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电视剧(刘勃家乡的大戏)

天气冷了的时候,农村就会演大戏。

当然,农村老人做大寿,体面一点的人家也会请两天戏,专门演‘麻姑拜寿’,‘墙头记’,这些既喜庆又热闹的段子逗老人和四邻来看戏的村人们开心,当然,这种类似的排场多是演给旁人看到,两场戏,三五千元的,但四邻八村的人家就都会知道了。

刘勃电视剧(刘勃家乡的大戏)(1)

这时候就会有人对其他的同龄人显排,谁谁谁家里今年给老太太做寿唱了大戏,应该是花了不少的钱,戏好,请的角排场,原先没看出来,X家那个从小三拳头打不出一个屁的二小子竟然这样出息了,之后就是些童年糗事或者是趣事,但说这些个话的人一定会是从前故事里的主角,这样就会显示说话者跟现在这个有些出息的X家二小子从小就缘分不浅,说起一些个具体事件上来,可能X家二小子还曾是说话者的配角,曾经还跟在说话者的屁股后面玩耍过,这时候如果X家二小子刚好当年有些男女方面的花边新闻的妙事,这次的谈话时间一定会无限延长,气氛热烈却不乏神秘,这种事情会牵扯到几个村或者几户人家的隐私,而隐私的事情就又会越扯越多,可能一不小心里扯到其他事件和人物上面去,这样一场讨论的范围就会逐渐扩大,先前的主角就会失去光环,新的隐私就会在这次聊天后莫名其妙的逐次曝光,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农村死人也会演大戏,或者干脆在响戏班子里配演员。演大戏有演大戏的好处,剧团正规,一些个耳熟能详的哭戏就可以上演,比如‘大祭桩’,‘秦雪梅吊孝’,‘四郎探母’,这些个传统大戏就会显得死者人家很在意家里逝去的逝者,寄托哀思的成分更浓烈一些,花点钱既会显示出为人子女的孝道,彰显活着子女的财力,同时又讨好了四野乡党这些活着的人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满足,叹息逝者的幸福。

响戏班子里面配一两个会唱会骂的也可以,而且这些个嬉笑谩骂的乡野段子也会更能让村邻百姓们接受,什么‘俏寡妇上坟’,‘傻女婿祝寿’,‘二兄弟爬墙头’,这些个段子唱起来怎么粗野怎么来,怎么荤腥怎么来,最好是唱的人声情并茂,听的人笑逐颜开,最好让听的观众融进去,想象自己是戏文里的那个主角。这场戏的唱者会有一个主角,多半是个男的,但这个男的一定要会唱几句假声,这样唱出女生的腔调会更有喜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挑逗他们心底里面更加狂野的黑。配角可能是个敲梆子的女人,女子只需要配合着男生演,有时候女配会是男主的媳妇,一会可能就是小姨子,一会又是男主寡居的三嫂子,女配在这些个唱腔里只需要配合着男角开骂就行了,比如,‘是日你先人,你这个缺德玩意,我是你娘嘞,要摸回你家摸’。这场小戏里女配和男主都会在言语上面吃亏,农村俗称‘骂大烩’,只是配上锣鼓家伙,配上演奏带,喜庆的成分更多一些。

这些个演唱多半会在逝者出殡当天的午饭前,孝子把所有该接回家的亲戚安顿好,酒席还没有上桌前进行,这个时候人最多,该哭的也已经哭过了,孝子已经伤心了五六天,这时候多半是不再伤心了,或者是伤心的少了,逝去的家人马上要入土为安了,这时候的时间段应该是最轻松。响戏班子里就会找个托起哄,于是,表演就会开始,刚开始会唱一两首流行歌曲,人群里的托就会再起哄,直接上硬货,来荤的。这时候气氛就会一下子热闹起来,真正的表演才会开始。你可以称他们的表演形式为二人转,想来这样的叫法没有错。后来在一些个大型舞台上表演的二人转是经过二次加工和删取的,这种私下小场合里的表演更粗犷,更低俗,或许会更生活化吧,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

农村在年节前唱大戏应该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或者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是彰显国泰民安,生活幸福,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到了这种时候,乡里这个村或是哪个村,或是几个村一起请一个戏班子唱上那么几天,既热闹又经济。

刘勃电视剧(刘勃家乡的大戏)(2)

戏班子唱戏没有固定的戏台,有时候会在一家人家的后墙边,搭建一个临时简陋的高台,几个粗壮的立柱埋在地下,用横的棍子绑扎,上面铺上木板,再上面铺上一块厚实一些的装饰布,四面的舞台用传统的围布围上即可开唱,如果天气不太好的话,戏台上面还要搭建顶棚,条件好一些的戏班子,舞台就会搭建的大一些,阔气一些,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请唱。经济不好的也没关系,有一两个小有名气的大角撑住场子也不怕,戏多半是传统戏,许多人从小听到老,耳熟能详,这时候就需要比扮相,比唱功,比人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粉丝),如果这个戏班子里有一两个邻村唱戏的,又或者是八杆子打不着亲戚在里面,这场戏一定火。

农村唱戏其实也是农闲时节里一场盛大的聚会,亲戚朋友会来,远嫁的女子们会来,四邻平日里相熟相好的会来,卖吃食的会来,卖小孩玩具的,卖饰品的,卖衣物的,卖熟食的,这时候多半会有点人山人海的景象。台上一场大戏,台下各种小戏都会在同一时间里上演。平日里不常见面的人会扎堆在一起,边看戏边唠嗑,东家长西家短的甚至比戏台上还要热闹。作为这个村主人家在许多天前就会准备很多的吃食,以备用作远来亲戚的招待。平日里一些相熟的老客,罢戏后扎顿在一起,搞上三五斤老白干,或者是老白散,一包花生米,几斤猪头肉,一直喝到下午戏开唱。酒量好的继续看,酒量不好的也只需栽栽愣愣的归家。

有些不懂戏的也会去,他们多半会看热闹,有人问,‘昨天的三哭殿不错’,不懂戏的不知道所以然,只摇头晃脑地眨巴嘴,想来昨天邻家请吃的猪头肉味道不错,‘昨天的确实不错,炖的火候刚刚好,还不腻’。

刘勃电视剧(刘勃家乡的大戏)(3)

刘勃,男,1973年7月1日生,自号:拙言,河南商丘人,刘口中学毕业,后入伍服兵役,退役后就职于一家商贸公司,辗转于商丘与上海之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