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实体店卖指甲剪(指甲剪也卖几百块一把)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实体店卖指甲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实体店卖指甲剪(指甲剪也卖几百块一把)

什么实体店卖指甲剪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没有指甲剪的时候,古代人怎么剪指甲?据说用剪刀。那么有剪刀之前呢?据说用刀子削。对于70后和80后来说,不少人小时候还有过用剪刀剪指甲的经历,但要说用刀子削,可真是个技术活。在有刀之前呢?可能只能靠石头了,而且,石器时代的人每天都得靠双手干活,指甲会自然磨损,磨损不平的地方,估计只能用牙咬了。

说起来,指甲剪的发明并不是很久远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才发明了指甲剪。其实指甲剪的原理相当简单,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操作,施力于压钳的末端,便可用前端剪断指甲。但就是一个这么简单的发明,人类拥有它还不足百年。

要说古代人不重视指甲,那可说错了。反倒是现代人对指甲的处理相当随便,要知道,在《周礼》中,连出生和死亡者的指甲置放都有明确要求。明朝天启皇帝死后,他那位与权宦魏忠贤勾搭的著名奶妈客氏,就在灵前一边大哭,一边拿出一个匣子,将天启皇帝出生后到二十多岁期间,她亲手为其剪的指甲全部拿出来烧掉。从这份细心就可以看出,客氏的“成功”绝不是无缘无故。

古人认为指甲是凝滞之物,不勤剪会抑制浊气外发。古代中国人倒是很幸运,因为他们早早就就拥有了剪刀。洛阳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就曾发现剪刀,距今已经两千多年。公元6世纪,中国剪刀传入日本,在江户时期开始大量制造。《红楼梦》里也曾写过:“晴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

中国古代剪刀发展早,分工也随之越来越细。著名的“扬州三把刀”,其中就有专门的修脚刀。扬州修脚刀有五种:口窄轻便的平刀,厚而坚的锛刀,嵌趾刀,刀薄柄扁的铲刀和刮刀。全套刀又分为大、小两套,大套12把,小套6把,不同刀型有不同用途。

不过时至今日,扬州修脚刀名气虽然还是很大,但与现代文明确实有距离。西方发明的指甲剪早已普及,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指甲剪的品牌也很多,这个细分市场,既有老字号,又有奢侈品,还诞生过不少隐形冠军。

刀具厉害的国家,指甲剪都厉害

指甲剪的结构非常简单,在现代工业下批量生产轻而易举,但要做出一个好的指甲剪,其实并不容易。

一般来说,刀具发达的国家,指甲剪也会很厉害,德国和日本就是如此。

比如说起德国刀具,大家都知道双立人。双立人旗下可不仅仅有厨房刀具,而是渗透至生活各个方面,指甲剪也在其中。在德国,无论超市、专卖店还是机场免税店,都可见双立人的指甲剪,可谓琳琅满目,常见款式就达数十种。比如一款型号为42441-100的指甲剪,白红黑三色可选,德国本土售价7.95欧元,折合人民币50多元,在国内购物平台上多卖到70多元。

七十多块钱一把的指甲剪有什么特别?主要在于德国人的单独刀头设计。无论你的指甲软还是硬,无论你什么时候剪,剪掉的指甲只会垂直落下,不会四处乱飞,解决了一个人大难题。其实做到让指甲垂直落下也是一种工艺,即将啮合方式进行改变,使指甲剪在咬合时,所有压力落在指甲上。另外,它的刀头可以360度旋转,弧形手柄符合人体工程学。

这个价位的指甲剪在双立人的产品序列中只算入门。有一款超薄折叠便携指甲剪,售价30多欧元,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元,材质就非常惊人。它所采用的特殊渗碳钢,通常用于制造齿轮、凸轮等抗压和耐磨零件。高硬度刀刃打造方法不但保证锋利,耐磨性也强,足够使用几十年仍保持锋利。当然,这款指甲剪也能做到让剪掉的指甲垂直落下,不四处乱飞。

