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

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个儿子,也是朱元璋最倒霉的儿子,他和他的家族一直受到皇帝一系和大臣的猜忌,最后落了个被废藩的下场。

朱植在洪武十年出生在南京,他的母亲为韩氏,在一年后朱元璋第二次册封皇子的时候,一岁的朱植按照惯例被封为卫王,除此之外,朱植就在皇宫中慢慢的长大,由于朱允炆同样出生在洪武十年,因此叔侄两个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感情很好。

长大后朱植被父亲派往临清和汉、谷、庆、宁、岷五位兄弟一起于临清练兵,加强军事教育。朱植在练兵中一不怕脏,二不怕累身先士卒,表现的就像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他的表现很令朱元璋满意,此时的朱元璋正在构建北方防御体系,辽东地区刚刚稳定,但北元势威胁依然存在,急需一个有魄力的亲王前往镇守,于是他决定让朱植前往北方守边,朱植的卫王封号被改为辽王,封地定在广宁州,由此朱植成为明初九大塞王之一。在确定封地后,朱元璋还给朱植安排了一门亲事,就是让他取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的女儿为妻,随后郭英前往广宁为女婿建造了王府。郭英可是一位好父亲,为了让女儿和女婿住得好,他天天逼迫军士加班,弄得军士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甚至于发生哗变,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十分生气,他认为如果这样做下去军队一旦造反就糟了,于是他果断让郭英停止施工,于是朱植只能住半成品的住宅,到了洪武三十年才开始继续修建,不过等到王府修完了,朱植却再也没回来。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1)

朱植最初封地广宁卫

辽东地区地处明朝与北元边境,一直是双方互相争夺的战场,由于战争连年不断,这里贫穷落后,人员很稀少,各个方面都比不上南方。朱植出生在南京从小又是在皇宫中长大的,遇到这种生存环境应该无法适应,但是朱植没有丝毫的不适应所有的苦他都默默自己吃了下去,在旁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皇室子弟。朱植在辽东积极训练军队,多次打败北元的进攻,为保卫北部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很高兴,特意将辽东一代的军事大权交给了他就连他的岳父郭英这个能征善战的将军也必须听从他的指挥。朱植一时间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光,可惜的是他的辉煌时刻就定格在了这个时候,随之而来的是他的后半生是在低落,忧郁,恐惧中度过的。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开始了他的削藩大计。建文帝接连收拾了几个叔叔藩王,虽然没有触及他们这些边疆的塞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果不其然,朱棣反了,开始了和建文帝展开大战争夺天下。

朱棣的造反打乱了建文帝的削藩计划,于是他被迫放弃了削藩,相反他害怕这些藩王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叔叔们和朱棣合作共同反对他,于是他下令这些边境的塞王回南京。

朱植对四哥和侄子争夺天下不感兴趣,他只想在广宁待着,这个时候自己该怎么做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朱植认为朱棣不可能成功,建文帝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皇帝,坐拥天下兵马,朱棣再怎么能打也不过是个藩王,领土只有北平一座孤城,军事力量也就那几万人马,怎么斗得过建文帝,再加上他从小和建文帝一起长大,四哥比自己大十几岁而且几乎没见过,从感情上他也更相信侄子。于是朱植决定听从侄子的号召前往南京。

可是现在中原朱棣和建文帝正在大战,道路被封了,自己怎么过去,最后他想到了海路,于是他扔下广宁城和兵马,漂洋过海去投奔侄子了。

建文帝对叔叔的归来很满意,不过鉴于叔叔来得太晚了,实在没有空余的职位给他了,于是决定让他继续出阵外藩,地点就是之前自焚的朱柏的封地荆州。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2)

最后的封地荆州

朱植没想到自己费这么大劲主动归顺,结果什么都没得到反倒落了个打发出去的结果,更倒霉的事去的地方还是死人待过的地方,不过皇命难为,他只能出发了。

就在他要到达荆州的时候,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朱棣攻入了南京,建文帝放火下落不明,天下换主了。朱植听了吓得从马上摔了下来,早知如此自己何必从辽东跑回南京,就算谁也不帮待着就是好事,这下子可就全完了。于是他连忙跑回南京向四哥表示祝贺同时乞求原谅。

朱棣对这个不识时务的弟弟很生气,居然帮助建文帝,不过他不好亲手杀兄弟,只是故意冷落他,和其他的兄弟亲亲热热,唯独把朱植扔在一边。朱棣登基对兄弟大加封赏,之前被侄子整的兄弟恢复爵位,发放慰问赏赐,没被整的兄弟也有份领一份慰问品,不过这里面唯独没有朱植。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3)

朱棣

朱植知道自己得罪了四哥,他现在处境十分尴尬,自己留在南京不合适,京城是皇帝的地盘,藩王哪有指标留下,自己去荆州也不合适,毕竟那是建文帝的决定,自己自然不能再听伪帝的命令,于是他壮着胆子请示四哥自己去哪,不过他话里话外想回辽东。

朱棣看了他气不打一处来,老子造建文帝的反本质上也是为了你们,要不你们一个个都得让那小子干掉,结果你不帮我就算了,还跑来主动投靠那小子,现在还有脸跟我提回辽东当一个镇守一方的藩王,想什么呢?

