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也会有认知局限(真正聪明的人懂得)
01
在绘画的时候,画家讲究“知白守墨”,人们在观看画面的时候,就会有“无画处皆为妙境”的感悟;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还以为有“下回分解”。
任何一副作品,都要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通俗来说,就是学会留白。
不管和任何人打交道,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不会完美无缺。既然如此,不如退而求其次,让残缺变成别样的美丽。
如果说一个人很聪明,并不是他五岁不能,而是懂得留白,让别人去帮助自己,填补人生的空白,从而让人生趋近完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02
事不做绝,留退路。
春秋时,晋文公带着士兵,到了城濮,要和楚军决一死战。
晋文公问:“楚国人多,我们人少,如何取胜?”
大臣咎犯建议:“多想一些阴谋诡计,就行了。”
大臣雍季说:“现在把池塘里的水,全部放了,所有的鱼都会被捉。但是来年,我们去哪里捉鱼呢?要考虑长远啊。”
后来,晋文公打败了楚军,但是楚国仍旧存在。看起来是放虎归山,其实是自身实力有限,两国长期共存的局面,一时半会无法改变。如果彼此再来几次恶斗,一定是两败俱伤。
三国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败走华容道。关羽把曹操放走了,看起来不合理,但是留下了千古美谈。
任何一件事,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那就是你太较劲了,反而会把自己搭进去。
“兔子急了也咬人”,你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因此,见好就收,事情的另一面就会出现转机,你自己这一面也有进步的余地。
03
房不塞满,留空间。
庄子说过:“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你的房间里,有了空白的地方,你就会住着很舒心。如果屋顶上挂满了东西,地板上都是家具,没有了落脚的地方,你就会厌恶。
当你走进一个很满的屋子,会有压抑感、厌恶感。比方说,有人在屋里抽烟喝酒,满屋子都是酒气和烟味,你一进门,就会想退出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聪明的人,常常收拾屋子,把多余的东西扔出去。一方面是积极劳动,一方面是腾出空间,让阳光和空气涌进来,带来惬意。
扫去了屋里的东西,内心就舒服了,从而内心的垃圾,也会一起倒出去。
04
爱不太浓,留距离。
你在恋爱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时候:你刚刚拿起手机,要打电话给他,他就打来了电话;你要说“我想你”的时候,他就说了“我想你”。
真的,有太多的时候,我们能够心有灵犀。
但是到了结婚之后,所有的“心有灵犀”就不见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吵架和烦恼。
事实上,最好的爱,是有距离的,是“爱而不溺”。因为有了距离,才有了思念,有了各种各样的遐想。
有时候,想入非非,爱而不得,比牵手同行更加值得怀念。
聪明的人,不会一直和爱人贴着,不会有腻人的感觉。比方说,在处理家务的时候,总是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给对方参考,而不是命令对方做什么;在家里有矛盾的时候,会冷静下来,一个人出去走走;适当的时候,给心情放个假,彼此都不干扰。
当然,关于爱孩子的事情,也会充分给孩子一些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父母是一种引导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
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比要求孩子去思考、拼命去朗读、写作业,更加有效果。因为弹性的教育方式,会增加互动。
父母老了。你在关爱父母的时候,要尊重父母的意见,而不是安排他们住哪里,去做什么。尤其是在农村的父母,如果你强行要他们进城,反而会导致他们不快乐。强行要父母吃某些保健品,可能适得其反,会让他们失去健康。
对孩子,要因材施教,对父母要因材施“爱”。不要让爱变成了绑架。
05
话不说尽,留余地。
在《喻世明言》第三十五卷里,有一个叫宇文绶的男人,家住咸阳县,娶妻王氏。
有一年,宇文绶去长安赶考,名落孙山。
妻子写了一句诗:“君面从今羞妾面,此番归后夜间来。”
也就是说,如果考试不中,那就不要回来了。当宇文绶看到这句诗之后,一气之下就躲在屋里,苦读一年,然后再进考场,果然高中。
妻子得知情况后,赋诗一句:“知汝欲归情意切,相思尽在不言中。”
原来,妻子用激将法,让丈夫走出困境。可谓是用心良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误把“激怒”当“激将”。说一些得理不饶人、无理取闹的话,让对方没有办法理解。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留下余地,让对方可以反思,可以自己主张。这样的话,一旦产生了误解,还能解释一番,起码有道歉的机会。
如果是群聚,你还要学会沉默,此处无声胜有声。
06
事实上,人这一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留白”。
比方说,钱不要一个人全部独吞,要留一些给别人,你要是贪婪过度,自己难受,别人会仇视你;得到奖励之后,要分享给相关的人,不要一个人独享;喝酒的时候,不要喝醉,七分就足够了;烦恼的时候,就独坐,什么都不想......
林清玄说过:“生命若减到极简,一只蝴蝶就能找到无限的花园,一棵树里就有美丽的江山,一朵云就是无垠的天空。”
因为有留白,才有了生命的想象力,才有了思念的忧郁,牵挂的长情,牵手的渴望。
人生一生,欲满未满,恰如其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