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故事大全(母子黄泉相见其乐融融)

临近退休空闲时间多起来了,某一日闲来无事头脑一热,就把家里书架上装点门面摆放了20来年的线装版精编《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拿下来读了起来拜读完卷一 “经部” 的 “四书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后,又接着阅读 “五经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今天当我阅读 “五经篇” 第五篇《春秋左传》里的文章《郑伯克段于鄢》时,竟然看到了一个 “母子黄泉相见其乐融融” 荒诞怪异的历史故事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泉故事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泉故事大全(母子黄泉相见其乐融融)

黄泉故事大全

临近退休空闲时间多起来了,某一日闲来无事头脑一热,就把家里书架上装点门面摆放了20来年的线装版精编《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拿下来读了起来。拜读完卷一 “经部” 的 “四书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后,又接着阅读 “五经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今天当我阅读 “五经篇” 第五篇《春秋左传》里的文章《郑伯克段于鄢》时,竟然看到了一个 “母子黄泉相见其乐融融” 荒诞怪异的历史故事哟!

《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字面意思就是“郑老大在鄢战胜了段”。郑老大指郑庄公(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三代君主),被打败的名叫“段”的人是郑老大的亲弟弟,“鄢”就是今许昌东部的鄢陵县。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古代的奇葩妈妈因为极端宠爱溺爱自己的二儿子,最终导致老大和老二两个儿子兵戎相见兄弟相残的悲剧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妈妈名叫“武姜”,“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郑武公的谥号。她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一位妈妈吧!武姜是当时申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国君的女儿,她在郑武公十年(即公元前761年)嫁给了郑国的第二代君主郑武公。

申国公主姜氏嫁给郑武公4年之后,她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至于为什么这位奇葩妈妈从生下大儿子就讨厌他的原因,这篇文章的原文也只写了寥寥数语:【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郑庄公出生时,让他妈姜氏受到了惊吓,因此给他起名“寤生”,于是就开始厌恶他。)

我个人分析认为:这位奇葩妈妈从大儿子出生就厌恶他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生娃时难产受到了惊吓这么简单的,因为等接生婆把郑老大从她妈妈身体里死拉硬拽出来的那一刻,这位奇葩妈妈大概率因为难产被折腾得精疲力尽已经昏死过去了!她压根就没有亲眼看见自己的大儿子到底是如何生出来滴!应该是别人事后才告诉她的。

根据史书记载,奇葩妈妈生大儿子的时候因为胎位不正难产了,古代妇女遇到难产时可没有剖腹产的,所以让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场景是:因为生娃时难产了,当天甚至长达数天时间里,一定把这位婚前娇生惯养娇滴滴的公主(当时年纪也只有大约17岁)折腾得七荤八素死去活来的!反复折腾到最后总算把孩子下来了,但是孩子的腿是先出来的,头是后出来的。也不知道当初这位奇葩妈妈是怎么想滴,她直接干脆给孩子起名叫“寤生”(寤生,即逆生即产儿足先出)。奇葩妈妈敢给大儿子起一个这么怪异的名字,她老公竟然都不反对,足见这位奇葩妈妈也是一位敢说敢做非常有个性有脾气的公主呢!

我个人分析认为,这位奇葩妈妈在生老大时遇到难产了,在那一天甚至几天时间里,让她反反复复地受尽了疼痛和折磨,而且甚至很可能差点把她的小命也搭上了!因此,第一个儿子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年轻的妈妈带来欢乐和喜悦,反而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怖印象和心理创伤!或许,这才是她从老大一出生就很厌恶老大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嫌弃老大出生时是脚先出来的。否则,一个新妈妈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生下小孩了,但从孩子出生起就厌恶这个孩子的理由,实在让人无法理解的。

武姜嫁给郑武公7年之后,她顺产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起名叫“段”。关于老二的名字,我个人分析认为:古代“段”字与“断”同音,假借为断,有截断、分开的意思。 因为这位有个性有脾气的奇葩妈妈生老大时太艰难,而生老二时又太顺利,所以她就特意给老二起名“断”,以纪念两次生孩子时完全不同的生育体验,就好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分开的两种情况。另外,我认为也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性,即这位有个性有脾气的奇葩妈妈想用老二的名字向她老公表明态度:这可是我给你生的最后一个娃了,以后就别再想让我生娃了,你就“断”了这个念想吧!反正据史书记载,奇葩妈妈一辈子就真的只有这两个儿子的!

或许是因为生老二时很顺利没让她遭罪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生老大时难产让她遭大罪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下定决心不再生其他孩子的原因,总而言之,奇葩妈妈是非常喜欢二儿子的,甚至日后越来越宠爱和溺爱老二。

史书上把武姜生的老二也称作“叔段”,我个人分析认为:按照古代兄弟排位“伯仲叔季”的次序,郑武公的小老婆应该也给他生过儿子的。 也就是说老二 “段” 其实还有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在众兄弟中只排位第三而已,所以也被称作“叔段”。 当然,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老大上位之后,按照奇葩妈妈的最高指示,他给老二分封土地的时候,还同时赠送了一个“京城大叔”的光荣称号给老二了,所以“叔段”中的“叔”字是来自这个封号。无论如何,他大哥“寤生”是嫡长子,郑国法定的太子和王储。

奇葩妈妈自从郑武公十年(即公元前761年)嫁给郑武公,直到她老公去世的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长达17年时间里,她不仅越来越宠爱和溺爱老二,而且甚至走极端到不惜违反祖制多次向她老公吹枕边风,强烈要求废了老大让老二当太子!或许是因为众大臣反对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郑武公坚持己见坚持祖制的原因,反正郑武公到死都没有松口。文章原文用寥寥数语写到:【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字含义是“屡次”。)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甩手走人了,老大寤生作为太子总算顺利继承了王位,史称“郑庄公”(郑国的第三代君主)。请注意:虽然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一辈子活了56岁,但是当他登基的时候,他可只有13岁哟!当时他那位奇葩妈妈年龄大约30岁!