这款指甲剪还有个名字,叫“朱镕基指甲剪”。话说朱镕基任总理时曾访问德国,使用过这款指甲剪,觉得好用又好看,就自费给身边工作人员各买了一个作为纪念。

也正是朱镕基,1998年曾在一次会议中表示:“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子,我没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

经济学家周其仁也曾经夸过这款指甲剪,说“人的指甲有两个弧度,而普通指甲刀口只有一个弧度,这把双立人指甲刀就有水平的和上下的两个弧度,剪起来特别妥帖,我是用了它之后,才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指甲长什么样。”

双立人的指甲剪还大量采用旋转刀头,可以将刀头取出再反插进去,便于左右手互剪指甲。

不过相比双立人,日本的SUWADA更加出色。它由日本諏訪田製作所出品。一款SUWADA指甲剪的售价随时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有人甚至戏称“许多人一辈子用过的指甲剪加起来也没一个SUWADA贵”。

早在1926年,諏訪田製作所在三条市成立。三条市早在江户时代就以五金业著称,至今仍集中了不少行内企业。一开始,SUWADA专做剪金属丝的钳子,1950年开始研发指甲剪,时至今日已被称作“指甲剪界的劳斯莱斯”。

2007年,SUWADA推出一款名叫CLASSIC的指甲剪,以圆柱弹簧和大角度张开的刀刃指甲刀为特色,成为经典。这个长得很像电工钳的指甲剪,正是因为长长的握柄而特别顺手。指甲剪采用高碳钢材质锻造,极度锋利。最重要的是,仅仅是材质选择,就要在锻造完成后,还要再加以人工挑选,仅仅保留30%。分为30多步的打磨过程,也全靠人工完成,精雕细琢。在最关键的刀刃上,更是十分精细。刀刃需薄才会锋利,但过薄又会变脆。而且,刀刃可不是只磨一个,而是要磨两个,二者合刃时还不能有丝毫缝隙。、

SUWADA指甲剪如此靠谱,所以不但是个人家庭的选择,连东京银座许多高级美甲店,也只用SUWADA。

当然,最奢侈的指甲剪品牌当属法国的LCAAL,也就是伊卡艾。这个专注于美甲工具的品牌,主要服务于皇室贵族和明星。戴安娜王妃、麦当娜、史泰龙和泽塔琼斯等都是其忠实拥趸。这个1897年成立的品牌,一个普通指甲剪套装起码要三千多元,高端私人定制甚至达到20万美元起。因为主打高端定制,即使是面对市场的普通产品,也非大规模量产,而是限量生产。更有意思的是,伊卡艾的营销策略就是“你有钱也未必买得到”,想去门店买一套现货,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品牌方会根据你的历史购买记录,再约你见面,考察你的购买诚意和实际情况,才会签合同,然后就是几个月的等待期。

目前在海淘领域,你最容易买到的指甲剪除了双立人和SUWADA之外,还有一些口碑极佳的牌子,仍然多来自日本和德国。

即使是美国品牌Klhip,产地也是日本。这个曾经获得《wallpaper》设计奖、《I.D》年度设计奖和Good Design大奖的指甲剪,以收纳指甲屑的凹槽、日本住友提供的外科手术级不锈钢材质著称,500元的售价仍物有所值。

1974年创建的诹访田,最初制作盆栽用剪刀等刀具,后来开始做指甲剪。这个品牌也很受美甲师和医护人员信赖,最大卖点是剪指甲时几乎无声。另外,直行刀刃适用于各种卷曲变形的指甲,橡胶树脂手柄的防滑效果一流。

