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

文/格瓦拉同志

在历史热播大剧《大明风华》中,“女一号”孙若微的婆婆张妍,被塑造成一位豪爽泼辣、言词犀利的女强人形象。其实,张妍的历史原型,正是诚孝皇后张氏,不过她的真实形象却跟影视剧大相径庭。那么,张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样传奇的女性?她的历史形象如何?

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1)

张氏在《大明风华》中被塑造成女强人形象

​张氏本名不详,河南永城人,指挥使张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给时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燕王朱棣篡夺皇位后,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张氏则被晋升为太子妃。根据正史记载来分析,张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不仅为人孝顺、识大体,而且很会揣摩公婆的心思,侍奉明成祖、徐皇后时每每周到备至,因此深得他们的欢心。

朱高炽虽有贤君明主之相,但由于他身材肥硕、不善骑射,加之腿部有残疾,因此明成祖很不喜欢他,数度有被两个弟弟取代的危险。好在,徐皇后极力维护长子,而明成祖也因为喜欢儿媳妇张氏、孙儿朱瞻基,所以最终没有将易储之事付诸实施(“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见《明史·卷一百十三》)。

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2)

朱高炽能登基为帝,张氏功不可没

​朱高炽在位期间,日夜操劳政事,张氏则以皇后身份在他身边帮忙,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由此让明仁宗受益匪浅。根据正史记载,张皇后为人恭谨沉静、老实本分,从不主动介入朝政,也从未有过为家族谋私利的举动,堪称一代贤后。所以,《大明风华》对她形象的塑造,根本不符合历史。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张皇后上面有两位兄长,其中长兄张昶官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二哥张升官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均为正一品大员。虽然张昶、张升身居高位,但两人都以淳厚谨慎、老实本分著称,既没有干涉朝政的举动,也没有通过妹妹谋求私利。所以,《大明风华》中张氏的弟弟行事跋扈,乃至最终被朱高炽所杀的桥段,纯属子虚乌有。

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3)

朱瞻基在位时,对母亲张氏非常孝顺

​在张皇后的襄助下,明仁宗革除成祖朝的多项弊政,由此深受朝野的爱戴。可惜天不假年,明仁宗在位仅9个月便驾崩,时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丈夫亡故后,张皇后来不及擦干眼泪,便扶立长子朱瞻基登基,是为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不仅遵照母亲的教导悉心治国,而且侍母至孝,凡是四方有所进献,一定要先奉送给太后。因此,张太后母子之间关系和睦,堪称皇室典范。

可惜明宣宗是个“短命鬼”,在位仅10年时间便驾崩,终年38岁,时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由于太子朱祁镇年方9岁,所以宫中开始讹传太后将扶立爱子襄王朱瞻墡为帝(张氏共生有3子1女,即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宪王朱瞻墡和嘉兴公主)。张太后听到流言后,马上召集群臣到乾清宫,并亲手扶立孙儿朱祁镇为帝,使得流言不攻自破。

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4)

明英宗朱祁镇

​虽然明英宗如愿以偿地登上皇位,但由于他年纪的确太小,根本无法治国理政,所以部分大臣提出建议,希望张氏能够垂帘听政,帮助幼主“掌舵”。但是当奏请传递上去后,张氏却以“有违祖制”为由,予以断然拒绝(“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引文同上)。

然而偌大的帝国,不能没有主事之人,所以张氏思虑再三,便任命重臣张辅、杨士奇、杨荣、杨溥、胡濙等五人为辅政大臣,共同参决军国重事。除此之外,张氏还极力防范、压制宦官集团(尤其是针对大宦官王振),禁止他们干涉朝政,侵夺辅政大臣们的权力。因此,在杨士奇等人的精心治理下,明英宗初年的国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明朝张皇后是怎么死的(真实的张皇后其实很贤惠)(5)

诚孝皇后张氏的历史画像

​张氏精心呵护、教导着孙儿,力所能及地清除所有威胁帝国稳定的因素,为此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油尽灯枯的张氏再也无法帮助孙儿,在留下言辞恳切的遗诏后,便撒手人寰。这个经历过恁多艰难险阻,在后位上坐了18年时间的传奇女性,就此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张氏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为之悲戚,由此可见她何其深得民心。

张氏去世后,谥号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与明仁宗合葬于献陵,并附祭于太庙,可谓备极荣哀。纵观诚孝张皇后的一生,曾辅佐丈夫、儿子开创盛世,又帮年幼的孙儿坐稳皇位,如此功绩赫赫,难怪乎被史学家称颂为“女中尧舜”。

史料来源:《明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