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唐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得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远播世界,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超级帝国。可惜的是,如此强大的帝国也有衰弱的时候,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让唐帝国迅速陨落,唐朝由盛转衰走向了覆灭的边缘。但是即使如此,唐朝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依然坚持了一百多年,这主要是唐朝的底蕴深厚还有就是后面几位君主还算有作为,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不过,最终唐朝还是灭亡了,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分裂时代,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吧。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唐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

“安史之乱”自然是首要原因,这场叛乱让唐朝元气大伤,人口锐减,社会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如此,这场叛乱让中央政权进一步遭到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造成了之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周边民族趁势侵略边境,让唐帝国形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所以,“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后遗症太严重了,以至于后面的一百多年都是在解决这些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带来了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最终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走向了灭亡。

前面也提到了,“藩镇割据”也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乱的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唐朝手握重权的节度使,他们手握军队,成为了一方诸侯,这些都是中央统治的最大威胁。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权力没有削弱反而更为强大,而中央却没有能力消灭他们,却不得不安抚他们。在唐代宗、唐德宗在位时期,都试图削弱藩镇的势力,但是都没达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激起了更多的叛乱,最终中央不得不妥协,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这样可以预见,这些节度使成为了中央统治的最大威胁,而后面我们也知道最终篡夺唐朝统治的朱温就是节度使。

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唐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宦官参政也是唐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唐玄宗开始,宦官的势力开始增长,甚至开始统兵。而在安史之乱后,宦官李辅国由于拥立有功,被皇帝赋予很大的权力,手握禁军,之后宦官的参政的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正因为宦官得势,让宦官和士大夫开始争权夺利,演变成了党争,这和汉朝后期的局面何其相似。就这样,宦官、士大夫、藩镇三方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对抗,只顾自己,全然不顾国家的危亡,唐朝后期的皇帝又昏庸无能,让这种局面愈演愈烈。而唐朝真正灭亡,就是当时的宰相让节度使朱温入朝诛灭宦官,结果朱温却取代了唐朝自立为帝,不得不说朱温比董卓成功。

正是前面这些原因,让唐朝陷入了战争和内耗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而最受其害的就是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只得反抗。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起义,他们席卷中原大地,并最终攻入了长安,这给了奄奄一息的唐朝致命的打击,因为唐朝已经失去了民心,谁取代唐朝都会被认为顺理成章。就这样,统治了中国将近290年的唐朝灭亡了,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分裂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唐朝所创造的辉煌繁荣让每个中华儿女都印象深刻,也影响着世界,唐朝以后,许多海外华人便称自己为唐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