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标杆城市新加坡(面积不足伦敦一半的新加坡竟然成了全世界城市的榜样)
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超级树”(Supertrees),位于占地1平方公里的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内。这些“超级树”的高度在25米到50米不等,拥有太阳能发电等诸多高端技术。当然除了这些“冰冷”的功能之外,她也有温柔的一面:这些树干就是垂直形态的花园,装点了15万株自然植物。
摄影:LUCA LOCATELLI, INSTITUTE
撰文:Amy Kolczak
新加坡自诩为“花园城市”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迅速发展的塔型建筑风光带,已成为大都市规划的一大成功案例。人口密集型城市的规划者不仅要考虑自然植被的广度,还要考虑它的上升空间。植物生长的可持续性、绿色植物屋顶、阶梯式垂直花园、自然植物墙等等要素,已然构筑了发展的最前沿。
从2008年起,新加坡就将绿色建筑的建造,纳入为强制性计划,将绿色植物直接应用于建筑构造本身。
Cheong Koon Hean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首位女性局长,在她的努力下,新加坡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和宜居都市的美名。她既是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也是城市规划者,通过诸多地标性项目,重塑了新加坡的天际线,滨水住宅区和滨海湾娱乐区就在列其中,后者的滨海湾花园更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热门地点。除此以外还有裕廊湖区,按计划它将成为新加坡第二大商务区,并将建设新马高铁直通马来西亚。
建屋发展局负责建设和管理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新加坡全国共560万人口,公共住房的建设和管理与民生息息相关。和谐发展的公共住房项目着重体现在23个现有的社区中心小镇和便利设施上,后者包括“超级树花园”和屋顶体育馆等众多公共设施。
国家地理学会针对新加坡的招牌式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施问题采访了Cheong Koon Hean局长,大胆探讨了城市地下建设的未来憧憬。
滨海湾堤坝蓄水成库,阻止了洪涝灾害的发展,除此之外,它还为市民提供了绿植天地,图中风筝爱好者所站的位置正是水泵房的绿色屋顶,同时这也是一栋获奖建筑。得益于填海造地工程的滨海湾地区极大缓解了新加坡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
摄影:LUCA LOCATELLI, INSTITUTE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为何如此出众?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为半个伦敦大小。但小面积也有小面积的好处,人们早晨醒来就可以休闲的泡在海水里享受一番,随后立马换上地铁就能按时上班,毫不耽搁。
新加坡可谓真正的四海一家,保留着诸多文化传统,国内还生活着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马来人等等都汇聚在此。不仅如此,新加坡还通过文物保护项目来管理建筑遗产。所以说这是一个新老结合、东西合璧的世界,正是这些多样性赋予了新加坡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
在你35年的职业生涯中,新加坡是如何发生转变的?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那个时候整座城市还遍布着贫民区,道路拥挤不堪,河流也被当做露天排水沟,政府为百姓争取正当体面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因为不仅土地极为有限,自然资源也先天不足。然而就在短短50年内,我们却打造出了整洁、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发展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式并建设有完善可靠的建筑设施。我们的公共住房项目让曾经被迫非法占用公地的人拥有了合法的温馨家园,如今超过90%的国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这样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可以介绍一下新加坡在打造绿色空间方面的创新举措吗?
我们实行了一项激励性计划,通过这个计划来推动高层绿化建筑和垂直花园的建设,以此取代绿化作用尚显薄弱的地面植被。这种方法让娱乐休闲类活动有了更多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在滨海湾地区,所有建筑设施必须满足百分百的绿植置换要求。全世界最高的公共住房“达士岭组屋”(Pinnacle@Duxton)就坐落于此,七栋50层高的高楼由第26层和顶层的两处高架花园相连,人们甚至可以在这两条空中长廊里慢跑,并使用沿途的健身设施。
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Cheong Koon Hean一直致力于新加坡公共住房的监管工作,这也是总人口560万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在。这种社区化的建筑布局包括很多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例如满足三代人需求的游乐广场和配套的花园设施等等。
供图: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你一直希望打造一个“宜居型人口密集都市”,能为我们具体描述一下吗?
