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锔瓷传承人——苏云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马庆帅)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事前先看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力有限的话就别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这句话的本意是指的是中国的一门民间手艺--“锔瓷”。“锔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着“锔瓷”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锔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天记者探寻了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锔瓷”,一起走近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2)

  锔瓷工具--弓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3)

  金刚钻

  苏云山,阳谷县阿城镇人,是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氏锔瓷”技艺的第九代传承人。早在乾隆末年,苏云山的这一脉的第一代传承人苏开来就已经开始为走街串巷为人锔瓷,以此谋生。苏云山从小用心研习祖辈父辈人精湛的手艺,如今锔瓷技艺已经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锔瓷大致可分为找碴、捧瓷、打孔、上钉、密缝等几道工序,清洗破损处的灰尘,根据破损情况捆绳固定,之后制作锔子,再钻孔、打锔子。现在锔瓷不仅仅是锔好,更是考虑它的艺术性,搭配裂痕,整体的视觉效果,能让锔完的器具看起来更完美。”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4)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5)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6)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7)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8)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9)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0)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1)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2)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3)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4)

  不小心打破的茶具、砂壶、玉器等,弃之可惜,让人头疼,而通过锔瓷,不仅仅可以为破碎的艺术提供了“破镜重圆”的机会,更是为它们赋予了新的生命。锔瓷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细腻精致,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等十多种。“像这个(茶杯)锔好后,活灵活现,借助裂痕构造成莲叶,不仅弥补了原来的缺陷,配合瓷器原图案鲤鱼,让其看起来更加和谐,可以为瓷器增色。”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这一行当也随之萧条下来,慢慢的失去了市场,会这门手艺的师傅也越来越少,这给锔瓷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一些问题。

制陶非遗介绍(走近阳谷非遗苏云山的)(16)

  不过,苏云山很有信心,他现在有几个学徒,并且慕名前来锔瓷的人不少,外地的客户知道后也经常邮寄过来破碎的瓷器,希望通过苏云山的精湛技艺,赋予破碎的瓷器另外一种生命。“政府对非遗这块很重视,我现在也有几个学徒,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我希望锔瓷这门民间技艺能够永续传承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