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

电影《弱点》是根据美国作家迈克尔•刘易斯的作品《弱点:比赛进程》改编而成,取材自2009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状元迈克尔•奥赫的非凡经历。

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1)

该片主要讲述了曾是孤儿的迈克尔·奥尔,在从事橄榄球比赛之前,因为在街头黑帮的生长环境下以及吸毒母亲影响下变得自闭、性格孤僻,后因为得到一群拥有基督精神的人们帮助,并在基督领养家庭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变得逐渐自信开朗,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受到了学校和他人的认可,而且还获得了密西西比大学的奖学金并且毕业后进入了NFL的故事。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现了迈克尔的励志人生,但如果没有雷·安妮一家收养迈克尔并极力培养他成长,迈克尔的励志人生早就会扼杀在摇篮里,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可以说迈克尔励志人生的起源就是雷·安妮决定收养他的那一刻正式开启,那为什么雷·安妮决定收养迈克尔,而不是其他黑人小孩呢?今天我们就从迈克尔的励志人生中剖析雷·安妮收养他的三层原因。

第一层原因:迈克尔的高防御性人格特质引发雷·安妮的注意

迈克尔和雷·安妮第一次深层次接触是在感恩节的前夜,迈克尔穿着单薄的短袖瑟瑟发抖地走在大街上,雷·安妮心疼地把他带回家,给他一个温暖可以休息的地方,那时候迈克尔对于雷·安妮而言是一个毫不了解的陌生人,雷·安妮和丈夫同时也在提心吊胆地猜想迈克尔会不会偷东西,但是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迈克尔早就已经安安静静地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离开了,这让雷·安妮感到意外且对这个孩子的懂事产生了好感。

而且在雷·安妮邀请迈克尔一起吃感恩节餐的时候,迈克尔也是很乖巧地坐在桌子前面,并没有和雷·安妮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面边吃饭边看电视,他的乖巧懂事进一步引起了雷·安妮的注意。

其实这都是因为迈克尔从小与父母分开,辗转在各种各样的收养家庭中成长的原因,让他形成了高防御性人格。

高防御性人的本质就是过度地使用了原始本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看上去有点像是鸵鸟把头埋起来,通过隔离问题,拒绝真实反馈,反向攻击或疏离信息源,好让自己不去面对问题或者挑战,暂时保护自己的价值感和自我认知,同时也限制了自己拥有成长和突破的可能,最终还是会更容易收到生活的伤害。

简而言之就是过早成熟懂事,让自己看上去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无形中在讨好每一个人,因为迈克尔从小在不同的收养家庭长大,他只有表现的很懂事才不会让收养他的人反感。

在电影的开头托尼收养了迈克尔,但是托尼的妻子感到迈克尔就是一个拖油瓶与丈夫争吵无论如何都要把迈克尔赶走,听到这一切的迈克尔并没有对托尼的妻子感到气愤而是默默无声地走了。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其实,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们照顾大人的方式: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他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反过来安抚父母,他们会变得懂事、独立、坚强来讨好父母,以求得安全感。

作家张悦然在《樱桃之远》中指出:

“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他们只能伸着冰凉的小手小脚,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总是想,孩子是可怜又可敬的。”

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2)

正是迈克尔异常的懂事引起了雷·安妮的注意,并且在美国黑人更是被白人看不起,雷·安妮看到性格孤僻的迈克尔,以及知道迈克尔的身世之后更是心疼迈克尔,于是决定成为他的妈妈。

第二层原因:迈克尔的运动天赋引起雷·安妮的惜才之心

在电影的最后,雷安妮缓缓讲述自己曾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黑人男孩的故事,男孩因为从小没有父亲,在无数个收养家庭中辗转,可因为成绩不好而辍学,导致人生堕落加入帮派,最后21岁就在帮派仇恨中死了,空有一身的运动天赋无处施展,让雷安妮感到可惜,不仅可惜他的生活经历,更加可惜的是他的运动天赋没有被别人发现。

那为什么当雷·安妮遇见迈克尔的时候,她的惜才之心又出现了呢?

