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

《雍正王朝》:胤禩有“八贤王”美誉,为何始终入不了康熙法眼?

《雍正王朝》里有一根主线贯穿全剧,那就是围绕着皇位的争夺。直到第20集,康熙病逝,传位雍正,九子夺嫡才有了结果。但雍正登基后,围绕皇位的争夺并未停止,夺嫡失败的“八爷党”一直在给雍正使绊子,最后竟然想通过恢复“八王议政”扶皇三子弘时登基,八爷胤禩摄政,来干预朝局,好在最后阴谋被老十三胤祥挫败,八爷党才黯然退出舞台。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1)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

纵观全剧,八爷胤禩素有贤名,有“八贤王”之美誉,推举新太子时几乎一边倒推荐老八,甚至八王议政逼宫时,大多数士人都站在胤禩一边。对这么一位得人心、孚众望的“八贤王”,为什么就入不了康熙的法眼,不能把皇位传给老八呢?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2)

“八贤王”胤禩难入康熙法眼

正史上说老八出身卑微,母亲是辛者库出身。《雍正王朝》中倒是没提出身一事,不管母亲身份如何,还不都是康熙的龙种?老八失去圣心,关键还是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慷国家之慨,损公肥私

《雍正王朝》开篇就是因黄河发大水,康熙驾坐金銮宝殿,等着众皇子及大臣来议事。这个时候九子夺嫡的三大主角:太子胤礽在与庶母偷情,老八胤禩在大殿,老四胤禛在户部查钱粮情况。

胤礽偷完情,匆匆赶到时,康熙正式开始议事,太子还没有从郑春华的温柔中回过神来,面对康熙的问话词不达意,老八倒是慷慨陈词,又是调粮又是拔款的,但当老四到了殿上立即被打脸。原来国库空了,国库只有存银五十万两,粮食也严重不足,老八所谓的调粮拔款救灾措施根本无法实施,不得已,康熙只能派老四和老十三去江南赈款救灾。而大清康熙年间的国库亏空案的面纱也被揭开。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3)

老四清理户部,发现国库亏空严重

国库亏空,其实就是各级官吏把国库的钱借出挪用了,事后统计,竟然有一千多万两。 国库亏了这么多,地方藩库同样亏空严重,一直到雍正继位都没有追回。

那么,这么多钱是怎么借出去的?谁借出去的呢?其实就老八胤禩干的好事。

黄河发大水之前,康熙是让老八胤禩监管户部,就管着国家的钱粮,但是胤禩又是怎么管的呢?

老八胤禩利用手中职权,完全把国库当作了收买人心的工具,那些官员,有钱的没钱的,只要需要用钱,就到国库来借,老八是大开方便之门,慷国家之慨,拿着康熙朝老百姓的血汗钱不当回事,直接把国库掏空,以至于一场大水,让康熙捉襟见肘。

1000多万两库银,也不是一天借出去的,老八管户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崽卖爷田心不疼!老八通过多年慷国家之慨,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八贤王”的美誉,以至于推举新太子时,有了“众星捧月”的结果。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4)

老八把钱借出去却不愿意主动追缴收回,缺乏担当

老八慷国家之慨,收获了大量人心。当康熙发现国库被掏空后,追比库银是势在必行,这个时候,老八如果能主动追缴库银,挽回损失,将功补过,康熙或许会另眼相看。

但是老八自己拉了一裤子屎,事发了却变成了乌龟,把头缩回去了,举荐老四出来替他擦屁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八肩膀不够硬,担当不足,这也是康熙不愿意把千钧重担交给他的根本原因。

二、诱供坑太子,损人利己

老八早早就成了“八爷党',目的就是夺嫡,因此,太子胤礽就是老八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快!

