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为了这短短十八个字,中国人民走过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辛酸历程,无数仁人志士因此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换来这崭新的中国。

主席的话音刚落,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群众热情也被彻底点燃,欢呼声一浪盖过一浪,仿佛要将这消息传遍大江南北,震惊寰宇。

但是,在喜庆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无数便衣警察潜伏在现场各个角落,严阵以待。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安门城楼上的40位女服务员,她们青春靓丽,举止端庄,但真实身份却是公安方面的女便衣!

这40名乔装成服务员的女便衣,就这样潜伏在天安门城楼上,在盏茶倒水间侦察敌情。

那么,开国大典期间有何危险,使得公安部门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天安门城楼上安排女便衣又是如何挑选来的?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

开国大典

一切还要从建国前夕说起。

一 暗流涌动的北京城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相继胜利,蒋介石政府仓皇逃往台湾,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长达22年的黑暗统治。

此时的中国,除了西南地区还有部分国军负隅顽抗外,全国大部已经基本解放,所有人都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经过我党与各界民主人士的讨论,最终决定将新中国的首都设在北平,这座千年古都再次更名为北京。

同年3月23日,杨柳依依,惠风和畅,毛主席率一众中央领导人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京。

临上路时,毛主席打趣般地对周总理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回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主席点了点头,颇为感慨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2)

毛主席

尽管解放战争大局已定,但蒋介石并不死心,仍然筹划着反攻大陆,国民党军统、中统等特务机构依旧投放着大批特务潜伏在各地,而即将成为首都的北京,自然是他们的重点破坏对象。

为了使毛主席等人的“进京赶考”顺利进行,在开国大典前夕,我党的情报人员同样付出了极大努力。

早在主席进京之前,李克农便已来到此地“打扫屋子”。

由于北京在傅作义的带领下和平解放,城内并没有发生战斗,为了给傅作义等一众投诚将领面子,我党对北京城的清剿力度并不大,导致城内残存许多国民党潜伏特务,可谓是鱼龙混杂。

据统计,当时北京城内光国民党特务组织就有114个,特务多达8500多人,就连素有“中共特工王”的李克农看到这样的情况,都不禁眉头一皱。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3)

李克农

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同为特工,李克农先是精准地分析出潜伏特工的心理:国民政府败退台湾,这帮特工一下子成为无根之水,意志不坚定者已经开始动摇。

拿捏到敌特的投降主义心理后,李克农立刻下令颁布公告,欢迎城内敌特主动自首,党和国家优待俘虏,给予他们宽大处理。

果不其然,北京市公安局侦讯处刚一张贴公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便有两千多名敌特前来自首,就连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北平(北京)站站长徐宗尧都前来投诚我党。

接下来,李克农又从这些前来自首的敌特身上取得线索,顺藤摸瓜抓住他们的上下线,经过这一番大搜捕,北平的局势有了极大好转。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4)

上世纪的北京

二 侦破炸弹刺杀案

虽然北京城内大抵上已经“打扫”干净,但李克农与其他老情报们都心知肚明,一定还有敌特“大鱼”没有捕获,他们本领更强,藏得也越深,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胜利就掉以轻心。

于是,在毛主席等人准备进京时,李克农提议领导人们先住在北京城外的香山别墅,等时机成熟再进京,更为妥当。

作为曾经中共特科的首脑,周总理深知国民党特务的阴险狡诈,李克农的提议并非无的放矢,一行人便决定先行前往香山别墅住下。

饶是如此,在主席入住香山别墅前夜,李克农带领警卫倒数第二次给主席的房间做搜查时,还是从中找到了一枚炸弹,好在及时将隐患排除,可谓是有惊无险。

最后经过一番排查,发现香山寺庙里有一个敌特伪装成的尼姑,炸弹正是她所安放的。

这次事故的发生,无疑给李克农等人敲响警钟,北京的暗潮,远比他们想象得更深,更凶险。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5)