有一网友将“惜”字拆解,分为忄、昔:

惜 = 忄 昔

忄:心,心中

昔:过去,往日

意为:惜者,心中念及共同的过去,有过交集,从而“心心”相惜。

正是因为雷·安妮,在报纸上看到那个英年早逝的有天赋的黑人男孩,当她看到迈克尔的身世以及运动天赋与英年早逝的黑人男孩一样的时候,雷·安妮心中的惜才之心出来了,她看到迈克尔身上的运动天赋,于是为了不浪费迈克尔的天赋,雷·安妮不惜财力、物力、精力的培养迈克尔,希望迈克尔能够不要像报纸上报道的可怜男孩一样,因为没有好的成长环境,让自己堕落到地狱中。其实更可以说雷·安妮就是迈克尔运动天赋上的伯乐。

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3)

韩愈的《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字面的意思,而深层次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从心理角度讲,人们内心格局小,大家是看不到别人的贤能,当他们和那些贤能相处的时候,人的内心会掩盖了自己的智慧,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识别千里马呢?

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以深层次的反应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内心是狭隘的,只有那些心胸宽广的人才可以胜任伯乐的称谓,而那些内心宽广的人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

但正是因为雷·安妮是一名基督徒,而她信仰的基督精神里面就有一种博爱精神,让她内心格局大,有无私奉献的利他精神,愿意帮助迈克尔越来越好,所以她开始为迈克尔提高成绩,为他谋划好的大学,更是为了提高他的成绩为他请来了一位外教老师,更是为了让他的人生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于是和家人决定收养这个男孩。

第三层原因:雷·安妮一家的基督精神促使他们收养迈克尔

基督教精神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信念上的支撑,其中“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价值观是基督教“爱”的精神在文化发展中的必然表现。而且基督教倡导的“博爱”精神更是在西方社会人际交往中极为显著。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来雷·安妮一家是虔诚的基督徒,而基督徒最崇尚的基督精神最关键的一项价值观就是博爱,因为从本质上看,基督教的信徒们更是将“博爱”看作人类进行自我圣化并接近上帝的方法和途径。

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4)

在电影中雷·安妮一家就用他们的基督精神帮助了迈克尔,在学校里小孩怕迈克尔的时候是小肖第一个主动跟他说话,并且给他交朋友的小建议,在迈克尔孤苦无依的时候是雷·安妮给了他一个温暖的住处,并且让他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而且邀请他参加家中的感恩节聚餐,科林斯也愿意伸出自己的手握住迈克尔,接纳这个黑人朋友,要知道在美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对黑人的歧视现象。毕竟只要有不同种族的存在,种族问题和冲突就不会消失。就算在当今这样一个包容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种族间矛盾重重,不时会爆发流血冲突,然而种族问题,一直在美国存在!所以雷·安妮一家愿意让迈克尔进入自己的房子,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他们要抵抗住别人异样的目光以及流言蜚语,但是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基督精神,支持住了他们的所作所为,要知道在《圣经》中认为,做好事、善事更是一种与神亲近的联系方式,而且在《圣经》的诗篇中也有说道:不要心生不平,导致自己作恶,要心存善意,故此在西方的基督徒们心中他们会遵守《圣经》的话,端正自己的行为态度,让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都以一种博爱的方式体现出来。

弱点安妮家庭条件,从三层原因深度剖析雷(5)

因此他们愿意收养迈克尔,愿意让迈克尔进入自己的家庭中,不去管别人是怎么想的,而是单纯的用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结语:

迈克尔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母亲是瘾君子,而父亲又很早就抛弃了他,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他开启了一扇窗,让他遇见了雷·安妮一家,收养迈克尔并不是雷·安妮的一时兴起,而是迈克尔从小的经历、处事中的乖巧懂事以及特有的运动天赋,都在吸引着雷·安妮的基督精神,博爱信念,让她愿意用财力、物力甚至是精力去呵护迈克尔成长,愿意在歧视黑人的社会中收养迈克尔,甚至不惜跟自己的好友闹不愉快,只为了让迈克尔更好的成长,遇见更好的人生。《圣经》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要爱人如己。正是这种爱,让雷·安妮愿意成为迈克尔的妈妈,成为一个救赎迈克尔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