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

什么是骨传导?

要从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说起。

大家好,我是铭记,对于骨传导耳机一直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你可以叫它黑科技,你也可以说新兴产品不敢踩坑,因为它的出现更多地打破了传统的传音模式,从空气传导,变成了骨传导。

首先,你要明白声音的产生方式,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传播,而耳朵则是接收振动的器官,所以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声波通过外耳,经过耳道振动鼓膜,然后听到声音。路径是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最后听到声音。

而骨传导却是另辟蹊径,不在通过耳道,也不再是空气作为介质,而是骨头,通过颅骨传声。

不好理解是么,你可以这样试一下,闭嘴轻磕牙齿,是不是再轻你都可以听到?其实原理也是骨传导。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

最早的骨传导耳机要追溯到1935年,最初的用途也不是给你听歌看电影的,而是给失聪病人听到外界声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也就慢慢普及了,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骨传导耳机和各种产品。

好,原理懂了,而且较早就有产品,为什么普及度不是那么高呢?原因比较多,实际上优点多,缺点也很明显,很难做到水桶机型,例如可以彻底解放双耳可以保护听力,除了睡觉都可以带着,但是降噪也就别指望了,同价位音质差距也是存在的,而部分低价耳机还会有漏音问题,大部分的骨传导耳机虽然标榜轻便,挂戴牢靠,体积还是稍大,所以在当时购买了1000XM3也没考虑过骨传导耳机,直到后来线下体验了某款品牌的骨传导耳机,才大有改观。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

购买愿与需求,那我的需求呢?本人日常运动量并不算多,但也是一直在坚持,单一运动过于枯燥难以维持,所以等物流彻底恢复了,准备购买一辆自行车和朋友出去骑行,当然跑步也行,问题就在于,手头的耳机要么太大,要么入耳,虽然有降噪的一款1000XM3可以听到外界声音但跑步途中总是会掉,如果是在公路骑行耳机掉了出点啥事儿总有些得不偿失,所以在前段时间就开始关注骨传导耳机了。

最后还是粉丝群友推荐,才下决心体验一下。

选择骨传导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确实是要好好说一下,其实手头已经不下三套入耳耳塞,其中不乏大品牌优质产品,听音效果自然不差,那我们要聊一下,为什么如本人使用平头塞或入耳耳塞基本上只有三分钟热度,或者干脆连三分钟热度都没有。

本人全灭的平头塞和半入耳

有何指示你这张脸和身高遗传自你的父母?五官也是如此,其中耳朵的差别真是太大了,一直让我苦恼的,恰恰就是耳朵的形状。

一般的屏间切迹是U型的,而本人的是偏V型,藏纳耳机的空间也不够,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平头塞和半入耳耳机全军覆没。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3)

不信?给你看这个,带上去没啥对吧,戴上去似乎没啥,稍微一拉,没了。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4)

入耳很稳固,降噪超级香,无法长久戴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本人都是一直随身带着入耳耳机,前前后后也写了好几款耳机,用的最久的是下面这款。

全封闭耳机带来的降噪能力确实是香,音质也是同价位同级别优秀的,环境音的设计也不用担心听不到外界声音,但无法长时间佩戴,耳道内让人无法忍受的瘙痒感一直如影随形,而单耳模式确实存在单侧听音的不适感,所以我喜欢拿它听歌,也喜欢这个品牌,但是使用频率确实不是很高。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5)

那么似乎也就剩下骨传导了。

外观:既特立独行,又不失传统

在经过这段时间“疯狂”的物流之后,其实压根不敢奢求东西可以尽快到货,但是确实没想到,耳机倒是第二天就到了,这效率来的猝不及防,由于这种款式的产品本就不多,所以就想和尽快出稿,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earsopen早在2019年就推出过PEACE TW-1了,也是和这款一样,无过梁,独立左右耳的真无线蓝牙耳机。

而这次产品为骨聆SS900,属于全新迭代的一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完全摒弃空气传导,采用了日本BoCo骨传导振子,本人对效果确实有些期待的。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6)

其实看到品牌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奇怪,earsopnen是日本的骨传导耳机品牌,而骨聆却是杭州声联智能科技旗下的骨传导耳机品牌,实打实的国货,之后了解到是两家联名出的品牌产品。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7)

纯骨传导技术效果如何?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8)

EO骨聆的第一眼有着传统真蓝牙无线耳机的外观,左右耳机 电池仓属于传统设计,没有过梁器的存在从应用上也会更自由。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9)

整体是亮面 磨砂设计,耳机初步来看,体积要比一般的蓝牙耳机要小一些,这是个好消息。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0)

将耳机放入电池仓,完整了。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1)

