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

#好内容我来评#

古代对读书人都比较尊重,主要还是局限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么一个社会理念,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不愁娶不到媳妇,读书人以读书为主,家务活都不用干,能中举或者是中个秀才啥的,也算是有了书香门第之家风。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1)

但是在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里,能读书读出名堂的毕竟是个少数,本来读书的学子能上得起学的就不多,如此一来读书人的身份和地位就愈发的尊贵,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当时社会阶级之间的真实写照。

封建帝制之下的读书人不干活,平时都干些什么呢?除了平时吟诗作赋、游山玩水之外,就是著书立说的做学问,也有仕途不第为了养家糊口的读书人办起了教学班,当起了私塾先生,也有被有钱人请去做职业的家教,除此之外还有担当教化村民的责任,多是通过故事传承来告诉白丁诚实做人,遵章守纪的一些道理,所以有些民间故事只是口口相传。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2)

话说在一个山村里,有这么一对年轻夫妇,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清苦不说,家中并无多少余粮,当家的有一手做豆腐的手艺,经常做些豆腐走街串巷的吆喝,由于村民们相互之间比较熟悉,赊欠的事自然也是常有的,可是时间一长,还有生活上的一些开销,这做豆腐的原材料就凑不齐了,生意时常是断断续续。

一次当家的就跑到自家田里,看看快要成熟的黄豆不免心中发愁,黄豆种了不少,可是稀不愣登的并没有多少成果,只是比“种一葫芦打两瓢”强上那么一点点,蹲在地头发愣之际,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一位老头,笑呵呵地问:“小伙子,你怎么不做豆腐了,我好久都没有吃到你做的豆腐了。”男人回头一看,尴尬的给老头说道,“你看看这收成,又能做几磨的豆腐呢?”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3)

老头仿佛知道男人的心事,就诱惑着说:“小伙子,你看这样可行,这个黄豆有我来提供,你每天做的豆腐分我一半就成,我家人口多而且又喜欢吃你做的豆腐,你只需把每天做好的豆腐放在库房里就成。”男人一听,这是无本的买卖啊,自己付出些力气和技术输出就成了,可是望望两手空空的老人,那眼神充满着不信的神情,老头摆了摆手告诉男人,你回家到库房看看就行了。

男人听后慌忙告别,兴冲冲回到家打开库房门一看,有一个口袋装满了满满一袋子金灿灿的黄豆,男人抓了一把,才信以为真。这个好消息自然是瞒不了自家媳妇,就把和老人合作的事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4)

两口子熟门熟路的就做好了两板豆腐,一板豆腐送进了库房,另一板豆腐走街串巷的拿去卖,由于不用什么本钱,两口子的日子很快就红火起来。有一天媳妇吃饱了没事就好奇的问自家男人,咱们送进库房的那板豆腐,都是刚送进去没多久就没了,它到底去哪儿了呢?男人也好奇,只是好奇心没有媳妇那么重。

第二天男人担着豆腐刚走,媳妇就偷偷趴在库房门口向里面张望,之见那板豆腐旁边趴着好几只小狐狸,正在享受着美餐,小媳妇没敢声张悄悄的折返回来,等男人回来之后,就把发现告诉了自家男人,男人说:“这是狐仙在帮助我们家啊!”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5)

这样的合作关系持续了两年左右,两口子的日子已经过的非常红火,不仅库房里堆满了黄豆,而且积蓄有了不少,小媳妇也开始穿金戴银起来。一天做豆腐的时候,小媳妇忽然跟男人说,我们的生意这么好,库房里又有那么多的黄豆,不如我们每天多做一板,你每天带两板去卖,我在家再做一板送到库房,男人听后感觉也可行,就同意了。

当男人走后,小媳妇就跑到库房去拿黄豆,看着满仓的黄豆心里欢喜,可是当看到门口有一袋子被捡下来发霉而且半半拉拉的黄豆时,小媳妇感觉扔掉太可惜了,顺手提走就把这发霉的豆子用上了,等把豆腐做好依旧送到库房里,然后等自家男人回来。

民间故事十六娘15(民间故事败家娘们)(6)

卖完豆腐回家的男人,倒是没忘这件事,就问媳妇豆腐送去了没有?谁知还没等到媳妇回答,窗外有一个悠悠的声音传了过来,“送来是送来了,可是我的孩子没法下口,咱们的合作就此结束,你家的豆腐我们不吃了。”两口子连忙跑到库房一看,那板豆腐原封未动,关键是库房库存的黄豆也不见了,两口子又急忙看看自家的积蓄,哪里还有什么积蓄,只有一个纸条留在盒子里,上面写着一行字,“真诚是合作的基础。”

结束语:古人通过小故事来寓意大道理,对一些贪心不足的人可谓是一针见血,尤其是把合作之事放在了真诚的基础上来进行考量,面对人性之复杂和贪婪,有些人真的还不如动物那么可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