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高颜值引领发展高质量)

长沙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高颜值引领发展高质量)(1)

长沙县金井镇井溪片区古茶运码头,游客们戏水嬉戏。 金井镇供图

◎星沙时报记者 杨源 王箫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长沙县始终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与自然相融中和谐共生。

流连更美的景色,呼吸更清新的空气,饮用更洁净的水,共享同一片湛蓝的天空……长沙县坚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发展的长卷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2021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

【报告原文】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一线见闻】

生态村庄迎来绿色振兴

“大雪”节气过后,金井镇迎来晴暖天气。湘丰村楼阁里组,蓝天、白云、村庄互相映衬,当地村民家门口的水塘波光粼粼。看着清澈的水面,湘丰村党总支书记林金良笑容满满:“治理之前,这里水质浑浊,气味也不好闻,治理后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了!”

作为2022年长沙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之一,自2020年以来,湘丰村全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2021年,长沙县启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好生态催生好产业,我们不仅要让水更清山更绿,还要让大伙儿更富裕!”林金良介绍,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作中,湘丰村结合村庄环境整治,探索出“村企共建”新模式、新路子,力求开创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新局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村里的湘丰茶园需要扩建,村上积极统筹资金,解决土地纠纷;三珍虎园四期建设需要拆迁,林金良带领党支部成员多次到访村民家中,以心换心,打动村民支持虎园建设……目前,湘丰村依托产业,打造了茶园、虎园、田园、果园、家园“一街带五园”观光旅游体系,巨型稻产业基地、茶博园青少年示范教育基地等项目先后落地,依靠生态绿带来了产业兴。

“生态越来越好,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作为村上的一份子,我特别自豪。”看着家乡的绿水青山成为大家共有的“绿色银行”,在三珍虎园工作的村民王文忠心里满是欣喜。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村庄转型之后,不说农家乐和民宿的收入,仅提供给湘丰集团、三珍虎园等项目的租金,每年就可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先后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长沙市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作为远近闻名的绿茶小镇,金井镇依托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使加工产业、农业体验、观光旅游融为一体,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让镇村居民、外地游客在金井充分体验生产生活生态的怡然自得,写下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长沙县用5%的土地集中发展工业园区,产出了县域80%的GDP,有效保护了县域其他95%国土空间的绿水青山,今年11月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的“两山”实践创新之路。

一汪好水焕发勃勃生机

趁着天气晴好,湘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金脱河河道提质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一片忙碌景象。“项目于10月中旬开工,预计春节前完工,完工后不仅能够加强防洪泄洪能力,还能为村民们提供一个饭后休闲的好去处。”镇农办主任曾立祥说。

镇内水生态大变样,越来越多村民尝到甜头。“以前生活污水直排到沟渠,现在环境好转,每天都有村民来散步,看到垃圾也会随手捡起。”金井社区村民袁林深有感触。

“在金井,无论是重点河流,还是小河小溪,都有‘大管家’。”金井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配齐了7位镇级河长、14位村级河长,并组建了一支由15个党支部、120余名党员组成的河道监管队,日夜守护“母亲河”。

金井镇通过水安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水景观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水生态与防洪减灾相融合、水文化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四个融合”模式,解决了顽瘴痼疾,让一汪好水重新焕发了新生。

为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文章,金井镇还积极挖掘培育亮点特色,涌现出许多区域亲水品牌。在实施金井河提质改造的过程中,不仅修复了古井、古寺、古茶运码头及滨水栈道,还充分发掘、传承和宣扬金井茶文化,锻造出独具金井韵味的茶文化金名片,带动了当地绿茶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村民们家门口的金井河已凝聚着日益旺盛的人气,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真正成为了村民们心目中的“美丽幸福河”。

近年来,长沙县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河流管护,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县内主要河流浏阳河、捞刀河总体水环境质量均已达到地表Ⅲ类及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还示范带动形成了“人水和谐”的金井河金井镇段美丽幸福河,因地制宜打造了河流岸线产业链,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果颇丰。

【学习心得】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生态文明的维护者,积极引导推动群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守护好金井的绿水青山、蓝天净土,创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擦亮生态文明招牌,共建美丽金井。

——金井镇生态办主任 吴波

党中央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写进了二十大报告,这对我们是极大的激励与支持,当前湘丰村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建设,我们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湘丰村广大群众一起拼一起干,共同谋划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一项项具体工作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长沙县人大代表、金井镇湘丰村党总支书记 林金良

【未来憧憬】

未来,长沙县将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中央省市及县委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牢固树立守底线、保红线、看高线的工作导向推动生态文明,以污染防治攻坚向减污攻坚降碳协同发展升级,擦亮生态文明金字招牌,持续打造“大美星沙”。

——长沙县环委办副主任 黄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