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学前班有用吗(孩子幼升小要不要上学前班)

幼升初一直困扰我们很多父母,管的严,小学的知识教多了,担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毁了孩子的兴趣,一点知识都不教,又担心别的孩子都会的知识老师不仔细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并且自己的孩子还容易产生挫败感,产生厌学的情绪,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幼升小学前班有用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幼升小学前班有用吗(孩子幼升小要不要上学前班)

幼升小学前班有用吗

幼升初一直困扰我们很多父母,管的严,小学的知识教多了,担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毁了孩子的兴趣,一点知识都不教,又担心别的孩子都会的知识老师不仔细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并且自己的孩子还容易产生挫败感,产生厌学的情绪。

以上两点,应该是很多面临幼升初的家长的心理写照。我也是这个阶段的父亲,女儿6岁,刚结束了幼儿园大班的生活,成功升入了一年级,前不久刚收到小学的录取通知,静等学校开学通知。

对孩子幼升初,我没多少焦虑。不像女儿幼儿园同学的其他家长,在中班升大班的暑期,很多孩子转学到私立幼儿园,进行学前班的学习。

我不焦虑,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信心,截止目前,女儿已经认识超过500个汉字,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拼音和英语的26个字母也熟记在心,英语能进场简单的对话,词汇量有200多个,基本是生活中常见的单词。这一切,我都没有刻意的去教,基本都是女儿自发的去学习到的。以至于女儿在生活中告诉我哪个字念什么,我都很吃惊,因为我压根就没教过她。

现在,我把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有幼儿的父母,不妨尝试下。

给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我本人喜欢阅读,每天都会阅读,很少间断,平均每天大约有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女儿现在每天大约有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且与我一起很好的坚持了下来。

对我而言,最大的财富就是这10多年来积攒的1000多册图书。三年来,女儿的图书也有超过100册了,这也是她最大的财富。我买书的时候,都会给女儿选几本。父女俩去图书馆,我选我的书,她选她的书,我很享受这种生活,因为我希望自己的一生以书为伴,我也希望女儿的一生与书做朋友。

我从女儿三周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开始是我读她听,这个阶段持续了2年,幼儿读物都比较简单,2-3天一册。隔一段时间,女儿感兴趣的故事再回头读一遍,这个看女儿的选择,因为我会让她去书架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女儿5岁的时候,我做出一点改变,要求女儿与随着我的节奏阅读,我读的时候手指头会跟着阅读的速度,要求女儿的眼睛跟着我的手指的节奏。如果发现女儿眼睛望向其它方形,我便停止阅读,声音停止后,女儿会很自觉的知道自己开小差了,又重新看着书,要求我继续。

这个阶段持续了差不多1年,这个阶段我觉得特别重要,很多简单的字女儿是在这个阶段记住的。到后来,我便有意识的让女儿自己识字,阅读的时候,标题和故事的第一句话,我让女儿先认,不认识的字我会告诉她读什么,女儿的一部分字是以这种方式学到的。

到了6岁的时候,我的方法又变了,我不再为女儿读书了,而是要求她自己阅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我。第一次让女儿自己读的时候,不认识的字还是蛮多的,不过足以让我感到吃惊了,因为我发现儿童读物上,差不多有50%的字女儿已经认识了。我想这大概就是阅读的力量吧,潜移默化的就把很多知识带给了读者。

第三个阶段坚持了差不多半年了,女儿在这个阶段认识的字增长了很多,基本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我想,这种方式要远比给孩子买识字图片,让孩子看着图记住文字要要好很多。有这几点区别:

1.放到阅读过程中认字,孩子能准确的感觉到字的意思;

2.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遇到不懂的意思,女儿会主动问世什么意思,比如某个成语和词组,这时候停下来给他讲解清楚,他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小养成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这一点我觉得最重要;

4.增加亲子关系,每天都会有1个小时一起阅读,这种陪伴对孩子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特别重要;

5.增加孩子的语感,阅读多了,孩子自然知道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还愁不会写小学作文?

当然,这种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父母需要有抽出时间给孩子阅读,陪伴孩子阅读,对一年到头不阅读哪怕1本书的父母,可能比较难做到。

所以,需要

提醒的父母的话是:

请家长自己首先要喜欢阅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远比父母一边在看手机,一边还监督着孩子学习强很多。

强制的要求和孩子自发的习惯的区别。

给孩子买字帖,让他写字

一年前才有了让孩子描字帖的打算,因为参加了一场幼升初的讲座。

讲座是通州教委组织的,女儿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学校担心中班结束后,很多家长将孩子转到私立幼儿园的学前班,特别聘请了幼儿教育这方面的专家。

专家的意思很简单,讲了很多道理,并且拿出大量的数据,说明去学前班没有必要。专家说,参加过学前班的孩子,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有优势,但到了三年级,看不出任何的差异。

专家建议,孩子4-6岁的年龄,重点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习惯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她提到一点,在这个年龄段要培养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作息。比如,小学一节课是45分钟,需要孩子保持专注的听老师讲课,这对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是个挑战。所以她建议父母多陪孩子玩玩跳棋、飞行棋、军旗等游戏,为的就是锻炼孩子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这个建议启发了我。孩子什么都不学习,我也有些不放心,于是我行到了字帖。

让孩子描字帖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锻炼孩子久坐保持注意力的能力,另外一个锻炼孩子的书写规范。

从最初的一天描1页,到后来的一天描5页,女儿慢慢的适应了这种“作业”。除了以上两点,我发现了更多的收获。

女儿的字写的越来越好看;

女儿在描字的时候又多认识了一些字;

描数字的时候,女儿学会了加减运算;

女儿学会写字后,突然有了很多奇怪的念头需要写下来,比如一个故事,一个愿望或者请其他小朋友到家玩的请帖;

这些改变,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被发现的,我觉得每一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关键就看家长们如何引导。

最后说下英语的学习

女儿接触英语是基于一次请客——1年前的一天,我邀请西班牙的同事到家吃饺子。

我本人英文口语也不好,所以以防万一,双方互相听不懂,我在应用商店里下载了腾讯的翻译君(不是给腾讯打广告)。这个软件有一个功能可以矫正发音,就是你说一句,它能给录下来重新播放,还能给发音打分。

一开始,我是要求女儿学习几句简单的问候语,和几句简单的对话,准备与我西班牙的同事交单交流的。就是hello,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i am five,这种简单的。后来,女儿发现翻译君挺好玩,便当成游戏去玩,经常拿着手机与翻译君对话,看着翻译君给她打的分数,只要90分以上就非常开心。

总结

现在回过头来看女儿这三年多的成长,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有些得意,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养成孩子的习惯,孩子是以一种快乐的方式去完成学习的,并没有占用孩子的玩耍时间。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女儿每天都要琢磨今天应该看那本书,我就暗暗得意,这个孩子上道了,与书成为了朋友。

当然,孩子的教育多种多样,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也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每位家长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孩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根据计划去培养孩子,这点是没错的,不能随性放任的野蛮成长。

最重要的一点,用爱的浇灌去培养孩子,他长大后肯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一点个人不成熟的经验,如果觉得有用,希望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