老八既然组成了八爷党,当然耳目众多,这些耳目无时无刻不关注太子的一举一动,太子一有把柄,老八第一时间就知道,所以太子不知道有多少小辫子抓在老八手里。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5)

太子胤礽有许多小把柄在老八手里攥着呢

八爷党还有老九胤禟、老十四胤禵做智囊,没事就挖个坑让胤礽跳,胤礽又不争气,往往就会跳下去,他一跳又成了老八的把柄。

康熙晚年,因为精力不济,倦于理政,就把国政交给太子打理。结果这位太子爷不仅没做出什么业绩,反而是做得一团糟。

太子管理国政,国库空虚不可能不知道,但太子的做法是什么呢?太子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官员向国库借钱,更没有及时追讨,而是和那些无良的官员一样向国库借钱,把国库当唐僧肉,一副不啃白不啃的劲头。

太子胤礽借了许多钱,追比库银活动以后,太子为了还债,开始到处搞钱,卖官鬻爵不说,还酿成了刑部大冤案。

对于冒名顶替、骇人听闻的刑部大冤案,康熙本来是希望老四牵头来审理,但是老八对这个扳倒太子的机会趋之若鹜,请教佟国维后积极争取,加上老四雍正巧妙生病“配合”,老八争到了审理刑部冤案的烫手山芋。

邬思道之所以不让老四接手刑部案子,主要是这案子牵涉到太子,查得浅了,无功而返。查得深了,牵扯出太子,动了朝廷的根基,最后是偷鸡不成反惹一身躁。

邬思道和老四其实都想扳倒太子,太子不倒,老四也没机会。但是要扳倒太子,不能自己动手,而是让鹬蚌相争,自己当个渔翁。

老八读了那么多书,结果还是掉进了鹬蚌相争的坑。老八为了可劲地坑太子,夜审肖国兴,矫诏说是康熙的意思,让肖国兴写了揭发太子的奏折,连夜上奏康熙,康熙也大吃一惊,和张廷玉商量一下后,就把肖国兴发配到宁古塔去了,并把刑部案子草草了结。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6)

老八诱供肖国兴被康熙察觉,大骂老八“其心可诛”

肖国兴在路上抱怨八爷失信,结果图里琛回来一汇报,康熙才知道是老八诱供的肖国兴,目的是扳倒太子,因此康熙认为老八“其心可诛”。从那一刻起,“其心可诛”的老八就完全失去了圣心,再也不可能被立为太子。

康熙后来一系列对老八的支持和放纵,其实就是让老八自我暴露,让八爷党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然后慢慢收拾、抑制。可怜老八一直不知,康熙驾崩时还在做着登基的黄粱美梦,殊不知康熙暗中培养老四,老八就是个背景板。

三、欠太多人情,社稷不安

康熙以宽仁治天下,老八处处学康熙,也以宽仁对待众官,但康熙看得很清楚,老八的宽仁只是收买人心,并不是治吏、治国哲学,所以康熙临终前说,老八的宽仁用于治国必然误事。

康熙之所以下这么个结论,是因为老八的宽仁其实是一种“买国卖国”行为,具体表现为:

首先,用国库银子做人情。这个前面说过了,老八拿国库银子做人情,一点也不心疼,硬生生把国库掏空,这个恶劣影响一直到雍正继位还没有解决。更为严重的是,向国库借款作为一种恶习,延伸到地方,各省官员都在疯狂地掏空地方国库,山西一省官员欠国库300万两库银。江苏一省竟达1200万两。雍正西北用兵,没有饷银,抄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等几个大家族的家,才凑齐西北军饷。这种恶不能说始于老八,但老八用国库送人情至少助推了这波劣行,使得大清官员绝大多数成了“老赖”。老八这种慷国家之慨的行为让康熙非常厌恶。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7)

