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2)

预计阅读时间:33分钟

文字编辑|瓷器

徐锋和阿丁合作的第4首歌,阿丁词,徐锋曲并唱,碟封是阿丁画的《弹吉他的莎乐美》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3)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4)

楚门·卡波特

画|阿丁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5)

电影《卡波特》里的佩里和卡波特。演卡波特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也死了,死因几乎和他演的作家

一模一样

楚门·卡波特以及《冷血》与冷血

阿丁

1959年11月15日,地点是美国堪萨斯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那一天,一则血淋淋的新闻占据了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是这么说的:

昨日晚间,霍尔科姆镇发生一起灭门惨案,受人尊重的农场主赫伯特·威廉·克拉特和他的妻子,以及他们16岁的女儿、15岁的儿子,均死于非命。凶手未知,且动机不详……

第二天,在距离案发地将近两千公里的纽约,作家楚门·卡波特扔下刊登了这条新闻的《纽约时报》,拨通了《纽约客》总编辑的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6)电话,以他独特而怪异的嗓音简单交代了新闻事实后,立即请缨,要去堪萨斯州跟踪采访这个案件。老总问他何时动身。“今晚就出发。”卡波特回答。这是属于一位血管里流淌着记者血液的作家的敏锐,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一样,卡波特迫不及待奔赴堪萨斯。陪同他的,是他的好友哈珀·李,著名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女作家哈珀·李。

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卡波特没有意识到,这一案件对他的余生意味着什么,又将对他的文学之路和命运施加何种影响。出发时他只不过想采访后写个跟踪报道而已。

在哈珀·李的协助下,卡波特先后走访了遇害者的遗属、邻居,参与侦破的警官,更重要的是他无数次走进堪萨斯州监狱,对两位嫌疑犯,尤其是佩里·史密斯的采访。那几乎不能说是采访了,已经是密友间的促膝谈心。卡波特抽丝剥茧般,渐渐套出了史密斯内心几乎所有的隐秘,正是这些内容构建了这本书的主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冷血》更像是一部凶犯佩里·史密斯的传记。那么,卡波特是如何取信于佩里,并最终成功进入一个凶犯内心的呢?

解开这个迷的秘钥,就藏在两人的身世之中。

先来看看这个叫佩里·史密斯的人。在佩里儿时,正值始于1920年的美国禁酒令时期,父亲以贩卖私酒为生,根本无暇顾家。他母亲不喝酒的时候与人私通,其他时间烂醉如泥。为了避免儿子干扰自己颓废、放荡却随心所欲的生活,这个女人总是把幼小的佩里锁在黑暗的房间里。不久后,这个不负责任的母亲死于酒后呕吐物窒息。父亲接走了佩里,可他并不是父亲唯一的儿子,佩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因此在家庭重压之下,佩里的父亲也腾不出精力陪伴儿子健康成长。大多数时候,佩里实际上形同弃儿,不得不住在孤儿院里。在孤儿院,看管孩子的修女常常因佩里尿床赏他一顿鞭子,而那年佩里还不满七岁。多年以后,作案前的佩里跟同伙迪克说,“修女可不是个好兆头”。这句话当然不是无端冒出来的。巧合的是,卡波特的怪癖之一就是,“不跟两个修女乘飞机旅行”。

现在轮到作家卡波特出场了。1924年9月,一个17岁的女孩生下一个男婴,这简直就是孩子养孩子,这个少女妈妈根本无力抚养,也不会抚养。于是男孩被送到阿拉巴马州的乡下亲戚那里,直到9岁时才被再婚的母亲接回去,从此男孩继承了继父的姓氏,世上才有了楚门·卡波特这个名字。寄人篱下的日子对一个孩子来说,其艰难可想而知。幸运的是,少年卡波特在阿拉巴马州乡下结识了哈珀· 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在哈珀·李的代表作《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就有一个男孩是以卡波特为原型的,哈珀·李这样描述这个男孩:“他比我高一级,可看上去很小。当他说起故事时,眼睛会忽明忽暗,会毫无征兆的大笑,会无意识地捋额前的那绺头发。”你看,童年卡波特就已经是个讲故事的小高手了。