不过朱植并没有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而是被外派终究没有和自己兵戎相见,没有撕破脸,最后朱棣网开一面,回辽东是不可能的,你还是去荆州吧。

虽然没有回到辽东,但是让他去荆州就是表示放过他了,激动地朱植赶紧给四哥谢恩,于是大明出现了一个王号与封地严重不符的藩王。

朱植到了荆州,这里根本就没有适合他住的地方,之前朱柏的王府已经被烧毁了。朱植只能自己再造王府,可是再造王府要出钱,朱棣自然不会给他出这个钱,于是朱植只能自掏腰包修了一座王府,没想到朱棣还是没忘记他的过错,下令将他的岁禄和其他待遇全部消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朱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家子要养活,这点钱也就勉强过日子,于是朱植只能挤出钱来并利用湘王王城的基础一点点修建起来的,财力有限自然不可能和其他兄弟的府邸相比,不过也算壮观了,而且朱植知道自己不受四哥待见,在这个时候也不想惹是生非,要是王府修得太好那是给四哥提供借口整自己。

朱植从此低调的在荆州城里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也不见,同时潜心修道,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出家的道士模样,试图以这种方式向四哥表示自己认真悔过低调做人,希望四哥网开一面手下留情,同时他还经常写诗作文为四哥歌功颂德,表示自己完全服从四哥,即使这样朱棣还是没放过他。

朱棣百忙中发现朱植身边居然还有护卫军队,于是又把朱植骂了一顿。朱植吓得大气不敢喘,认真的听完四哥的破口大骂然后表示谢恩。

朱棣骂完了气也消了,于是将军队调走,给他留下三百人的保镖厨师的队伍,用来保护他服侍他。朱植一下子从千军万马的大将变成了三百人的队长,就连这三百人,朱植也不敢随意差使,生怕被人说成是指挥军队,传到皇帝耳朵里又是麻烦。

就这样朱植在荆州郁郁寡欢担惊受怕的过了二十二年的生活,每天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他的身体渐渐地就垮了,最后被儿子来了致命一击给吓死了。永乐二十二年,他的两个儿子突然向北征的朱棣密报自己的父亲有异谋,试图造反。朱植得知后胆战心惊,生怕皇帝派人来抓自己,但是朱棣或许是忙于北征顾不上这事,或许是压根就没收到这事,总之一直没有人抓自己,但是这样的平静更可怕,朱植终于挺不住了,在五月份,朱植死了,终于解脱了,两个月后朱棣也死了。

后人

朱元璋给朱植这一脉定的辈分是:“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按照规定朱植的爵位应该由他的长子朱贵煐继承,后来朱贵煐死了,继承人变成了老二朱贵烚,但是他的庶出的儿子朱贵燮和朱贵煊都图谋辽王之位,不甘心作一个郡王。可是他们想登上辽王宝座基本上没戏,不过他们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一个方法,明朝规定如果藩王图谋造反,那么藩王和世子都会被废为庶人,如果不废藩就让庶子继承。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兄弟两个人打算赌一把,他们向朱棣上奏父亲谋反,结果没有等来皇帝的处理命令,反而让老爸死了,成全了老二提前上位,忙活半天自己什么没落着全便宜别人了,他们气的连老爸的葬礼都不参加。

你举报父亲谋反至少可以算得上是为国进忠大义灭亲,但是不参加老爸的葬礼这就是大逆不孝了。明仁宗很生气,他马上将这个哥俩销去王位废为庶人,当时曾有宗室被废为庶人后子孙重新获得爵位的先例,但是这个哥俩被特别规定子孙不准重新封爵,可以说或者没落着死了也没落着。

辽王因为始祖当年的错误决定在明朝一直受到皇帝一系的记恨,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朝廷敲打一次,弄得辽王一系宗室人心惶惶,甚至朱贵烚连王位都丢了。不过好在皇帝也知道辽王已经闹不出什么动静了,于是后来双方就平安无事的各过各的日子了,但是没想到到了第七任辽王朱宪㸅,彻底玩完了,他不但丢了王位,整个辽藩都被废了。

由于明朝对藩王管束很严,规定藩王只能坐食岁禄,不得随便出城,只能能在王府里自己玩,因此很多藩王因为精神空虚,只能投身宗教活的精神上的解脱。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4)

嘉靖帝

朱宪㸅就着这众多王爷中的一个,他先是投身道教,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得道成仙的大真人,自娱自乐倒是解闷不少。远在北京的皇帝嘉靖帝也投身道教之中,得知辽王兄弟朱宪㸅(嘉靖帝和他同辈)道行深厚,对道教文化研究颇深很是高兴,一反几任皇帝的敌视态度,多次对辽王加以赏赐,而且以教主的身份赐给他法衣、法冠和一枚金印,并且赐号“清微忠孝真人”。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5)

