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到底有多厉害(曾经的草根顶流)
2004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了全国。
“刀郎”二字,自此成了华语乐坛不可抹灭的名字。
16年后,消失9年的他,又突然冒了出来,一口气发行了三张专辑。
每一张专辑都是刀郎精心制作,但再也卖不动了。
有人说,刀郎很可惜,没能在最红的时候抓住机会。
时光荏苒,刀郎爆红和没落的幕后,远没有我们想的简单。
01
1971年,刀郎在四川一个小镇上出生。
在文工团工作的父母,没时间给他想名字,直接将夫妻二人的姓揉合到一起。
于是,罗林成了刀郎的第一个名字。
刀郎没出生多久,父母就把他和哥哥寄养到了奶奶家。
奶奶家有一大堆孩子,根本顾不上刀郎。
比刀郎大5岁的哥哥,肩负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刀郎自小顽劣,经常跟着同学四处调皮捣蛋。
70年代,功夫片和武侠片盛行,刀郎居然跟着一群同学,偷了大人的钱就要去少林寺学武功。
没想到,还没走到少林寺,却先被带到了警察局。
哥哥领回了刀郎,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暴揍。
那些年,在哥哥的拳头下,刀郎非但没变得乖巧,反而愈发叛逆。
到了初中,刀郎心思不在学习上,倒是和校外的流氓杠上了。
刀郎以为自己能惩恶扬善,结果,被5个人打得满地打滚。
还好哥哥拎着钢管赶来,才救下刀郎的小命。
不过,等刀郎回到家,哥哥又“以暴制暴”让他服软。
刀郎读不懂哥哥拳头背后的责任和义气,长时间的压抑,让他心生怨恨,甚至诅咒哥哥去死。
这个诅咒,将会拷问刀郎一生的良心。
1986年,哥哥20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带回了第一个女朋友。
不久后,刀郎听闻了一些八卦,说这个女生谈过很多男朋友。
和哥哥又一次冲突后,刀郎脱口而出三个字“绿帽子”。
向来高傲的哥哥,怎么忍受得了这般屈辱。
于是,哥哥把刀郎打倒在地,而刀郎极力反抗。
这一幕恰好被母亲看在眼里,心疼刀郎的她,下意识的骂了哥哥几句。
没想到,这一骂,哥哥直接离家出走了。
就在父母四处寻找时,哥哥车祸身亡的噩耗,让整个罗家蒙上了一层阴影。
原来,哥哥骑摩托车时被货车蹭倒,又被一辆面包车碾压。
一条20岁的生命,就这样化成了路边的一滩血水。
刀郎在太平间看着哥哥的尸体,悔恨交加,他觉得是自己的诅咒害死了哥哥。
送走哥哥后,刀郎做了一个决定。
02
1988年,某歌舞团到刀郎学校招学员。
向来爱好音乐的刀郎,满怀欣喜地去应考。
结果,两首钢琴曲过后,他被刷了下来。
原因是,老师觉得他太业余。
倍受打击的刀郎,决定出去闯一闯。
不管父母怎么劝阻,刀郎硬是从学校退了学,背上行囊就前往内江。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虚报年龄,在一家刚刚开张的歌厅里,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
每天下午6点上班,要忙到凌晨一点多才下班。
歌厅里人员复杂,喝酒闹事的不在少数。
有一次,刀郎为了搀扶醉酒顾客,反被打了几个耳光。
这样的委屈多了去了,刀郎学会了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就在刀郎窘迫不堪的时候,他和歌厅里的调音师熟络起来。
看着他摆弄音响,调试乐器,刀郎觉得十分有趣。
在刀郎的百般讨好下,调音师教会了他调音的技巧。
自小喜欢音乐的刀郎,像是找到了一个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半年后,刀郎决定学键盘,当个键盘手,总比服务员强10倍。
于是,他想方设法和歌厅里的键盘手何老师套近乎,又是端茶倒水,又是请客吃饭。
时间久了,何老师就收刀郎为徒,一有空就教他键盘技巧。
还别说,刀郎的音乐天赋真不错,不到一年就学得炉火纯青。
后来,何老师回山东老家,刀郎就直接接替了他的岗位。
当了键盘手,刀郎一天收入有150块,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高薪了。
揣着这份工资,刀郎的日子好了起来。
在他春风得意之时,桃花运也接踵而至。
一个叫杨娜的舞蹈演员,闯入了他的世界。
这个姑娘身姿曼妙,风情万种,刀郎瞬间就掉入了爱情海。
很快,他们就走进了婚姻殿堂。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刀郎和杨娜会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只可惜,刀郎的音乐梦滚烫,在内地乐坛欣欣向荣之际,他也想分一杯羹。
03
1991年,刀郎喊来老乡廖健,又找来几位志同道合的兄弟,组建了“手术刀乐队”。
那时候,刀郎最大的心愿是能在成都的体育馆内演出。
带着乐队排练了几个月后,他托一个朋友联系到主办方,结果人家嫌弃他的乐队名气太小。
乐队入不敷出,刀郎压上了全部身家。
没过多久,乐队就熬不下去了,只能解散。
就在这时候,又一个晴天霹雳落到了刀郎头上。
那一年,杨娜生下了女儿。
刀郎看着可爱的女儿,初为人父的喜悦,让他浑身充满力量。
可就在孩子40天的时候,杨娜留下一张纸条,离开了刀郎。
刀郎急疯了,他跑到杨娜的歌舞团询问,结果杨娜早在20天前就离职了。
后来刀郎才知道,杨娜是厌倦了和自己的苦日子。
婚姻的失败,没有打垮刀郎,反而激起了他对音乐的狂热追求。
把女儿交给父母后,刀郎辗转成都、重庆、西藏等地,最后在海南停住了脚步。
在这里,刀郎和几个乐手成立了“地球之子”乐队,他的角色依然是键盘手。
二次起航,刀郎依旧碰得头破血流。
低廉的商演,糊不了口,也喂养不了梦想。
