子与他同年科举,考中了状元,虽然他也中了进士,不过内心的骄傲让他放弃了这次的机会,他将大好的机会抛诸脑后,回家准备另外一次的考试了。

科举失败逆袭成名臣(因为考中进士排名低于自己的侄子)(1)

好在章惇骄傲也是有骄傲的资本的,第二次考试他也成功的中第,并且名列第一甲第五名,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步入了仕途。

章惇在当丞相期间,做出了很多政治上的大决策,参与变法, 并大力推动新法的实施,开拓西南,征服西夏,招降吐蕃诸部、治理黄河水患,对于北宋的政权起到了很大的巩固推进作用。不过因为性格激烈,在执行新法期间,流放政敌,时常采取死刑等极端的手段,得罪了不少人,也在宋徽宗上台后遭到了贬谪。

科举失败逆袭成名臣(因为考中进士排名低于自己的侄子)(2)

流放至边疆的章惇,跋山涉水,赶到了十分艰苦的地带,想要租一间屋子容身,没想到却遭遇了尴尬的境遇,当地的户主没有人敢租房子给他,这并不是因为大家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害怕收留贬谪之人会受到牵连,而是章惇自己的过错。

当年章惇变法时,严格要求大家,还曾经对给苏辙租房子的百姓,严格拷问,要求他们承认苏辙强租房子,这户人家,在章惇被贬谪时,很巧的成为了章惇寻找的房主。房主经历这件事后,再也不敢出租自家的房子,章惇自己吃了自己埋下的苦果,无话可说。

科举失败逆袭成名臣(因为考中进士排名低于自己的侄子)(3)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章惇和苏轼的关系很好,有一次两人去南山诸寺游玩,遇到了一个横木隔绝开的石壁,横木之下万丈悬崖十分惊险,苏轼不敢过去。章惇便自己过去,在对面的石壁上留下了自己和苏轼的名字,苏轼因此还对章惇说,“你一定能杀人”。章惇好奇询问理由,苏轼说:“连自己命都敢拼的人,自然能杀人呀。”

科举失败逆袭成名臣(因为考中进士排名低于自己的侄子)(4)

日后,在执法期间,章惇应了苏轼的这句话,杀了许多人,也流放了许多人。种瓜得瓜,在章惇失势之后,也同样受到了打击报复,不得善终。所以,俗话说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还是很有道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