耳机很小,大的一侧是控制和触控区域,上面有earsopen的品牌logo,亲肤的ABS材质,加上了橡胶油涂层质感细腻,所以反光会很明显,耐磨耐用。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2)

而圆形的小头则是骨传导振子,直径仅10mm的微型振子让ss900看起来更小巧,更像是一个小饰品,一体化技术让这个小巧的骨传导单个仅仅7.7g,够轻。

给大家全方位的观看一下吧,耳机上的logo区域是压感按钮,可以通过单击,双击,三击来实现功能操作。采用双麦克风设计,带通话降噪。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3)

耳机是夹在耳朵上的,通过振动产生听感,外观可以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弧形结构,从设计上来说国人的耳朵大都较小,国内产品需要对国人耳朵重新设计,以达到最贴合的效果。不能太紧,又可以牢靠固定。

最后就得到了这个略大的耳钉造型,其实大家仔细看会发现双耳机是完全对称的设计,甚至左右耳换位充电都是可以放入的,实际上骨聆支持镜像链接,单双耳无缝切换。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4)

输入5V 500mA,输出5V 260mA,电池容量为450mAh。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5)

背部Type-C充电口。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6)

外观来说最特别还是耳机结构,特别是佩戴会是啥感觉呢?

连接和初步使用:惊喜不断

取出耳机即可搜索配对,直接选择连接即可,用上了最新的蓝牙5.2的高通QCC3040芯片,配合IOS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自然没的说。不过暂时没有配套的APP,据说7月份会上APP。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7)

佩戴方式是夹于耳甲腔范围内,靠上靠下均可,比如本人经过尝试喜欢靠上,除了更牢靠一些,听音也更好一些接近普通耳机。

大概是这里,第一次佩戴会不太习惯,第二次单手就可以操作了。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8)

最后的佩戴效果是这样的,前小后大,大的区域很好的藏于耳后,可以看到贴合度非常高,但是从体感来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感觉。

弯臂中内置了弹性极佳的记忆钢丝,由TPU材质包裹,这种材质耐磨,抗冲击,减震甚至优于硅胶,不易折断,恢复力强,长期使用也不易松脱。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19)

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你会习惯它的存在,如果不是开着音乐,你甚至会忘记它,上班期间本人仅佩戴一侧作为通话工具使用,可以有效防止丢电话,但又不会影响听报警声。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0)

由于是通宵班,周六出来后陪老婆孩子去诺丁牛排吃饭,这次是双耳带着听歌,边走边聊,可以看到耳机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1)

没错,初步使用体验带来最强烈感受的,并非是优秀的音质,确实这款耳机的音质相信在骨传导产品中是比较优秀的,而舒适性和无感程度,是带来体验感中占比最大的,我可是从开始上班之前佩戴,至现在码字,还在带着,本人已经很久没有连续佩戴一款耳机超过24h,当然,除了睡觉之外。

操作来说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双耳logo标识处均有压力传感器,如图按压即可。采用压感按键确实是很特别,基本上不用担心因为静电,潮湿而带来的误操作或操作混乱,实体键?真蓝牙无线耳机基本上都已经是抛弃的操作方式了。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2)

再考虑到其他应用场景呢?

多应用场景的使用

极强的舒适性体验让接下来评测似乎简单了很多,也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感,我们从多个角度来阐述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身佩戴它的现实意义。

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用:

首先,推荐单耳使用,无缝切换使用续航更强。

作为最基础的使用场景,包括日常出行,开车,骑车,散步,上班,开会等等。首先由于是全开放耳机,你的耳道已经仅作为备份使用,通过骨传导传入耳朵的声音基本上让你的体验就相当于一个自带背景音乐的VR体验,但是室外的如喇叭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室内嘈杂的聊天声,办公室内同事轻声呼叫,都会正常传入耳中,不会像其他耳机那样阻隔这些声音,让你身处于危险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呼吁大家骑车,开车,甚至是散步都不要戴耳机听歌,特别是开降噪功能。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3)

而如果来了电话或者短信,微信,它也可以正常实现提醒功能,你可以直接进行通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功能性似乎和手表重叠,但并不是每一款手表都支持通话功能。

所以,功能性有了,安全性也有了。

运动使用:

如果只是日常,就太屈才了,运动使用同样优秀,汗如雨下的你是否担心会损坏耳机?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4)

运动结束后的汗,另外建议大家还是带着硅胶耳帽,可以一定程度保护耳机,虽然不带也没事。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5)

今天的运动记录,一组拳击,一组跳绳。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6)

安心吧,IPX7防水支持足够你日常使用,何为IPX7?产品置于1m水深浸泡30min后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所以日常运动,哪怕是洗澡也都是可以带着的(记得擦干再放进充电仓)。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7)

而且如果你有直播需求,那么它显然是更值得推荐的。

孩子学习:

