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无性无爱挣扎九年决定离婚(你能接受无性婚姻吗)
我今年36岁,跟丈夫结婚6年了,说起我的婚姻,实在有点难以启齿。
丈夫是我妈给我安排相亲认识的,他比我大两岁,研究生毕业,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他的家庭条件也很好,父母也是做生意的。相亲后他对我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我的年纪也不小了,不想再折腾,于是答应了。
30岁时我嫁给了他,一年后生下我们的儿子,本来以为有了孩子会让我们的感情更好,但没想到婚后两年我们就开始不断争吵、冷战,到最后发展成分床睡。
有时候我在想,可能我们原本就没感情基础,分床睡我也觉得很轻松自在。他是一个男人,也有生理需求,有时候冷战后想跟我亲热,但都被我拒绝了,后来他也就不纠缠了。
四年,我们几乎都没怎么过性生活。我以为毕竟是一家人,也有孩子了,没有性生活他应该不会出轨,但现实却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
看到他在微信上跟别人的聊天记录,我才知道,原来这四年的无性婚姻只有我一个人在承受,他一直都在外面快活。
我跟他对质,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尽到做妻子的本分,只能怪自己。我没有勇气离婚,这个家现在过成这个样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02 无性婚姻逼我有了第一次婚外情我是85后,出生在普通家庭,靠自己的努力在一线城市立足,体型匀称、相貌清秀,气质也挺好好,平时喜欢健身。
婚后由于我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加上结婚久了感情变淡了,导致长期处于无性婚姻状态。
结婚8年,我和丈夫依然是相爱的,但却没有了性,而这是一切发生的根源。
经历了差不多6年的无性婚姻,平均一年只有3次平淡的性生活,内分泌失调、失眠都开始频繁折磨我。无性,不一定会出现婚外情,但弗洛伊德也说过:“性欲是一切的原动力。”
当我在社交媒体上遇到创业青年C时,他比我小6岁,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身体依然需要原动力的延续。
尽管我还爱自己的丈夫、孩子和家庭,但那个积极乐观、阳光帅气、有性感声线的年轻男性仍旧吸引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
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过着无性婚姻,也有很多婚姻因“无形”而结束。
一、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心都有害一段好的婚姻离不开夫妻生活的点缀,如果双方长期无性,伤害的不仅是感情,也会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
从生理上来看,对女性来说如果长期没有性生活,容易导致性冷淡和内分泌失调。
长期无性会导致脊髓中枢产生冲动的能力下降,甚至会慢慢对性产生厌倦,最终导致性冷淡,面对刺激很难产生感觉,还会伴随干涩等情况。
此外,规律的夫妻生活可以刺激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调节内分泌,但长期无性就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已有研究表明,夫妻生活能延缓更年期的到来,也能减轻更年期带来的不适症状。
对男性来说,长期无性会增加阳痿的风险。
《美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无性的男性,或者刻意压制的男性,更容易出现不举的症状。这是因为当男性产生欲望时,大脑会接收信息并发出指令来刺激脑垂体。但长期压抑欲望的男性,器官对这种刺激就会感到陌生,导致出现反应变慢或阳痿等症状。
从心理上来看,长期无性的女性可能出现情绪跳跃不稳定的情况,带来烦躁、消沉等不良情绪。同样,对男性的心理也会有很大打击,正常的成年男性长期无性,会变得焦虑、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婚姻不仅需要情感的维系,也需要适当性生活来增加夫妻间的亲密,长期无性不仅伤害双方的生理和心理,也让很多婚姻走向破裂。那么,健康的夫妻生活又该如何衡量呢?
二、健康的夫妻生活如何衡量?健康的夫妻生活应该有合理的频率,过少或者过度都会适得其反,使身体的负担加重。那么,多久过一次才是正常的呢?
美国学者根据年龄对性能力的影响,总结出了一个频率公式:
频率 = 年龄的十位数 × 9。所得出来的结果,十位数是时间段,个位数是健康合理的次数。
举个例子:
一个人今年30岁,那么用3乘以9,结果为27,2代表时间段为20天,个位数7表示次数。也就是说,一对30多岁的夫妻,合理的频率是20天内7次。
除了用公式来判断,还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以第二天感觉身体不会疲惫为标准。如果进行夫妻生活后,第二天感到疲惫不堪,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那么说明前一天过度了,需要调整频率。
夫妻生活本身是件美好的事情,夫妻间的生活不应该被忽略,应该有舒有缓,有张有驰,达到和谐统一。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初德和.无性婚姻带给你无法启齿的痛[J].健康生活,2002:25-26.
[2]梁青岭.床上无“性”事 你是否遭遇无性婚姻?[J].健康生活,2003:27-30.
[3]女人长时间没有生活会怎么样[J].人人健康,2016:8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