在购物平台上堪称网红的日本贝印,也是一个专门生产厨房和美容工具的品牌。在国外指甲剪品牌中,它以性价比高著称。如果你希望拥有更高的生活品质,又希望省钱,贝印也许是最佳选择。贝印有一款Nail clippers,在日本电商平台上人气最高。与其他优秀指甲剪一样,它的特点也是刀刃锋利、有防护套装指甲屑,而且轻便易握。一些针对性产品卖得也不错,比如针对嵌甲的嵌甲治疗系列,就是“问题指甲”的克星。

这些年韩国货流行,虽然韩国指甲剪的品质比不上德日,但也算相当不错,而且价格低廉得多,因此也成了许多人的选择,比如1975年创办的777品牌。不过韩国产的777与国内代工的777,有着明显的品质区别。再如创建于1884年的瑞士品牌维氏,也是刀具界老前辈,指甲剪也很厉害。

近年来,中国游客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都成了新闻,其实指甲剪也是很多人海外旅行的必购之物,尤其是德国与日韩,中国游客都贡献了不少销量。

中国指甲剪长时间处于“够用”状态

从技术原理上来说,指甲剪并不难,但要做得好,倒是相当有难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指甲剪都处于“够用”状态,距离“高端”有很大距离。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指甲剪吗,能剪就行,地摊上两块钱一个的也能用,何必用几十块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但这种“够用”思维,其实是物质匮乏期的表现。当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就会对品质提出要求。指甲剪虽小,但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的人,还是会看出不同品牌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无论双立人还是贝印,在德国和日本都是普通人使用的产品,为什么我们不能与别人的基本生活品质看齐,反而要安于两块钱的地摊货?

现代意义上的指甲剪,在中国生产的历史并不算长。即使是苏州这样的五金重镇,当年仿制第一把指甲剪也迟至1953年。那年年底,苏州一个工匠参照一只美国产指甲剪,反复试验后,仿制出两只光面指甲剪。1954年,指甲剪开始量产,商标就叫“414”,取“试一试”的谐音。当时,月产量不过两三千把。到60年代合并成立五金生产合作社(后改名苏州指甲钳厂),生产双菱牌指甲剪,年产量也不过数十万把,不过已经开始出口外销。

一般来说,越高端的指甲剪,生产工序越多,像法国伊卡艾的指甲剪,工序就多达100多个。最基本的指甲剪,由钳锉、装饰面、钳身、钳钉、钳销和尾配等组成,也有40多道工序。

直至60年代,中国指甲剪的大部分工序仍然要靠手工操作,效率极低。直到1963年,才出现大规模技术革新,机械化程度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

早期的国产指甲剪,在款式上也很简单,基本是光面,规格也只是分大号和小号。直至60年代,才开始刻印商标,直至1963年左右才在指甲剪身上开发出花纹图案。70后和80后小时候多半见过一些绘有传统人物、山水画、花鸟等图案,或者印有“祝您成才”、“庆祝六一”等字样的指甲剪,现在看起来老土,但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准。此外,如“金陵十二钗”和“十二生肖”等系列,如今也是收藏界的热门。到了80年代初,仅仅苏州指甲钳厂的年产量就达到450万把,此后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产量和利润更是连续十年以20%的幅度递增。1981年生产的600多万把指甲剪,就有近300万把出口。到了1987年,年产量已经超过两千万把。

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国产指甲剪的三大品牌除了苏州指甲钳厂的双菱牌,还有广州的555牌和上海的双箭牌。

不过这种辉煌建立在计划经济背景之下,90年代后,民营企业蓬勃兴起,尤其是广东和浙江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加上国外品牌的进入,这几家老牌企业都遭遇了巨大冲击。1992年,双菱牌指甲剪产量创下历史峰值,达到2600万把,但工厂净利润居然只有区区三千元,近乎于无。此后,苏州指甲钳厂的产量逐年下滑,并出现严重亏损,直至1997年停产。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国产指甲剪厂相继停产,这一行业彻底变成了民营企业的天下。