当然并不推荐大家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过多打搅孩子,但是非封闭耳机依然可以听到门铃声,电话声,或者是你的呼叫声。配合本就支持蓝牙的华硕PN41小主机或iPad真是相得益彰。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8)

关于音乐:求低则高,求高则低

说到最重要的音乐环节,我用八个字来解读,简单来说就是能不能喂饱你的耳朵,就价位和性价比来说,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个人建议是劝退的,支持双模的耳机,同时支持了音质和比便利性,更适合你,但是如果你完全同意本人上面的内容,那么建议大家看下去。

建议听音环境:由于没有任何降噪措施,所以最佳环境依然是安静环境,或者加硅胶硅胶耳帽,可以对耳道做一定程度的遮挡,同时有一定的传音作用。

建议音量:不加耳套建议最大音量,加耳套建议60~80%音量。

何为求高则低,求低则高?

如果你希望得到的是同价位的音质感受和听音体验,那不好意思,它达不到,任何真蓝牙耳机追求便利的同时一定会丧失一部分听音体验,何况是骨传导,但他就真的很差?

我们摆事实讲道理,还真不是,第一耳的感受甚至是超出本人预期,或者说本人最开始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播放了网易云音乐,之后常使用iPhone播放APE无损。

陈奕迅 单曲《孤勇者》

本人是82后,但是本人更喜欢四大天王,当然陈奕迅很多歌我也是很喜欢的,而《孤勇者》属于出圈歌曲,我压根就不记得它是什么游戏的主题曲,这是一首高中低音都有的曲目。

首先解析力没问题,清晰度也够,如果你会调,人声可以靠前一些,随着音量的提升,耳机本机会轻微振耳,但并非差评,反而有点“有意思”,配合孤勇者的旋律,确实不错,而加硅胶耳帽后音质也有一定提升,如果你试着捂住耳朵,会有更不同的感受。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29)

蔡琴 单曲《渡口》

蔡琴的经典音乐,无损的表现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典型的女中音,展示人声的单曲,最初的鼓点还是略有失望,没有全封闭耳机敲入内心的鼓感,这也是开放式耳机的通病,只是骨传导更加重了这个问题,人声表现良好,解析度依然不错,建议带硅胶耳帽。同样,如果捂住耳朵听提升会很大。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30)

何训田 纯打击乐 《尘鼓》

律动至极致的纯打击乐曲,低频深,弹性大,对于耳机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不同乐器的位置和表现力对于耳机要求是比较高的,骨聆表现不错略超预料,对于乐器的位置有着一定的定位能力,另外重低音部分躁动的耳机确实是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觉。

入门骨传导耳机推荐(在我连续佩戴了72小时后)(31)

其实的如《加州旅馆》,张学友的一些老歌,不管是音乐部分还是人声部分,其实总体来说还是可圈可点,一改本人对于骨传导音质差的刻板印象,当然骨传导的特点,带来的较大的耳机振动确实和传统耳机完全不同,至于喜不喜欢则完全看个人了,调低音量后这个问题会有一定程度解决,当然主要还是看什么类型的音乐。

相较于音质,可以长时间听音而不觉得累,是它最强的地方,其他耳机让本人在保证一定音量的情况下连续听音乐,时间太久还是受不了的,会不会损耗鼓膜我不知道,但是累到不想听下去倒是真的,而骨聆SS900则随便听,最长记录本人双耳约50%音量连续听了八个小时,另外,从舒适度的角度说,单耳长时间听音骨聆是最舒适的,这个几乎是没有之一,原因还是在于它不占用耳道,不影响其他声音进入耳朵。而入耳耳机单耳长时间听音会有不适感,还是建议双耳使用。

总结:舒适是最大优势

舒适,舒适,还是舒适,日常连续使用的可行性,能做到这点的耳机是少之又少,而骨聆SS900可以,这也是它带给本人的最大惊喜,佩戴牢靠,且无感的佩戴方式可以说立了大功,造型上兼顾了外观和使用体验,建议妹子购买白色吧,和你一样,颜值很高哦!

单耳使用便利,通话主动降噪,清晰无干扰,当然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下,还是建议双耳使用吧,这也是单耳模式最大的问题,但由于是开放式骨传导,耳洞开放的情况下确实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你带个耳塞就会发现,它无限接近于入耳耳塞。

关于续航,虽然没有做一本正经的续航测试,但是在使用较为频繁的情况下,双耳基本上是可以支撑使用8小时左右的是没问题的,未具体测算(70%音量),而这三天三使用,基本上不取下来,充电盒满电至今还剩两格电,可以说支撑你日常连续使用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缺点:

  • 最大音量下身边人确实可以听到轻微的声音,距离稍远或者外界噪音稍大就无此问题。
  • 按压操作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优点是误操作基本上为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