缺少父母关爱的卡波特,敏感而反叛,拒绝走那条被他认为平庸至极的大学之路,他认为教育不足以改变人生,辍学后,他每天躲在屋里笔耕不辍。不得不说,卡波特的确是个早慧的天才,17岁那年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文学少年一下子就收到三封作品的采用通知。也就是在这一年,卡波特谋到一份在大名鼎鼎的《纽约客》打零工的差事,从那些资深编辑、记者那儿偷艺,获益不浅。他22岁就凭一个短篇小说拿到了欧·亨利文学奖,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至此,卡波特和佩里的人生不再有相似之处,两人背向而行,一个走向名利之巅,另一个则走向监狱和死亡。说到这儿要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卡波特》,这部电影呈现的,正是卡波特完成《冷血》这本书的全过程。在电影中,哈珀·李问卡波特是不是爱上了佩里,卡波特的回答是:

“佩里和我好像是在一个屋子里长大的。有一天他从后门出去了,而我走进了前门。”

这句话可以解释一件事,那就是在漫长的采访过程中,卡波特和佩里的交谈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却基本没有和另一个犯人迪克进行过深入的对话。原因不言自明:对于卡波特来说,佩里就相当于是活在另一个时空里的自己,而他愿意花6年时间筹备一部作品的原因就是,这另一个自己激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共情。

好了,我们花了一些时间讲了讲书外的故事,现在回到这本书,看看另一个时空的“卡波特”——佩里·史密斯所犯下的、被卡波特称之为冷血的罪行。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大约27万字,分成四个章节,分别是:死神来临前夕、不明人士、水落石出和角落。我们也以这四章的顺序来给你讲述这个冷血的故事。

第一章叫《死神来临前夕》。顾名思义,卡波特描写的,是克拉特一家遇难之前的情境。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这个小镇的宁静,以及小镇居民鸡犬之声相闻的恬适生活,没有人嗅到死亡正在临近的气息。然而在卡波特平静的叙述中,悲剧的味道却在字里行间悄悄弥散,不祥的气息笼罩在小镇之上。在早就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的读者看来,这种叙述方式就好像交响乐的序曲一样,舒缓导引着,直到一个巨大的重音符号砸在倾听者心上。

悲剧发生前八小时,这个家里的父亲克拉特先生刚刚签下一份价值四万美元的保单,一旦出现意外死亡事件,受益人将获得两倍赔偿。保险推销员收起签字笔,露出交易成功后满意的微笑,而克拉特先生起身要回家,妻子正在等他吃晚饭。他们最小的孩子凯尼恩喜欢独处,同龄的男孩已经开始尝试和女孩约会了,而凯尼恩却想不通跟女孩们腻在一起有什么意义,他更愿意打猎、骑马、帮父亲修理农具,替母亲清扫花园。女儿南希正值十六岁花季,永远是家里最后一个睡下的,她的床头,摆着女孩与男友的合影,两人笑容甜蜜,眼神里含情脉脉。女孩洗了头,擦了晚霜,用纱巾把头发包起,在上床前准备好明早去教堂的衣服:尼龙长袜,黑色皮鞋,一套红色天鹅绒礼服。行文至此,卡波特“残忍”地告诉读者,“下葬时,也是穿的这件。”而与此同时,迪克和佩里已经在离此处不远的商店里采购完毕,买了一捆足够绑一百个人的绳子。

在第一章,卡波特就让佩里和迪克出场了。并且给了两人精准的白描。迪克“像个典型的美国好小伙,习惯性的微笑让他看上去没那么阴险,”在监狱进行的智商测试得分一百三。可是在佩里看来,迪克的脑袋“就像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又组合起来,但果核去掉了”。在智慧层面上,尽管迪克智商高达一百三,佩里还是有优越感的,他对迪克的鄙夷贯穿始终,在佩里眼里,迪克就是个浅薄而低级的恶棍,自己只是迫于无奈才和他捆绑在一起。

