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的催化氧化ppt(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氯物质用于高级氧化)
第一作者:郑宁超,何茜
通讯作者:胡卓锋副教授
通讯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DOI:org/10.1016/j.apcatb.2022.121918
全文速览
空气中含有丰富的分子氧,体积比为21%,被认为是最绿色和最经济的氧化剂。然而,由于分子氧遭受严重的自旋禁止反应,其很难在自然环境中被活化。而由分子氧活化产生活性氯物质(RCS)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我们设计出一种CuCl纳米颗粒负载在水热碳(HTCC)微球上用于分子氧活化产生RCS。研究表明,CuCl作为活性位点活化分子氧,HTCC作为基底提供电子稳定住CuCl。分子氧被CuCl中的Cu 先活化为超氧(•O2-),再转为H2O2,最后产生•OH吸附在CuCl表面。CuCl表面存在的Cl-会和吸附的•OH发生反应产生RCS。 因此,本工作首次实现了从分子氧活化到RCS的产生。
背景介绍
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OH是一种无选择性的氧化剂,具有高的氧化电位(E0 = 2.8 V vs. SHE),但其受溶液化学影响大。RCS(•Cl, •Cl2– 和 •ClO)是一种氧化电位略低于•OH,但更有选择性,受溶液化学影响小的氧化剂。RCS倾向于攻击有机分子的富电子基团。这是因为RCS降解有机分子主要通过脱氢作用,电子转移以及在不饱和键上加氯。目前,产生RCS的技术主要包括光催化和电催化。UV/氯是产生RCS最常用的光催化技术。然而,UV/氯技术对有机分子的降解能力受限于UV的波长以及氯的投加量。电化学方法也能产生RCS,但是电极材料通常含有贵金属,价格成本高。并且电催化过程还面临高的能耗,很难应用于实际场地。因此,开发一种简易,低成本,清洁环保的RCS产生技术是迫切需要的。
空气中的分子氧含量丰富,被认为是最绿色和最经济的氧化剂。由分子氧活化产生活性自由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高级氧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分子氧从自旋三重态被激发到高能态。然而,分子氧的活化受到自旋禁止跃迁的限制。因此,分子氧活化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通常非常缓慢。在过去,研究表明分子氧可以被Fe2 活化,然而,其活化速率只有0.013 M-1s-1,导致低的污染物降解效率。之后,为了提高Fe2 活化分子氧的速率,引入了Fe2 的螯合剂三聚磷酸钠(TPP),Fe2 -TPP活化分子氧的速率提高到23 M-1s-1。然而,这个活化速率仍然是难以让人满意的。幸运的是,Cu 与分子氧的反应速率达到 3.1×104 M-1s-1,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分子氧活化剂。然而,Cu 在环境中很难稳定存在,很容易就被氧化成Cu2 。之前的研究表明羟胺(HA)可以有效还原Cu2 并稳定住Cu 。然而,HA/Cu体系活化分子氧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都是•OH。至今为止,还没有通过分子氧活化产生RCS的报道。
在我们看来,通过分子氧活化产生RCS,两个条件必须具备:1)这个材料必须含有高效活化分子氧的Cu 。2)这个材料还必须含有Cl离子。这样Cu 活化分子氧产生的活性自由基能够快速并轻易地与Cl离子反应,产生RCS。能够有效避免活性自由基在还没有与Cl离子反应就自己淬灭掉了。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材料只有CuCl。然而,CuCl吸附分子氧的能力弱,并且在活化分子氧的过程中不稳定。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基底来稳定CuCl。HTCC是由生物质水热转化过来的材料,价格低廉,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能够稳定住金属离子。同时,多孔和大比表面积的HTCC能够有效吸附氧气。因此,我们设计让CuCl负载在HTCC上,从而有效活化分子氧产生RCS.