也正是民营企业的崛起,使得国产指甲剪出现蜕变,从单纯的指甲剪转向指甲剪套装。上世纪30年代,集中了指甲剪、美容钳、眉夹等工具的指甲剪套装开始出现,50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流行,成为生活必需品。1986年,中国第一款指甲剪套装面世,并成为众多民营企业的主打产品,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指甲剪套装的礼品时代

近十几年来,以指甲剪套装作为各种活动和商家优惠的礼品,已是十分常见。精巧的套装、多功能的配置,既美观又实用。

指甲剪套装的发展,恰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果。正是因为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带来的对品质的要求,才使得指甲剪逐渐摆脱以往的“够用”状态。

也正是在这样的细分行业里,出现了隐形冠军式的企业,比如“非常小器”。

在我所见过的国产品牌中,“非常小器”是名字起得最好的品牌之一。掌舵人梁伯强曾在采访中表示,1998年,自己在一张旧报纸上读到一篇名为《话说指甲钳》的文章,文中提到朱镕基的一段话——“轻工是搞小商品的,像这个指甲剪,我国并不是没有,但我没用过好的指甲剪……你们要下功夫动脑筋,很多产品可以做出来。”

受此启发,他打算介入这一行业,跑遍了当时国内的几家指甲剪企业,但这些老字号多半死气沉沉,甚至濒临倒闭。于是,他又前往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考察,光韩国就去了三十多次,一度是一周去一次的频率。他也因此发现,指甲剪的毛利率相当之高,即使是最低端产品也有40%的毛利率,高端产品的利润更是无可估计。

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仅仅将指甲剪做成个人护理用品,市场空间不大,销售速度也慢,但与此同时,指甲剪又是一个在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东西。于是,他想出了“名片指甲剪”的点子,即在指甲剪上刻上赠送者的名衔和电话。最初的“名片指甲剪”几乎是免费赠送,针对客户群正是那些社会交际频繁、圈子广泛的人士。通过这一步,梁伯强把这些用户都变成了产品推销员。正是因为“名片指甲剪”的有效传播,衍生出众多新订户,这些新订户进而又成为推销者。最有名的礼品订户当属招商银行,它取“钳”与“钱”同音之妙,以“招商银行送你招财钳(钱)”的广告语,向信用卡客户赠送指甲剪,使得梁伯强获得一份亿元订单。

毫无疑问,从不做广告的“非常小器”,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渠道。这个模式如今看来或许并不算什么,但要注意的是,这可是二十年前,大多数人尚不知营销为何物。

作为专注于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超高的隐形冠军,以礼品而非日用品面目出现的“非常小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中国营销界的经典案例。

也正是因为“非常小器”这一品牌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有更多类似品牌涌现,比如广东三水的金达五金,现在每日指甲剪产量就高达60万只。这个1997年诞生,2012年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五金企业,诞生之初就开始生产指甲剪。在家庭小作坊云集、习惯走低端和价格战的三水,金达算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尤其是近些年,他们的指甲剪套装系列也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在产品创新上,一款加装放大镜,针对老年人的指甲剪备受好评,也打开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结语

无论是欧美和日韩的指甲剪品牌,还是“非常小器”等国产品牌,都让指甲剪这个看似寻常的小玩意儿显示出无限创意与生机。它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跟流行的高科技更是不沾边的小玩意儿,为什么也能卖出高价?一些看似寻常甚至“老土”的行业,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了空间?

如今,许多企业追求高大上和新锐,喜欢玩概念,嘴里不蹦几个英文字母组成的名词就觉得不舒服。传统行业尤其是实业,在这种风气中被漠视被踩低,但德国人用双立人、日本人用SUWADA、法国人用伊卡艾告诉你,即使是小小的指甲剪,只要做到品质上的极致,就有足够而稳定的利润空间,也一样可以高大上。即使是单论营销概念,现在那些玩概念玩名词的企业,又有几个能玩出“非常小器”二十年前的创意?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