在细节上卡波特也做足了功夫,比如佩里和迪克的纹身——卡波特曾经聘请最专业的摄影师为两人拍照,就像如今的写真那样,因此,在他们死去五十多年之后,今天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卡波特的文字来清晰地“看到”——迪克身上的那些纹身:玫瑰、猫脸、吐出人头的龙头、乳房丰满的裸女和狰狞的小鬼,而佩里的纹身比迪克少,却精致了许多——咆哮的老虎、骷髅、墓碑,这些宿命味道的图案昭示了他与迪克的不同,而在右臂的肱二头肌上,纹着“小甜饼”三个字,这是个人名,是佩里受伤住院时照顾他的女护士,显然这位护士小姐曾经给过他温暖。在思维层面,迪克的头脑比他的纹身还要简陋粗鄙,与之相反,佩里则多愁善思,算得上多才多艺,喜欢读书,行囊里装满了诗集和书信,会唱两百多首圣歌和情诗,还会抱着吉他弹唱,口琴、手风琴、木琴也都玩得来。佩里时常幻想自己坐在舞台上,一个人组成一个交响乐团,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中。佩里还尝试过帮迪克提高法语水平,教他写诗,好让这位在监狱结识的朋友不至于太过鄙俗。

第二章叫《不明人士》。在这一章里,佩里和迪克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负责这件案子的堪萨斯警长杜威。事发后,没有谁比这位警长更忧伤、更愤怒了,因为这起灭门惨案不仅发生在他的地盘,而且克拉特先生生前还是他的好友,两人时常在教堂碰面、聊天。警长怎么也想不到善良的克拉特一家会遭遇如此残忍的灭顶之灾。杜威熟悉克拉特的孩子们,他桌子上就放着南希的日记,那女孩的每一个字都让警长心如刀绞。杜威还注意到,惨案发生后,整个堪萨斯都陷入了恐惧与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正在悄然崩塌。南希学校的一位女教师说:“与其说他们吓坏了,倒不如说他们寒心透了。”就像镇上的人议论的,那个已经不存在的家庭代表了四里八乡的人们既羡慕又尊重的一切,如此友善无害的一家人死于非命,人们说,“那就等于告诉人们上帝不存在一样”。警长的使命当然是找出凶手,并绳之以法。在这之后,卡波特开始了两条叙述线并行的手法,一条是警方的调查和惨案发生的过程,一条是佩里和迪克犯下罪行之后的逃亡。

在这一部分,两个罪犯的形象越发丰满与立体。在逃亡路上,佩里跟迪克讲了他反复做过的一个梦:在热带丛林中,他发现了一棵树,树的气味奇臭无比,枝桠上却挂满钻石,树干上,一条蛇盘绕守护。在梦里佩里对钻石的渴望战胜了对蛇的恐惧,他伸手去采摘,却被蛇缠绕、攻击——佩里每次回想起这个梦,都觉得自己正在被蛇吞噬,而身体仿佛陷入流沙,死亡一寸寸临近。而在另一个梦中,佩里为了抵抗孤儿院修女对他的虐待,在梦里虚构了一只类似鹦鹉的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7)大鸟,那是一只“比耶稣还高,像向日葵般金黄”的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8)大鸟,当修女因为七岁的佩里尿床而扬起鞭子时,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9)大鸟腾空而起,用它尖锐的嘴啄瞎了施暴者的双眼,吞掉眼珠,还把她的肉体撕得粉碎。之后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0)大鸟用温暖的羽翼抱起佩里,“挥动翅膀,飞向天堂。”

少年卡波特也做过几乎同样的梦。在他跟佩里差不多大小的时候,卡波特的少女妈妈带着他从一个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母亲出去约会或者找工作,就把少年卡波特锁在汽车旅馆的房间里,任他一个人绝望地等。哭累了,卡波特就蜷缩在门口的地毯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佩里离奇的梦境,正是他内心隐痛的投射,这些童年时代的隐秘,佩里只说给卡波特听。而粗人迪克的反应是,后来怎样,那条蛇吃你了吗?这是卡波特绝对问不出的问题。卡波特最终取信于佩里的,也许正是电影《卡波特》中的那句台词:

“如果我不把真实的你写出来,世界将视你为一个怪物,那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卡波特说。