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刀郎再次解散了乐队。
那时候,同样在海南碰壁的还有高晓松和老狼。
坚决不唱流行音乐的他们,连回北京的路费都没赚够。
备受打击的高晓松,转身就去了广州和厦门。
而刀郎遇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女人。
有个叫朱梅的新疆姑娘,喜欢音乐的她,格外欣赏刀郎。
朱梅和杨娜不同,她的这份欣赏是纯粹的,还夹带着几分心疼和怜悯。
在刀郎最低谷的时候,朱梅陪伴在侧,毫无怨言。
这个饱受挫折的男人,瞬间就被她融化了。
两人结为夫妻,继续追梦。
04
1995年,刀郎跟着朱梅来到了新疆。
两人羞涩的口袋,只够在友好路的八楼附近租一套民房。
不过,夫唱妇随的日子,两人也过得舒心。
刀郎在家里写歌,朱梅料理衣食住行。
有了朱梅的鼓励和支持,刀郎的创作欲望爆棚,有时候写起歌来,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渐渐地,刀郎爱上了新疆,那些民族音乐的音符,为刀郎的爆红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在那里,刀郎翻唱了许多新疆歌曲,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这些歌曲里,刀郎高亢沧桑的嗓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就这样唱着唱着,刀郎在新疆打开了一番天地。
1996年,刀郎认识了在新疆土生土长的李松强。
这两个抱着音乐梦的年轻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很快,他们就组了一个叫做“冰点”的乐队。
刀郎负责音乐制作,李松强负责市场运营,双剑合璧,让这支乐队在酒店演出中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刀郎的野心从不在“走穴”上,他的梦想是当一个优秀的音乐创作者。
两年后,刀郎在新疆有了一点名气,他和李松强商量搞个音乐工作室。
当李松强听了刀郎的“商业音乐”概念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李松强化身为刀郎的经纪人,“西北音乐工作室”正式拉开序幕。
一开始,工作室只是接一些厂家的广告歌曲。
在那个年代,广告歌曲的传唱度一点都不亚于流行音乐。
而这样的音乐,刀郎几天就能做出一首来,新疆的大街小巷都放着他的歌。
首战告捷的刀郎和李松强,又把目光望向了全国。
为了实现商业音乐的梦想,刀郎不断完善音乐制作手法。
到这里,距离刀郎爆红,已经不远了。
不过,在这之前,刀郎还得碰一次壁。
05
2001年,刀郎用多年的积蓄,终于发了一张专辑。
结果,这张流行和时尚风格混搭的专辑,在华语乐坛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最终,只卖出了2000多张,就惨淡收场了。
不过,这次失败反而让刀郎卯足了劲。
那时候,只见刀郎要么天天泡在图书馆,要么就去戈壁滩或维吾尔族老百姓家采风。
高强度的工作,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一年下来,竟然写了1000多首歌。
厚积薄发之下,刀郎的专辑《西域情歌》率先打响了名号。
这张融合了摇滚元素的新疆民歌,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时,乌鲁木齐及南北疆一些经销商,疯狂买入这张专辑,进行二次销售。
还有一些外地游客到新疆,也会买上十盘二十盘送给亲朋好友。
到后面,这张专辑从售价十六元被炒到四五十元。
两个月后,刀郎带着《西域情歌》在新疆连开6场演唱会,常常爆满。
最终,《西域情歌》以11万张的销量,创新疆CD碟片发行之最。
不过,这时候刀郎的CD署名还是罗林。
为了将刀郎推向全国,他和李松强就寻思着改名。
想来想去,就取了“刀郎”二字。
这个名字起源于新疆南部,在那里有个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之乡”。
所谓的“刀郎”就是聚集、团结之意,刀郎人大都勤劳质朴,热情奔放。
彼时的刀郎,目标是做个二三线歌手,但老天爷偏偏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彩蛋。
06
2004年,非典结束后,媒体和大众突然找不到集体关注的点。
就在这时候,刀郎带着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跟着网络媒体来了。
发行这张专辑的时候,资金只有8000元的公司,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为刀郎宣传和包装。
无奈之下,刀郎和李松强只能误打误撞地借助网络。
没想到,种子放在那里,居然长成了参天大树。
那一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从新疆火到了全国,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哼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一同火起来的,还有专辑里的《冲动的惩罚》和《情人》。
很快,这张专辑狂卖270万张,而盗版都卖了1000多万张。
在这股“刀郎热”中,各种牛鬼蛇神纷纷出没。
当时,一个自称“西域刀郎”的歌手,带着专辑《寻找玛依拉》混淆视听。
不明所以的粉丝,为这张专辑创下40万的销量记录。
刀郎公司后知后觉,一气之下把“西域刀郎”告上法庭。
在法官面前,他还在理直气壮的辩白:“刀郎”就是群体部落的名称,而不是你罗林一人独有”?
