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定格快闪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除了无人值守便利店,新零售的“当红新人”也许就数快闪店了,“明星IP 快闪”,也是目前国内外大火的营销形式。快闪店的各种创意和玩法层出不穷,乍一看热闹非凡,但在焰火的背后,或许总是存在着更多的炮灰……

时代定格快闪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1)

快闪店,在很多人眼中也许是一个新概念。其实在2003年,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快闪店就已经在纽约SOHO区诞生—目的是Vacant公司为鞋履品牌Dr Martens销售限量马丁靴。可是直到这两年,快闪店才在国内开始真正做起来。不仅服装等零售领域在玩,甚至连"饿了么"和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大佬也在玩。甚至于在之前的“双11“当中,天猫也在上海的商圈里一口气开了20余家品牌快闪店。

那么,是不是只要开了快闪店就能聚人气呢?今年8月底,为了迎接周杰伦“地表最强”北京演唱会,一家同名快闪店在北京高端奢侈品百货SKP地下一层开业了。然而,这家快闪店没有任何顾客光顾,周杰伦官方也没有参与推广这一快闪店,甚至运营方“星品库”也没有大力推广这一活动。很多歌迷都是等到快闪店关门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关于聚人气这一点,就算是成功经营过几次快闪店的“饿了么”也并不是屡战屡胜。在丧茶爆红后,“饿了么”又再接再厉推出了“520爱无能小酒馆”“深夜の食堂”等一系列的快闪店。尽管“饿了么”给了这些快闪店相当多的宣传资源,但是这些快闪店再也没有能复制丧茶的话题度。甚至于“饿了么”官方自己都承认,丧茶的成功是因为能够激起用户的心理共鸣,而这是之后的一系列快闪店,所不具备的优势。于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是:“饿了么”在丧茶成功后,吃到了甜头,自以为摸准了快闪店的脉络,于是宣布要一月就做一个快闪店。不过随着“饿了么”接下来的几家快闪店的人气节节滑落,这样的豪言也就烟消云散了。

快闪店的打造成本并不低,从店铺装修到宣传营销,每一个环节都要“烧钱”。如果指望用快闪店来赚钱,那是不科学的,通常快闪店存在的真正目的在于宣传自己的品牌理念,但就算有些品牌营运方能看透彻这一本质,抱着亏本的觉悟来做快闪店,等待他们的还是失败。之所以国内快闪店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原因就在于很多策划者忘记了快闪店的四大要素:推广 、引流、销售、试水。很多快闪店的策划者以为只要有个好想法开张了就会有客人自动上门,却缺乏实质内容。要怎样才能让国内快闪店重新回到正轨?其实失败者们已经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快闪店,归根结底就是“店”,是要让用户进来消费的场所。如果一家店没有拿出用户在其他商店不能获得的商品或服务,又不肯给自己做宣传,又怎能具备吸引力呢?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