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想通过领导试探自己时(大领导表露自己喜好)

一、韩非简介

韩非子,原名韩非,法家集大成者,政治理论家,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这哥们,是个天才,才华横溢,善于著书立说;但是,这哥们有点结巴,说话口吃。

韩非是韩国贵族(也有人说是韩王之子),儒家宗师荀子的学生,秦国宰相李斯的同学,秦始皇政治导师兼偶像,古今往来千万人的偶像。

当别人想通过领导试探自己时(大领导表露自己喜好)(1)

二、韩非成就

韩非,被誉称为法家集大成者,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最大成就,是学术成就,著有《韩非子》,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依然。

秦始皇熟读《韩非子》,运用韩非子政治理论思想,成功统一六国。自秦始皇之后,历代开国帝王和大有为君主,能臣循吏,做领导的,都喜欢研究韩非子,运用法家思想来开天辟地,治国施政,均受益匪浅。

三、韩非政治思想

韩非在政治方面,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他认为君主,手里要有三把刷子:“法”、“术”、“势”,才能治理好国家。

1、法:韩非的“法”有两层含:一层是现在意义上的法律,二层是规章制度。

A、依法治国,建立基本的法律法规,做事情有法可依,而不是根据自己喜好来确定,礼教这玩意太虚了,每个人素质都不同,没有办法做到统一。韩非认为,法律可以统一人的行为与准则。

B、法不阿贵,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大领导不能偏私,领导家的七大舅、八大姑、九大姨犯法,同样要治罪。这哥们,说得太对了,现在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

C、以法为教,国家立法之后,要向老百姓宣传法律,让大家都明白法律是做什么,最好有专门宣传法律的单位玉机构。

当别人想通过领导试探自己时(大领导表露自己喜好)(2)

2、术:韩非认为君主和领导,要懂权术,防止被下面的人利用。

韩非认为,礼乐崩坏,靠礼教去约束人是不现实的,略同扯淡。

A、下面的人不可能都老实,不会都对领导掏心掏肺,肯定有很多人有坏心眼,利用手中权力来做坏事,败坏君主名声与国家大事;

B、下面的人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看君主脸色来做事;

C、下面的人会琢磨君主喜好怨恶,来做事情;

D、下面的人会巴结君主家属与亲戚,通过枕边风来影响领导决策。

等等上述情况,这些人都是奸佞的人,君主与领导一定要防范这些人,不要被这些人利用,导致误国误事,被臣子卖了,还要给臣子背锅。

……

君主和领导就需要懂“术”,具体有以下几个套路:

1)、君主和领导,要严肃,要严谨,要正经,太活泼的不要,要有威严感;

2)、君主和领导,不能随便表现出喜好,有时候要故意把自己喜好说反或说错;

3)、君主和领导,不能轻易相信人,开会时要让臣子先发言,自己先听先看,最后裁夺;

4)、君主和领导,最好和臣子单独私聊,这样才知道臣子真实想法与看问题的水平能力,聊完之后才开会议讨论。

……

3、势:韩非的势,指权势、财势、威势。

1、权势,是指做君主要有权势,能拍板,能做主,能一定锤音。韩非主动君主集权制,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万流归宗,讨论半天,最后还是要君主拍板。君主没有权力,就做不了决策,就无法施政治国。

2、财势,君主要有赏罚的权力,尤其是奖赏的权力。君主不掌握财势,不掌握财政大权,没有能力打赏下面的臣子,就没有人跟你混,就没有人跟你卖命,就没有人向你尽忠。

3、威势,君主要威严与威势。威严就是不怒自威,一个眼神,就能秒杀那些佞臣。威势,就是君主坐镇在这里,下面人个个老实做事,不敢动坏心眼。

当别人想通过领导试探自己时(大领导表露自己喜好)(3)

四、韩非文章

韩非是先秦的大散文家,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我个人最爱韩非文风。

韩非文章,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推理严密,分析到位,思想深邃,最后还能做到文采飞扬。如何要比韩非文章比作是美女,那么这个美女就是集温柔、贤惠、能干、聪慧、凶大、臀翘、腰细、肤白、貌美、琴棋书画、洗衣做饭为一体的完美女神。

在先秦诸子中,韩非文章很有营养,精炼耐读。尤其是想学写作,或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人,多研究韩非的文章,肯定收益。

《孟子》文章也不错,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文采也斐然。但是结构上没有韩非严谨,语言没有韩非精炼。《荀子》文章,文采与道理兼容,对韩非有深刻影响。

当别人想通过领导试探自己时(大领导表露自己喜好)(4)

五、韩非与秦始皇关系

《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

你看看,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之后感觉非常爽,在精神上找到政治知音,恨不得立马把韩非挖到秦国来。秦始皇竟然当大臣的面,说那么肉麻的话。可见,秦始皇有多崇拜韩非。

后来,李斯告诉秦始皇,该书作者叫韩非,和他关系很铁,当年在兰陵一起同过窗。在秦始皇的要求下,李斯邀请韩非来秦国旅游观光……

这个时候,秦国正计划攻打韩国,韩王借机派韩非来秦国出差,希望韩非能说动秦始皇,不要攻打韩国。总之,于公于私,韩非都要来秦国出差。

秦始皇见到韩非真人,非常高兴,唯一遗憾是韩非有点口吃,说话结巴,沟通起来比较费劲。但是韩非的书写得太好了,韩非的政治思想,韩非的治国理论,韩非的文采斐然,太有吸引力了。秦始皇考虑一段时间之后,决定对韩非委以重任。

后来,韩非与李斯在政见上出现不同意见,李斯建议灭六国时,先灭韩国,而李斯认为先灭赵国,留存韩国。李斯借机打压韩非,对秦始皇说,韩非存在私心,对秦不利。秦始皇,就把韩非关进监狱,本来是为了做做样子。没有想到,韩非就稀里糊涂死在监狱。

《史记》白字黑字,写是李斯送毒药给韩非,让韩非自杀。后面史学家,都跟风认为,是李斯害死韩非的。这个是悬案,只有天知道,韩非自己知道。按李斯的势力性格,毒死韩非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知道,也承认,韩非真实能力比他牛逼。

而韩非呢,在监狱想来想去,听憋屈的。在韩国,韩王不重要他,不采取他建议,回去也没啥意思;在秦国,遇到个懂他的君主,又被他打进监狱,更不用重用,真是没有活路,想来想去,死了得了。

后来,秦始皇要想赦免韩非,启用韩非,结果晚到一步,韩非已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