此外,还有借刀郎名义开演唱会的,有用刀郎打广告的,还有出书的。
实际上,那时候的刀郎没有接任何演出和商业代言,他甚至拒绝了所有的采访。
就是这份低调,反而让他陷入耍大牌和炒作的负面新闻中。
不过,随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周杰伦的《七里香》、蔡依林的《城堡》出现在同一排行榜上,各路大佬纷纷盯上了刀郎。
7月份,太合麦田的董事长宋柯,特定跑到新疆,和刀郎谈合作。
当时的刀郎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想着找个好的制作人。
于是,宋柯又想到了好搭档李宗盛。
为了表达诚意,刀郎还将两张老专辑翻了出来,让宋柯转交给李宗盛,但李宗盛没有松口。
直到李宗盛和林忆莲的婚姻瓦解,他跑到新疆散心,听了南疆刀郎地区的音乐时,他当即决定当刀郎的制作人。
但是比制作更艰难的任务是打击盗版。
07
专辑《喀什噶尔胡杨》完成后,公司特意避开了盗版猖獗的广州,而是将母带秘密送往重庆的生产基地。
为了防止“监守自盗”,生产车间隐埋了8个摄像头,24小时旋转式监督。
同时,每一张生产出来的专辑都要登记在册。
没想到,如此严密的防盗版机制,依然会给人钻了空子。
就在唱片送往南方某座城市的仓库时,竟然丢了6箱,怎么找也找不到。
要是这5000张唱片,落入盗版商手中,不出3天就能在市面上流传。
为了抢占先机,公司只能将《喀什噶尔胡杨》提前一周紧急上市。
这张专辑签署了海外版权,目标是全球卖出一千万张,保底520万张。
有意思的是,预定的40万张卖出后,却怎么也卖不动了。
公司0宣传,加上刀郎拒绝露面,热度一过,刀郎的刀就钝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年,谭咏麟十分欣赏刀郎,去新疆拍MV时,特意找到刀郎。
这两人推心置腹,相见恨晚,刀郎就很爽快地把《披着羊皮的狼》送给了谭咏麟。
在歌神谭咏麟的热度加持下,这首歌自然火出天际。
就在这时候,西安作词家何太极将刀郎告上了法庭,称《披着羊皮的狼》剽窃了他的创意。
原来,早在2002年,何太极也写过一首《披着羊皮的狼》。
在舆论纷纷中,刀郎和何太极对簿公堂。
还好,法律还了刀郎一个清白。
不过,这接二连三的闹剧,让刀郎的形象大跌。
2006年,刀郎休整了一年,才推出新专辑《谢谢你》。
这时候的华语乐坛,在选秀浪潮和网络发展中,悄悄变了天。
刀郎的专辑在音像店里,渐渐无人问津。
同时,一些人开始批判刀郎的歌太过低俗。
在刺耳的声音中,刀郎逃离了乐坛。
08
2007年,刀郎发完专辑《刀郎3》后,就突然消失了。
可江湖上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有人说他得了抑郁症,有人说他江郎才尽了。
其实,刀郎只是刻意和浮华的娱乐圈保持距离。
他躲起来写歌,照顾女儿,培养徒弟云朵。
生活回归宁静之后,刀郎有了更多追梦的勇气。
自小向往江南的他,索性跑到苏州学习评弹、昆曲及吴语,琵琶、三弦与曲笛。
闲暇时骑着电瓶车,探寻苏州大大小小的弄堂,兴致来了,就抱起琵琶练上十几个小时。
这段经历,被刀郎糅合进了专辑《弹词话本》。
只可惜,这张非梦非实、亦梦亦实的专辑,再也无法续写2004年的神话。
这两年,刀郎脱下帽子,发了几张专辑。
但是没人再抢着听了,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刀郎上谁。
曾经的那些歌迷,纷纷步入中年,在生活的鸡零狗碎中,也没了当年追问八楼二路汽车的兴致。
看着50岁的刀郎,发福的身材,也只是唏嘘短叹。
2010年,在“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颁奖典礼上,评选“十年影响力歌手”时,坐在评委席的那英,炮轰刀郎:“他虽然销量高,但并不具有审美标准,作品也缺乏音乐性。”
汪峰也曾说过:“刀郎能红起来就是靠炒作,他的成功是一种悲哀。”
而刀郎只是淡淡回应:“喜欢也好,质疑也罢,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终归会被大家遗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