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个不平等条约(清廷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
众所周知,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为了苟延残喘只能与列强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开始,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大清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同时,坠入了无尽的深渊,最终走向了灭亡。
但是,有一些条约恰恰延长了大清朝的寿命,这个条约就是《天津条约》。注意,《天津条约》是卖国求荣的条约,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里面有一个条款对大清来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就是海关总税务司要由外国人来担任。
1863年,英国人赫德被清廷正式任命为大清总税务司。赫德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48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赫德的领导下,海关成为大清最廉洁高效的机构。赫德接任海关总税务司后,对海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仿照英国的海关制度,制定了一整套详细、严谨、可靠的会计制度。
赫德还从人事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对海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彻底大换血,在重要岗位上都安排了外国人,而且制定了“进人必考”的制度。如此严格的规定,使得大清海关成为大清官场上的唯一一块净土,堪称“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
一本名为《赫德与中国海关》中记载,“在赫德任期里,海关人员的违法行为没有超过五起。”廉洁高效,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海关税收的大幅度提高。赫德掌管海关前,大清海关年税收仅490万两。
到1871年,10年间就增加到1100万两,到了赫德离任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0多万两。可能大家对这组数字感受不直观,再看一组统计数字就明白了。1861年,海关税收占到清廷总收入仅9%,到1887年,飙升到24%。
如此骄人的成绩,赫德受到了清廷的高度赞赏,“伏查总税务司赫德自咸丰四年来华,至同治二年补授今职,综理各关税务,布置周密,收数递增,确著成效。”赫德的成绩也得到了常年与洋人打交道的恭亲王奕訢的认可,“或令夷人仍帮同司税,厚以廪饩,令其据实咨报总理衙门及户部,总期层层稽核,似不致弊混。”
有人说,正是赫德的努力,使得大清延长50年时间。泱泱大国的海关,最高领导竟然是一个外国人,清廷此举也是迫不得已。正如总理衙门大臣文祥所说的那样,“用中国人不行,因为他们都不按照实征的数目来向上呈报。”
参考资料:《晚清海关》、《奕訢等又奏遵议将来扣款清后稽征办法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