新加坡的土地条件极为有限,因此我们只能建设稠密的高层建筑。但是为了达成“宜居型人口密集都市”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为民众追求高质量生活。
这对于社会来说恰恰意味着发展机遇、丰富生活方式和建设便利设施。有志之士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出谋划策,付诸以行动。工作一瞬间变得多了起来,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我们在社区里建设商店,学校,娱乐场所,医疗保障中心以及户外运动场所,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网络,不仅降低人们出行成本,还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虽然人口稠密,但新加坡依然可以成为宜居之都,所以我们就得着重建设休闲娱乐性设施,建设公园。
创新设计使用绿色和蓝色元素来创造空间上的视差效果,从而让人们在感官上降低“拥挤感”。我们在高楼大厦间建设以公园、河流和池塘,除了观赏作用外,这些水体还可以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种植大量的茂盛植被,各种树木累积达300万株,其中位于中心地带的原始雨林更是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为发展滨海湾地区,我们不仅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淡水水库,还打造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肺“滨海湾花园”。
除此以外,我们将大批公园连接成网,比如说通过桥梁来连接某些山体公园,以此来打造视觉上的开阔感。随着这一措施的大力推广,新加坡人将拥有贯穿全岛的自行车道和徒步小径,长度可达数百公里,如今甚至催生了自行车文化。
随着公共住房政策的全面落实,家庭共荣的观念愈发深入新加坡人的心底,他们在社区内组建家庭,开展家庭活动,和邻居共建牢固的纽带关系。我们特意打造更多的社区空间和城市广场,鼓励人们相互交流。比如“三代人游乐广场”和健身区,就是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共同交流而打造的。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一直在追求新颖的设计理念,达士岭组屋的七栋50层建筑就展现了优雅简洁的风格,并且由近500米长的空中花园相连。这组建筑为紧凑型的城市国家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摄影:BRYAN VAN DER BEEK,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可谓独具一格,你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我们的开国总理希望建设一个“居者有其屋”的国家,也就是让新加坡人拥有自己的有形资产,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进而赋予人们一种归属感。
政府要求建屋发展局修建公寓,并按照99年的租期低价售卖,或出租给新加坡居民。如今,建屋发展局管理着近百万栋公寓,其居民占新加坡总人口超过80%,95%的公寓住宅都已有居民入户。
城市规划的范畴远不止于合格的结构设计,它还包括体贴入微的政策设计。租金必须处于民众可负担范围之内,只能占到人均收入的20%到25%。除此以外我们也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和预算能力差异提供了多种方案,从一居室公寓到适合多代人同住的四居室公寓,民众可依照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而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公寓是一笔重要的融资资本,因此他们可以将公寓转租出去,或将大户型公寓换成小户型公寓,将已购买的部分租期出售给建屋发展局。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他们都可以用这笔收入来购买养老金,或进行别的交易。
对于那些收入较低、无法负担公寓费用的家庭,他们可以通过公共租赁项目,以寻求建屋发展局的帮助。
占地0.6平方公里的碧山公园(Bishan Park)是新加坡最大的公园之一,如今通过与其他公园的连接,它已逐渐融入庞大的绿色网络。该网络的终极目标将包括600多公里长的徒步小径与自行车道。就像Cheong所言,新加坡政府在高层大厦间点缀了各色各样的公园、河流和池塘,缓解了人们过于拥挤的感受。
摄影:LUCA LOCATELLI, INSTITUTE
2030年,新加坡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新加坡计划于2030年达成“绿色环保标章”(Green Mark)计划目标,即80%的建筑将在环境绩效评价中获得绿色环保标章,该制度旨在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未来还会出台更多新举措和解决方案,丰富人们的都市生活方式。来自不同公司的员工,将在住处附近的智能办公中心上班,这不但能缓解交通压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高科技应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比如老人可以在家接受远程治疗等等。
技术发展还将帮助我们探索并利用地下和洞穴空间,借此弥补我们土地资源的不足。目前,我们的城市规划师正在着手设计新加坡的地下空间立体布局。
其他城市能从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中吸收到哪些经验呢?
世上很多城市的人口都极为稠密,亚洲的部分城市就是如此。回顾一下新加坡一路走来的历程,这些城市同样也可以将自己打造成宜居型都市。我们主要着力于公平合理的规划便利设施,并真正做到居者有其屋,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当然除此以外还要建立高效的公共机构,推动公私合作发挥其作用,真正实现高科技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