等老大登基上位之后,奇葩妈妈立刻要求老大应该把 “制”(地名,即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地区)这个地方分给老二做封地。老大答复奇葩妈妈说,虎牢是国家的军事险要重地,肯定不能分封给老二的,其它地方可以随便选。于是,奇葩妈妈改要求把“京”(今河南荥阳市东南地区)分封给老二,让老二住到那里,并同时赠送一个光荣称号“京城大叔”给老二! 请注意:“京城大叔”这个至今看起来都很时尚的称谓,可不是我瞎翻瞎写的哟,因为原文真是这样写滴:【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有专家说,这里“大“字应发“太”音,即京城大叔就是京城太叔。

等老二到了封地京城之后,在奇葩妈妈的庇护支持下,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城墙,最后竟然比郑国国都(今河南省新郑市)的城墙还要长,违反了当时郑国国家城市建设规划条例的相关规定。 于是就有老大手下的人抱怨说:你弟弟这么干,不仅违反了祖制,也没有把你这个国君放在眼里啊!老大回答手下人时,则说出了一句千古名句:“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文原话真的就是这样讲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信,你就等着瞧吧。)

老二大兴土木违规修建城墙之后,见老大没啥反应,胆子就越来越大了:不仅开始抢夺霸占封地周边的土地,而且还敢私造盔甲和兵器、训练步兵、准备兵车,最后计划择良辰吉日偷袭攻打老大所在的国都。老二甚至还偷偷与在国都居住的奇葩妈妈联系,让她安排内应,届时配合偷偷打开国都的城门。

老大在得知老二即将造反的确切日期之后,坚定地说了一句话:【可矣!】(时候到了,可以动手啦!),然后就派大军主动攻打老二所在的封地京城。老二在京城战败后,先逃命跑到了鄢,老大就继续带兵攻打鄢。老二在鄢又被打败了就又接着逃命,最后逃到了共国(今河南辉县)避难,最后客死异乡。史书上也称老二“叔段”为“共叔段”的原因,应该是为了记载老二当年曾到共国逃命避祸的这段逃亡经历吧。所以,史书上说的“段”、“叔段”和“共叔段”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对春秋初期郑国这样一个小国家来说,只要打仗了,肯定是一件能让国家伤筋动骨的大事件。另外,郑老大收拾老二的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春秋的初期,礼坏乐崩诸侯国兼并厮杀长达近300年的春秋历史才刚刚拉开序幕,所以此时大家至少在表面上依然还是特别讲究仁义道德的,通过大动干戈才把自己亲弟弟驱赶到国外逃亡这件事,让其它国家的人知道了肯定不算是一件啥光荣的事情。因此,尽管老二被打跑了,老大最后获胜了,我相信郑老大肯定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的,所以郑老大最后就只能把气撒在他妈身上了:郑老大不仅将他的奇葩妈妈轰出了国都,赶到了一个叫城颖(今河南临颍县)的地方去生活,并对他妈发毒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等咱们娘俩死后,黄泉路上再相会吧!

在咱们中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当时的古人不仅非常讲究仁义道德(至少是表面上的,哪怕两个诸侯国要打仗了,每次也必须首先找到冠冕堂皇的动手理由),而且特别讲究孝道的,父母可以不待见子女,但是子女必须孝敬父母。作为郑国的君王,必须给自己的黎民百姓做出孝敬父母的表率,最起码也要做做样子的。因此,过了一段时间,郑老大就对当初发过的跟他妈【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毒誓有些后悔了,但也不知道该如何补救,只能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怀。

当时郑国有一个负责管理边境事务的官员名叫“颍考叔”,当他听说了自己的君主(郑庄公)对发毒誓已经感到后悔的事之后,为了给老板分忧就特意找个机会去拜见老板,他给老板出了个主意:【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君王何必担心曾发过的誓呢?如果能掘地见到水,再挖成隧道,然后你在隧道里跟你妈妈见面,谁能说这不是在地下黄泉相见呢?)

然后,郑庄公就采纳了颍考叔的建议,安排人马掘地挖隧道。有水的隧道挖成的那一天,【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郑庄公进入隧道之后很激动,当场就赋诗一首:在宽大的隧道里面,我心中是多么的快乐祥和啊!)。

当天与大儿子终于再次见面的奇葩妈妈的表现也很精彩的:【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武姜走出隧道之后也很激动,当场也赋诗一首:在宽大的隧道之外,我心中是多么的快乐舒畅啊!)

以上就是发生在咱们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个 “母子黄泉相见其乐融融”的历史故事。若用今天人们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多么荒诞怪异的古代故事啊! 但是,这个古代故事不仅真的发生过,而且还被古人一字一句地纪录在《春秋左传》里《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中了!这才叫神奇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