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手工挂面空心挂面,14代传承手工空心挂面
提到空心挂面,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榆林市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而对于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的记忆,可能更多的来自一档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011年还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但你不知道的是,在韩城市有一个村也生产手工空心挂面,最近还出口到荷兰,那么,韩城手工空心挂面背后有什么故事?它有啥特点?与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又有何不同?
手工空心挂面他们家做了14代
说起韩城市手工空心挂面,就不得不提西庄镇柳枝村,今年55岁的孙智敏就是土生土长的柳枝村人,他家做手工空心挂面已14代,做空心挂面的手艺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以前听老人说过一个故事,柳枝村人做空心挂面始于清朝雍正时期,当时山西洪洞大槐树有一些人迁移到柳枝村附近的郭庄桥,很多山西人就在郭庄桥这个地方做空心挂面,很多柳枝村人就去学习如何制作,很多村民回村开了小作坊,当时有十五六个,因手工空心挂面容易消化,大部分都是给老人、儿童、病人和坐月子的女人吃,手工空心挂面最主要的特点就盐多,煮面时第一锅面汤很咸是喝不成的。”
到孙智敏爷爷这一代,孙家开了一个占地3亩的小加工厂,加工生产粉条、豆腐、空心挂面,那时没有好的交通工具,孙智敏爷爷和工人就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卖空心挂面、豆腐、粉条。“解放前,人都没钱买空心挂面,都是用粮食换,一斤小麦换6.5两空心挂面,一斤玉米换6两空心挂面,一斤豆子换7两空心挂面,那个战争年代虽然艰苦,但家里从未断过粮食。到了我父亲那会,就只能在家做,那会也是走街串巷卖,我还一起跟着出去过很多次,那会也是拿粮食换,而且只收小麦,一斤小麦换7.5两挂面,外加1毛钱。印象中家中从未断过粮食,也没饿过肚子,有时谁家揭不开锅了借粮,父亲都会借。”孙智敏说。
改良空心挂面 盐度降低三分之一
孙智敏说:“作为一名农村孩子,我五六岁就接触手工空心挂面,制作一次挂面必须从傍晚六七点开始,一道一道工序过,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整个工序耗时十六七个小时,人也辛苦,晚上不能好好睡觉。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龙须面进入市场,价格是空心挂面的三分之一,空心挂面没了市场,我就去学了驾驶,帮人开车。”
2012年47岁的孙智敏看到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火了”,他内心深处的小火苗又被重新点燃,也看到了商机,虽然有20多年没有再做空心挂面,但他想把前人留下的手艺继续传下去,孙智敏深知做手工挂面是苦活累活,所以他一边创业一边研究如何提高口感,压缩生产周期,经过与面食专家的多次讨论沟通,孙智敏不断改良手工空心挂面,因先前的挂面盐多,吃多了对人体也有影响,孙智敏改良后的空心挂面盐度降低了三分之一,生产周期由十七八个小时压缩至7个小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014年,孙智敏成了公司,手工空心挂面一天产量一度达到4000斤,年产达到一百多万斤,产品销往韩城城区、西安和延安,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孙智敏也深知,手工空心挂面主要还是靠人,机械只能占一部分,替代不了人,一定要保证口感。2018年,孙智敏的手工空心挂面销往韩国。
未来打算进军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韩城手工空心挂面,孙智敏引入资金,建设二期和三期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下一步打算进军全国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要问我为何这么有信心,因为这是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东西就应该与所有人分享,而且我们的手工空心挂面低盐,这是其它地方空心挂面所不具备的。”
华商报记者 唐保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