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1)

司马迁

近日重翻《史记》,发现“报任安书”这竟然是一封拒绝信,也是一封判决书。

细思极恐,不禁汗流浃背。

今天写出来,一家之言,与大家分享。

故事要从收件人任安的生平开始讲起。

01

任安是西汉初年荥阳人,自幼贫困,少年便成为孤儿,靠为别人赶车往返长安为生。

趁着到长安的机会,任安留了下来,到处托关系希望能够找份公务员的工作,不过一直找不到门路,钱花光了也没有办成。

最后没办法,任安只能流落长安街头,替人代写书信为生。

在长安混饭吃的时候,无意中听别人说起武功这个地方,是扶风郡西边的一个小城镇,确实入蜀的必经之地。

任安夜不能寐,仔细分析了武功这个地方,他认为:武功是一个小地方,没有地方豪强,容易高升。

于是,他连夜收拾行囊,来到武功定居下来。

任安仗着自己读过书的优势,托人在乡镇上谋了份差事,很快升到了亭长(镇长)。

整个武功邑老百姓靠打猎为生,经常组织队伍一起上山打猎。

随着参与这些事情,任安威望不断提升,并且负责为大家分发打来的麋鹿、野猪和兔子等猎物。

他分发野物的时候按照老弱病残的需要和贡献分配,皆大欢喜,大家都说:“任安虽然年轻,但是非常公平,很有智慧。”

从此,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捕猎活动,积极性比以前高涨很多。

有一天,队伍开始集合,已经多到几百人,可是任安一眼就看出来并说道:“那个谁家的老大怎么没有来啊?”

大家都很惊讶,觉得任安眼力非常高明。

县里也很快听说了任安的大名,便将其推荐为“三老”。

后来,任安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地方官,俸禄为一年三百石,据司马迁记载:他任职期间境内大治。

《史记》记载: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后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觽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

02

不过,任安很快被免职了,原因是皇帝出游,要求当地政府提供帐篷,结果事情没办好。

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2)

卫青

当地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接连出击匈奴立了战功,成为汉朝的红人,于是任安便投奔到卫将军的府中做了门客。

这段时间,任安无事便与卫青家中的门客们喝酒聊天,与一个名叫田仁的非常投机。

但是卫青家里也与其他达官贵人家中一样,一般门客要想见到家主并且得到他的推荐,都要经过管家这一关。

但是任安和田仁都很穷,没有钱贿赂管家,因此管家便故意欺辱他俩,让他们俩去养马。

一天晚上,精疲力竭的两人相卧在马棚里看着星星,田仁抱怨道:“管家没有识人之明啊!”

任安答复更透彻:“卫将军都不识人才,更别说他的管家了。”

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3)

平阳公主

有一天,卫青带着两个人到平阳公主家中,公主家安排两个人和公主的骑奴坐在一张席子上吃饭。

两个人生气地将席子隔断单独坐到了一边,表示不屑与之为伍。

平阳公主家的下人看到这一幕都非常生气,可是看到两人仪表堂堂,却都不敢呵斥。

《史记》记载:

“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03

话说卫青屡战屡胜,威望水涨船高,皇帝对卫青越来越器重,便下旨让卫青在家中门客中推荐可以做郎官的人选。

卫青便让家中有钱的门客骑上高头大马,腰间挂着宝剑,准备推荐给皇帝。

恰巧卫青的好友少府赵禹来卫青家做客,卫青便将人选让赵禹把关。

赵禹逐个询问了军事问题,可是十几个人没有一个懂得军事的。

赵禹说道:“我听说将军门下必然有将军,皇帝下旨让陛下推举郎官,将军为何要推荐这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这不是让木头人穿上锦衣绣服吗?”

怕卫青没有面子,赵禹便请卫青将所有门客都集合起来,逐个进行考核询问。

最后,赵禹指着任安、田仁说道:“只有这两个人可以,其他人都不行。”

《史记》记载:

“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04

卫青看着破衣烂衫的两个人,心中非常不满。

等到送走赵禹,卫青生气地对二人说:“你们各自买件新衣服,置办匹好马。”

俩人面面相觑:“我们没钱置办。”

卫青很生气:“你们穷怎么不早说?!好像是对我的施舍一样。”

鉴于第二天皇帝要见卫青,卫青只好给他们装扮一番,带着觐见皇帝。

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4)

汉武帝亲自考察了卫青带的两个门客,咨询他们带兵的方略。

两个人对答如流,田仁说道:“鸣鼓进军,让士兵舍生忘死,我不如仁安。”

任安回到:“断案如神,治理百姓,我不如田仁。”

汉武帝非常高兴,便任命任安为北军护军使者,田仁为郎中。

《史记》记载:“将军不得已,上籍以闻。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此两人立名天下。”

05

话说十几年过去了,任安一路高升,做到了益州刺史,田仁也担任了丞相长史。

卫青去世后,卫青的外甥太子刘据越来越不得皇帝宠爱,加上奸臣作梗,刘据无奈之下只能在汉武帝病重的时候起兵自卫。

奸臣们便告知汉武帝:太子刘据谋反。

汉武帝立即起兵镇压,太子刘据兵败。

太子起兵的时候,想到任安曾经是舅舅卫青的嫡系旧部,便亲自前往北营要求任安出兵。

太子在北军南门外要求任安接旨,任安跪下接听诏书,然后却关闭军营,没有响应刘据的诏书。

最终太子兵败,当地田仁负责把守长安城的南门,私自放太子逃跑了。

汉武帝听说田仁放跑了刘据,便下令将田仁腰斩。

汉武帝听说了任安没有发兵的事情,说道:“任安不明情况,不随声附和太子,可以理解。”

《史记》记载:

“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

06

事情过去后,任安整顿军纪,鞭笞了军营中一名小官。

这名官员便向汉武帝上书:“任安曾经跪拜接受太子的诏命,随后说‘幸好我与太子没有深交’。”

司马迁好友任安为何被判重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5)

汉武帝暴怒:“这是官场老油条啊!坐观成败首鼠两端,我和太子谁赢他就帮谁。如此不忠不义的臣子,立即给我抓起来。”

不久,任安被判腰斩,定于十二月执行。

任安觉得自己非常冤枉,思前想后,便想到了在汉武帝身边的好友司马迁。

为李陵辩护后受了宫刑,司马迁出狱后升官担任了中书令。

司马迁此时已经看透了汉武帝为太子刘据报仇的决心,而此时自己一心扑在写《史记》上,不愿意在参与朝政。

于是,司马迁给老朋友回信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并对自己见死不救希望获得朋友的原谅。

收到这封信之后,任安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

当年十二月,任安被诛杀于长安。

《史记》记载:

“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觽,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

本文为历史教师王汉周,汉周读书原创。感兴趣的朋友,请用薇信搜索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或汉周读书,收看全部系列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