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赞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这首七律)

鲁迅先生以小说、杂文驰名文坛,事实上,他也是古体诗高手,几十首旧体诗,以其高超的技术,是民国诗词不多的硕果,甚至可能是民国旧体诗最好的作者(有人说是郁达夫,可备一说)同李商隐一样,鲁迅先生也有一些无题诗,下面这一首很是著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七律赞鲁迅先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七律赞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这首七律)

七律赞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以小说、杂文驰名文坛,事实上,他也是古体诗高手,几十首旧体诗,以其高超的技术,是民国诗词不多的硕果,甚至可能是民国旧体诗最好的作者(有人说是郁达夫,可备一说)。同李商隐一样,鲁迅先生也有一些无题诗,下面这一首很是著名:

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七律作于1931年2月,获知柔石等左联五青年被国民党当局枪杀后所作。虽为无题,其实是一首悼亡之作。我们知道,对于青年,鲁迅先生是十分热情并抱有希望的,尤其是革命青年,鲁迅先生晚年亲近革命,对革命青年的失去,往往痛心疾首,悲愤不已。杂文名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是,这一首诗同样是。

首联第一句就表现出反常的体验,苏轼《春宵》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夜短暂美好,唯恐过不过来,鲁迅先生却说“惯于长夜”,只觉得它漫漫无边,巴不得快些过去。这样异于常情的心境,一方面与鲁迅先生个人遭遇有关。此时的鲁迅,已经上了国民党通缉名单,正处于躲藏状态。一方面,又是中国时局的感触。长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眼看不到头。诗人首联第一句,既点出悼亡的时令,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一并写来,极有象征与隐喻的意味。

颔联承接首联,具体描述所谓“长夜”之“长”,表现在哪里。于是诗人写了你来我往、刀兵不休的混乱战争,那些因为军阀各自的利益充当了炮灰的士兵们,还有为之啼哭的母亲的眼泪。诗人以高度的思想概括力触及了那个时代最痛之处。慈母泪,当然也包涵诗人母亲之泪。但更多的是时代母亲之泪。

正因为时局如此,才有了像柔石这样的进步青年的悲剧。到了颈联,诗人进入悼亡主题,为左联五烈士一掬伤心之泪。但诗人并没有陷入消沉之中,反而在悲痛里有了更多的愤怒和反抗。一个“忍”字,一个“怒”字,字字千钧,力透纸背,我们又看到了鲁迅式的金刚怒目。诗人的情感冲击达到高潮。

收笔的尾联情绪也收回来了,诗人只是抬头望月,月光如水,留照人衣,似乎十分温柔,一如长夜中一点希望的微光。这一笔结得含蓄隽永,充满言外之韵。很见功底。

全诗语言凝练,构思精切,意境深沉浑厚,且名句迭出。特别是最要力度的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稳,意韵更丰,时代与个人,亲友与家国,尽在其中。整首诗写得沉痛悲慨,又犀利如刀,有如杂文。是鲁迅先生自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传诵,评价很高。

郭沫若就认为“大有唐人风韵,哀切动人,可称绝唱”(《革命春秋·由日本回来了》)。不仅如此,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45岁的郭沫若从日本回国,途中就写了激昂的七律《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血泪,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

八句用韵与鲁迅完全相同,是为步韵,可见鲁迅先生原作的动人。郭诗表达了立志疆场、为国驱驰的心声,也是当时很多有志之士的心声,措辞精当,格律严密,鼓舞斗志,应该说,是颇有爱国情操的佳篇。

不过话说回来,同原作相较,和作与原作,你觉得高下如何呢?欢迎评论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