香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谁也不能保证开国大典当天不会有意外发生。

于是,周总理下令组建一支特殊的队伍,为开国大典保驾护航。

这支队伍的人员组成,由当时北京市公安局警卫科科长慕丰韵亲自挑选,北京市公安局便衣警卫大队悄然成立。

这支便衣大队总计600多人,分为三个行动队各司其职。

第一部分由北平纠察队组成,作为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时刻跟随,是明面上的安保力量,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领导人的人身安全,并将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在开国大典期间,这支纠察队将潜伏在城楼周围,是主要安保力量。

第二部分人员出自华北军区情报科,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情报,对于敌特惯用的窃听、暗杀等手段极为熟悉。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6)

上世纪的北京

他们被安排在领导人的住所以及主要出没场所,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将一切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

第三支行动队最为特殊,因为这是一支“娘子军”,由40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组成。

当得知第三支行动队的组成人员后,上级领导不禁想问:这个慕丰韵到底在开什么国际玩笑?居然找一堆没见过血的小女孩来作为行动队员!

但当慕丰韵解释完缘由,领导不禁赞赏他心细如发。

原来,慕丰韵给前两支便衣行动队分配完任务后忽然发现,天安门城楼上,领导人和一众宾客聚集之所,似乎防卫力量太过单薄了。

这里的“单薄”并非指警卫力量弱,要知道,能在开国大典期间被派到城楼上去负责防卫任务的警卫,都是军中一等一的好手,是那个年代的特种兵。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7)

慕丰韵

但是,警卫毕竟在明,敌人在暗,能够制造混乱的方式可不止武力袭击一种。

慕丰韵想起过去曾经接触过的一桩案件,正是敌特利用特殊手段在水里下毒,杀人于无形。

万一在开国大典上,敌特故技重施,警卫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于是,慕丰韵便联想起,到时候城楼上一定是要安排服务员接待来宾的,倘若能用行动队代替服务员,不仅能把关所有饮食的流入流出,还能暗中观察可疑人员的动向,岂不是一箭双雕?

而这批服务员不单单只是要做好暗哨的工作,还必须兼备服务员应有的技能,在来宾面前展示中国人的风貌。

所以,慕丰韵辗转北京多所大学,经过仔细考量,挑选出40名应届女大学生,她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思想觉悟且长相普遍端庄秀丽,非常符合开国大典服务员的要求。

但慕丰韵深知,这还远远不够。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8)

天安门城楼

这批女学生刚毕业不久,身上的气质颇为文静,一股子书卷气,眼尖一点儿的敌特一眼就能看出端倪,这是她们还需要打磨的地方。

为了让女便衣队员们,真正融入到服务员的身份中去,慕丰韵从北京饭店里找来一位有二十年从业经验的老服务员,让她手把手教授各种服务员基本礼仪、常识。

除此之外,她们还需要接受擒拿、散打等格斗项目的训练,因为她们属于暗哨,任由敌特想破头也不会想到,看上去身娇体柔的女服务员,实际上深藏不露,关键时刻能够给予敌特出人意料的致命一击。

夏秋之际的北京异常闷热,炎炎烈日仿佛要将大地点燃,就连空气都带有一种厚重感,令人呼吸不畅。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9)

在北京城内的一处秘密基地里,女便衣队员们身着训练服,跟从教官的指导一遍遍锤炼着各种格斗动作,她们头顶烈阳,如同利剑在火炉里经受反复淬炼,只为出鞘的那一刻。

短短数个月的时间,要想将这些刚走出校园的女学生打造成钢铁战士,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只能通过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来勉强加速这个进程。

虽然她们经常因此叫苦不迭,甚至萌生起退意,但在她们心中,始终有一股意志支撑着她们坚持下去,那种信念正是对国家与民族的热忱,对新中国的期待。

开国大典顺利结束后,慕丰韵不禁惭愧道:“我们把最重的担子都压在这些女孩子身上了。”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0)

三 一盒香烟侦破3000特务

临近开国大典,国民党潜伏在暗流下的各路水鬼逐渐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搞事。

一天傍晚,便衣队员刘全虎在天安门前的街道进行例行巡逻,仔细排查了一趟,他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正准备收工回家。