一废太子后推举新太子,八爷党彻底暴露

其次,给别人封官许愿,欠太多人情。“八爷党”的核心是老八,围绕核心的第一层“同心圆”是九爷、十爷、十四爷等几位皇子; 皇子外层的是上书房首辅佟国维、以及马齐、各部衙门的有份量的京官, 他们是第二层“同心圆”;京官之外的是各省的地方官,包括总督、巡抚、布政使、盐道、河道等,他们是第三层“同心圆”;另外还有一批骑墙派、观望派、清流,也与八爷党若即若离,随时会倒向“八爷党”。在康熙一废太子,明诏让京官与地方官推荐新太子之时,八爷党上下串联、内外勾结,形成了一面倒地推荐老八当太子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几百名官员联名上折的“奇观”,康熙认为这是在“招魂似的”。这么多人推举老八,老八就欠了大量的人情,这个人情可不好还啊。

其三,维护官绅利益,伤害百姓利益。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从宏观上来看,基本上分为三个等级,即皇族、官僚、民众。官僚是处于承上启下、下情上达的中间阶层,也是皇命的执行阶层,是国家政策实施的决定力量。任何一个皇帝,都注重官僚阶层建设,吏治是历朝历代巩固统治最重要的工作,吏部也是六部之首。喜欢读书的老八当然知道这一层关系, 因此,老八处处维护官僚利益。当官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老八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坚定维护者。但既得利益往往与百姓的利益相冲突,老八维护既得利益集团,必然损害百姓利益。而国家要想维护长治久安,必须切实保护百姓利益,开创盛世的康熙深明这一点。老八的做法固然能笼络百官,但得利的是老八个人,受损的是国家利益,康熙不能接受老八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谋取继承人。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8)

老八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老八在夺嫡过程中,为了拉拢各级官员,除了出卖国家利益以外,还大量封官许愿,各位推举老八的官员也都握着从龙之功、推举之功等老八登极后封官行赏。那么多的拥戴之人,得多少官位才能摆得平?而有些人其实是封无可封,像佟国维,如果真的拥戴老八成功,封他什么?佟国维已经是上书房首辅、太子太保、一等公,还要怎么加封?封郡王、亲王?平三藩后,康熙好像还没有开过阿哥以外的功臣封王先例。

再说那些功臣,仗着拥戴之功,必然会骄纵跋扈,难以管束,这会让本来已经腐败的吏治更加不堪。老八的行为,其实就是“先卖国再买国再卖国”的行为,康熙应该是非常清醒地看到老八“卖国买国”的后果,因此,断然不会把皇位传给老八。

历代帝王临终前对后事的安排有个“帝王之术”,那就是为了让继位之君能驾驭好那些能臣或功臣,帝王临终前往往刻意打压能臣、功臣,这样新君登基后提拔重用,施恩于能臣、功臣,也就可以驾驭能臣、功臣。李世民临死前找个小理由把李勣贬为叠州都督,就是为了让李治好驾驭。《雍正王朝》中,康熙临终前,把张廷玉、马齐都降职,也是给雍正一个施恩重臣的机会。老八的做法正好相反,登基前欠一大波人情,登基后封无可封,结果不是诛杀功臣,就是国家被掏空,洞若观火的康熙才不会让老八即位呢!反而严令雍正做一个真正的孤臣,因为孤臣虽然缺少拥立之人,同样也不欠人情,没有包袱,治国反而一身轻。事实上雍正也正是除了老十三和邬师道以外,谁也不欠,因此可以大刀阔斧地实施他的“雍正新政”。

雍正王朝胤禩怎么死的(雍正王朝胤禩有)(9)

雍正新政遭到八爷党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抵制

综上分析,从《雍正王朝》剧情来看,老八胤禩尽管拥有“八贤王”的美誉,但由于其行为其实是“先卖国再买国”,是牺牲国家利益、牺牲康熙利益为代价的,对康熙的眼前利益、对国家的长远利益有害无益,因此遭到康熙的断然否定。康熙对“八爷党”的宽仁一方面是让其党羽自动暴露,以便甄别处理;另一方面也是对雍正的历练,雍正只有通过历练并能成功应付这些局面,才能真正做稳皇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