道士,网络影视图片

有了皇帝加持,朱宪㸅决定自己功德圆满不再是个凡人了,于是他穿上御赐法衣,带上御赐法官,不伦不类的命王府护卫打着“诸神免迎”的招牌,嘴里念着咒语满荆州大街上晃悠。而且他还到处挨家挨户咨询是否出了灾祸,他可以设坛去灾,并且明码标记童叟无欺。当老百姓都表示自己家里没有灾祸的时候,朱宪㸅法力无处施展,最后盯上了街头的醉汉,然后施用符咒和妖术,给他们来个无痛阉割。

然而就在朱宪㸅自娱自乐的在荆州城当大仙的时候,远在京城的一个名叫张居正的人开始了他对朱宪㸅的复仇之路。

张居正和朱宪㸅是同乡,年龄相仿,而且张居正的爷爷还是辽王府的工作人员,按理说两个人关系会很好,但是实际上关系糟透了。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6)

张居正

朱宪㸅出身王府,一生下来就是王位继承人,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下,本来天分就不高的朱宪㸅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根本就无心学习。而张居正天生聪慧,再加上父祖身份低微迫切的想出人头地,因此学习非常好。朱宪㸅的母亲偏偏王子成龙,因此经常拿二人作比较想激励朱宪㸅,没想到朱宪㸅记恨上了张居正。

后来张居正考上了进士,朱宪㸅以祝贺为明宴请张居正的祖父,一再的强行灌酒,最后把张居正的爷爷给喝死了,张居正自然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能报仇只能隐藏仇恨。

嘉靖皇帝死后,隆庆帝即位,作为隆庆帝老师之一的张居正也受到了重用,终于可以报仇了。隆庆帝本身对他父亲的修道行为很是不满,对那些以此投机的人更是厌恶至极。皇帝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大家一看苗头不对,全部转变了斗争方向,以前和朱宪㸅有过节的人纷纷出来指责他。

张居正自然不能公开跳出来,他在背后支持了这些人,最后隆庆帝派人去调查朱宪㸅。

当朱宪㸅得知皇帝派人来调查自己的时候,他慌了。按理说他没干什么谋反之类的事,最多只是些目无法纪胡作非为的小事,按一般道理来说也就罚俸,申斥这类的惩罚。可是能是因为一辈子没走出过荆州整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瞎玩,世面见得不多,再加上学习不用功朱宪㸅自作聪明的在院子里,立了一根旗杆,上面写上“讼冤之纛”,意思自己是冤枉的,他希望所有人都看到理解自己的冤枉。的确所有人都看到了,只不过他们认为这是另一个意思举旗起义,这样子一下子从违法乱纪变成了谋反。

皇帝调查团在荆州调查了一番,谋反的证据除了旗子什么都没有,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于是正使洪朝选向皇帝汇报了他的调查,朱宪㸅没有谋反。但是副使施笃臣却提出了那面大旗,表示这就是辽王谋反的证据。

张居正起了推波助澜的,他支持施笃臣,认为辽王树立大旗就是谋反。随后隆庆帝派人抓捕辽王,并且商量处理办法。朝臣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废除朱宪㸅的王位,将他关进凤阳高墙,然后在辽王支脉中在选择一人为继任辽王。而已张居正等人坚决主张,彻底废除辽藩,之前宁藩就是因为造反才被废除的。由于张居正坚持废藩以至于日后传出了张居正是想霸占辽王府的说法。

朱元璋之子辽王朱植有哪些子嗣(明太祖诸子之十四辽王朱植)(7)

隆庆帝

隆庆帝自祖上就对辽王一系抱有成见,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一直没有改变,只是辽王一系很低调没有作出谋反一类的事给皇帝以借口。这次朱宪㸅谋反已成定局,隆庆帝正好借这个机会彻底除掉这个眼中钉,他最终采纳了废藩的,辽王朱宪㸅被废为庶人,关押在凤阳,辽藩一并废除,辽王其他支脉的族人交给武昌的楚王管理,张居正死后,辽王后代曾经希望能够恢复爵位,但是万历皇帝对这件事根本不提,于是辽王一脉的族人只能认命。

南明时代,辽王一脉的长阳王后人朱术雅朱术桂兄弟曾经跟随南明政权四处逃难,后来跑到了台湾,据说朱术桂在台湾数十年,他以开垦田地,种植庄稼为生完全成了一个农民。

康熙二十二年清兵攻陷澎湖列岛,台湾郑氏政权投降,朱术桂作为昔日王子不愿意臣服清朝,遂于这年自杀。这位辽王的子孙在最后时刻体现出了作为朱元璋后代的骨气,同时他也是最后一位被记载的辽王子孙,之后就再也没有辽王后代被提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