忽然,他发现不远处的路灯底下,有一点微弱的光亮。走近一看,才发现那是一段没熄灭的烟头,残存的火星仍喷吐着丝缕烟雾。

情报科出身的刘全虎习惯性地打量烟身上焦黑的标志,接下来一个古怪的细节令他顿时眉头一皱。

因为他发现,这是一根“飞马牌”香烟,产地位于南方,在北方极其罕见。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1)

飞马牌香烟

不仅如此,“飞马牌”香烟的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抽不起的,而据刘全虎所知,不少国民党军官特别钟爱这种香烟。

虽然可能是巧合,但万事谨慎为上,刘全虎连续在同一个地方守株待兔好几天,居然真的揪出一个国民党特务。

循着这个被捕敌特提供的线索,一场拉网式搜查在北京城内展开,警民相互配合,一鼓作气又抓到了3000多个敌特,可谓是大获全胜。

但期间的凶险远不止于此。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并不希望看到开国大典顺利举办,只要能在大典期间为我党制造出麻烦,他无所不用其极。

根据被捕敌特的供词警方得知,在领导人们前往天安门的必经之地,特务们早早埋藏好了地雷和炸弹,待时机成熟便会引爆。

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北京市公安局,为了不引起群众恐慌,所以组织上将排雷任务交由慕丰韵的便衣支队,由他们秘密进行排雷工作。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2)

周恩来

消息传到周总理处,周总理为此来到天安门城楼,亲自监督方圆几里地的排雷工作,确认绝对安全后才放心离开。

三 40名女便衣巾帼不让须眉

随着前方搜捕人员的捷报频传,开国大典的日子也一步步逼近。

1949年10月初,慕丰韵提前来到位于金水桥畔观礼台中的指挥岗位,为开国大典的安保工作作最后部署。

为了防范敌人最后的疯狂,开国大典的具体时间是严格保密的,直到开始前30分钟才告知各单位,届时一切都需要在20分钟内部署完毕。

所以慕丰韵与便衣队员们从清晨起便来到天安门城楼附近,在焦虑、忐忑、激动中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漫长的半天。

下午时分,慕丰韵终于收到消息,主席车队已经出发。他当即下令,让便衣支队以最快的速度到指定地点,任务正式启动。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3)

慕丰韵

距离大典开始还有15分钟,女便衣队员们纷纷换上统一的服务生制服,站在城楼面带微笑迎接领导人和宾客的到来。

与几个月前相比,她们身上的气质发生极大改变,谈吐优雅,举止落落大方,不少宾客还以为她们是从哪个大饭店请来的专业服务员。

根据慕丰韵的安排,她们分成多个小组。

一个小组负责接收城下同志烧好的水,并护送到指定位置,确保全程水壶不离手;一个小组则专门为宾客们倒水,水杯传递的过程中至少有两位女便衣看护,防止敌特悄悄投毒。

特训成果在这一刻展现,虽然现场来了许多只在报刊上出现的大人物,但女便衣们并没有惊慌失措,依旧秩序井然地进行接待工作,并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下午3点,所有的领导人和宾客都到城楼前聚集,女便衣们神色一凛,最严峻的时刻到了。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4)

她们散落在大堂各处,挺直腰板,巡视着每一寸空间,将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

当听到主席在城楼上豪气干云地宣布新中国成立后,便衣队员心中仿佛大石落地,过去几个月里流淌的汗水、泪水,在这一刻都以释然,一切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广场上又进行了长达150分钟的阅兵仪式,这场举世瞩目的庆典一直持续到日落之际才徐徐收场,而女便衣们在此期间恪守纪律,哪怕汗水打湿衣衫,也坚持在岗位上,直到一切结束。

今日,太平北京。

开国大典结束,这支女便衣队的使命完成,许多人回到正常的生活,她们并没有在历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姓名。

但国家不会忘记她们,人民将永远牢记她们的付出。

开国大典最经典的一幕(开国大典的40名女便衣)(15)

编辑:李冕智

责编:林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