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 1、非洲气候的分布

非洲东临印度洋、西邻大西洋、北邻地中海。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北部为沙漠(撒哈拉沙漠),中部为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东部为高原山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东非大裂谷、尼罗河)。

非洲主要分布着5种气候,大致关于赤道对称。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分别为: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两侧(非洲中部和西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

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③高原山地气候:全年干燥寒冷;分布在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区;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两侧、索马里半岛;

⑤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的沿岸。

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非洲气候分布图

  •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但降水存在着差别,前者较少、后者较多。因此在对降雨特点的描述上,前者为“干湿两季”,后者为“旱雨两季”。两种气候的成因、气候特点分别为:

①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其中信风带控制时为干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为湿季;

②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图2 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例题

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3 例题

答案:D、A、B

精讲精析:(1)分析甲地的气候。①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两季;②当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到甲地时,甲地应该正处于“湿季”,即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降水较多,草木繁茂,为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2)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地带性。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与当地的自然带一致,因此基带①应该为热带草原带。自然带②位于高山草甸带的上方,因此气候会更加寒冷,且该地降水较多,因此为积雪冰川带。

(3)分析南坡北坡降水的差异。①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南坡的自然带分布的更高一些,因此南坡的水热条件应该更好一些;②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到东南信风带的影响,南坡恰好是迎风坡,携带着大量海洋水汽的气流遇到山坡后被迫抬升,冷凝降水,因此南坡的降水较多,植被带分布较高。


总结
  •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本节例题的解题思路为:①分析甲地的纬度位置(气压带与风带),进而判断甲地的气候;②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位置,进而判断它的基带气候,并根据降水量,判断山顶的自然带;③根据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气压带与风带,判断山脉的迎风坡,进而分析南北坡降水的差异。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指的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3个规律:

①基带。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

②山脚-山顶。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植被越来越稀疏;

③迎风坡、阳坡。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比背风坡和阴坡更加茂盛,即植被带的分布更高。

高一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4)

图4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