本文亮点
1. 本工作利用CuCl能够活化分子氧的优异特性,再结合多孔大比表面积的HTCC,成功制备CuCl-HTCC,首次实现了从分子氧活化到RCS的产生,并同时实现了高效污染物的降解。
2. RCS的产生主要是通过CuCl表面的Cl离子和吸附的•OH产生,RCS的生成路线为:O2→O2-•→H2O2→•OH→RCS。
图文解析
图1. CuCl-HTCC的形貌表征
图1所示,一步水热法制备的CuCl-HTCC呈现微球结构,球的直径在2~8 µm。TEM显示CuCl纳米颗粒分散在HTCC微球表面。Elemental mapping显示Cu,Cl和C元素均匀分布。
图2. CuCl-HTCC对污染物的降解
图2显示,只有CuCl-HTCC具有活化分子氧降解污染物能力,而对比样HTCC和Cu-HTCC基本没有活化分子氧的能力,说明了CuCl独有的分子氧活化属性。在Ar条件下,污染物的浓度没有降低,而在Air和O2条件下,污染物的浓度瞬间降低,证明CuCl-HTCC对污染物的降解的确是一个分子氧活化的过程。
图3. 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物质
图3(a,b)显示,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了超氧(O2-•)和羟基(•OH)。图3c的NBT降解实验,再次证明了CuCl-HTCC产生了大量的超氧。而图3d的PL光谱实验,再次证明CuCl-HTCC产生了•OH。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推断,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物质是三步一电子过程:O2→O2-•→H2O2→•OH。
图4. CuCl-HTCC对各种探针分子的降解
表1. CuCl-HTCC体系中不同自由基的稳态浓度
图4显示了CuCl-HTCC对不同探针化合物的降解效率和一阶动力学常数。根据动力学常数,我们计算出了•OH,•Cl,•Cl2-以及•ClO自由基的浓度,如表1所示。说明CuCl-HTCC活化分子氧不仅产生了•OH,还同时产生了•Cl,•Cl2-和•ClO自由基。
图5. 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RCS的机理探索
图5a显示CuCl-HTCC在存在不同自由基捕获剂条件下对IBU的降解效率。可以看出p-BQ,POD以及TBA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抑制效果。也证实了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了O2-•,H2O2以及•OH。HCO3-的抑制效果略高于TBA,TBA只捕获•OH,而HCO3-可以同时捕获•OH, •Cl以及 •Cl2-自由基。说明尽管CuCl-HTCC产生了大量的•OH,但同时也产生了RCS。根据计算,得出•OH对IBU的降解贡献了99%,而RCS只贡献了1%(图5b)。这主要是因为IBU与•OH(7.4 × 109M-1·s-1)的反应速率远远高于RCS(0.1 M-1·s-1)。然而对于有机分子苯酚,RCS的降解贡献比完全不一样。根据捕获剂实验的抑制效率(图5c),我们计算出了各种自由基对苯酚的降解贡献,发现•OH贡献了71.2%,•ClO是22.2%,•Cl2- 是5.5 %,•Cl 是 1.1 %(图5d)。因此,对于苯酚的降解,RCS的贡献达到28.8%。这是因为RCS对苯酚的降解速率只是略低于•OH。
同时,对于RCS的产生机理,我们也进行了实验验证。众所周知,KI可以捕获材料表面的•OH。实验结果发现在IBU降解过程中,加入KI基本抑制了IBU的降解(图5a),说明RCS主要来源于CuCl表面的Cl和•OH的反应。同时,我们也验证溶液中的Cl是否也会产生RCS。我们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溶液中的Cl基本不会产生RCS(图5e-f)。因此,我们得出结论,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RCS主要是通过CuCl表面发生的。CuCl表面不仅作为分子氧活化的活性位点,也是作为RCS产生的位点。
图6. CuCl-HTCC活化分子氧产生RCS的DFT计算
图6a 显示O2分子中的O-O键长约为 1.21 Å,在结构弛豫之前,Cu和Cl原子周期性地处于一个平面上。然而,在弛豫后,当能量下降到较低水平时,O2-CuCl体系的稳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图 6b)。首先,每个O原子都被来自基板的Cu原子吸引。结果,O-O 键长延长至1.41 Å,表明氧气的活化(图 6c)。通过从CuCl和O2的电荷密度图减去O2-CuCl系统的电荷密度图获得电荷差图(图 6d)。很明显,电子可以从CuCl基板转移到O原子,这有利于分子氧的活化。此外,许多Cl原子迁移到表面,其中一些甚至位于O原子之上,这有利于RCS的产生。
总结与展望
该工作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CuCl-HTCC。CuCl作为活性位点活化分子氧并产生RCS。HTCC作为基底材料,给CuCl提供稳定的附着点和氧气吸附位点。RCS的产生是通过自由基之间的相互转化生成,其路线为:O2→O2-•→H2O2→•OH→RCS。因此,该工作系统性地研究了分子氧活化产生RCS的路线和机理。更重要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广泛存在,可持续并且低成本。该工作为以后开发利用低成本的氧气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同时CuCl-HTCC的长期耐久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提高。
作者介绍
郑宁超, 2019级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从胡卓锋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分子氧活化的反应机制及其环境应用。现以第一作者(包括共一)在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3篇),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10篇。撰写专利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何茜,2019级硕士生,曾就读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从胡卓锋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级氧化技术。现以第一作者(包括共一)在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发表论文3篇。撰写专利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胡卓锋(通讯作者),男,博士,中山大学环境学院百人计划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1年在中山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电化学专家沈培康教授,从事氧还原与电解水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师从国际著名光催化专家余济美教授,从事光催化、电催化与环境催化研究。在双氧水原位制备与应用、磷基催化剂、基于生物质转化的水热碳、CO2还原、VASP材料模拟计算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一区论文27篇,影响因子>10论文15篇,封面文章4个,主要包括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3篇,其一为热点论文、封底),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3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mall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受邀分别在Green Chemistry和Chinese Chemical Letter上撰写综述 2 篇。合作撰写专著章节一章(ACS, ISBN: 9780841236554)。授权专利6项,申请专利13项。
课题组网页https://sese.sysu.edu.cn/teacher/4293
迎对环境、材料、化学、物理等学科感兴趣的博士后与专职科研人员加盟。
E-mail: huzhf8@mail.sysu.edu.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