从这些梦境中,作家卡波特可以轻而易举地触摸到一系列情绪:孤独、恐惧、愤怒、压抑的想要复仇的念头、可望而不可及的温暖和安全感——相似境遇的人更容易产生共情,这也正是卡波特能够让佩里打开内心之门的主要原因。就这样,一位盘桓于上流社会的天才作家,成了杀人凶犯的知音。

佩里还有另外一个知音。事实上,在犯下那桩令人发指的罪行之前,他最想去找的不是迪克,而是他在监狱认识的“真正的,唯一的朋友”威利。此人在狱中担任牧师的助手,他一见佩里,就意识到这个“眼神朦胧、声音低沉”的跛脚壮汉是个诗人,“一个罕见的可以拯救的灵魂”。然而接触后,威利很快就洞悉了佩里的灵魂,在他写给佩里的信中说:“为什么看到别人幸福或满足,你就会毫无道理地发怒?为什么你对人类的蔑视以及伤害他们的欲望越来越强?你厌恶他们,因为他们的道德、他们的幸福正是你挫败和愤怒的来源。这正是你内心可怕的敌人,有一天会像子弹一样具有毁灭性。”而看似头脑简单的迪克也曾经犀利地评价过佩里,他说,佩里表面上郁郁寡欢满腹心事,实际上却是个“天生的杀手,头脑绝对冷静,但却毫无怜悯之心”。

我们再来看看佩里的至亲是如何评价他的,佩里的父亲说:“有一点我非常清楚,只要你对他好,佩里的心地还是不坏的,但如果你对他不好,那你就有麻烦了。”可谓知子莫若父。卡波特还走访了佩里唯一在世的姐姐。姐姐回忆了童年的佩里,她说弟弟曾经是她最爱的玩具,给他洗澡、穿衣,捏捏他的小脸蛋,她还说佩里是个爱哭鬼,会因为美好的音乐和落日,以及皎洁的月光落泪——

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诗人,或者敏感的小说家的特质了,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曾经说过:作家要有一些面对简单事物,比如落日或旧鞋子,惊讶得张口结舌的资质。这说的不就是佩里吗?

但是,佩里的姐姐最后说:“可是,现在我怕他。”

到此,小说的第二章结束。

在第三章《水落石出》中,我们将跟着美国警方一起侦破此案。克拉特一家遇难后不久,一个正在堪萨斯州监狱服刑的犯人在广播中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猛然想起,他曾经跟狱友迪克说起过,自己曾经在克拉特先生的农场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1)打工,还告诉迪克这家看起来很富有。迪克便有意无意地问,克拉特先生家的位置、路线、房屋格局等等。这个犯人意识到,杀害克拉特一家的十有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2)八九是迪克,便告知了警方。于是案发一个月后,佩里和迪克在阿拉斯加落网,被押解回堪萨斯受审。

“这个矮小的、孩子一般的男人,坐在金属椅上,穿着靴子的双脚还够不着地面。这时他眼前看到的是这同一双孩子般的脚,悬垂着,晃动着。”这就是佩里给警方和卡波特的第一印象。

经过漫长的审讯,案件真相大白。现在可以揭开谜底了,杀人者究竟是迪克与佩里合伙,还是他们之中的一个。1959年11月14日晚,迪克携枪和佩里闯入克拉克家,用绳索捆绑了一家四口,逼问克拉克先生保险柜在哪,实际上这个家并没有迪克想象中的保险柜。在这个过程中,迪克殴打克拉特先生和他的儿子,叫嚣着要杀死他们全家,还试图强暴克拉特的女儿南希,被佩里阻止,为此两人几乎发生肢体冲突。然而令人万万想不到的却是,正是这个不惜与朋友动手,保护女孩不受凌辱的佩里最终杀死了南希。迪克正在东翻西找的时候,佩里安慰着克拉特先生,告诉他他的家人都是安全的,他们也无意杀人,而就在那一瞬间,佩里从克拉特先生眼中,看到的不是他想看到的感激之情,而是嫌恶与恐惧,于是,佩里起了杀心,一直叫嚷着杀人的迪克下不去手,反倒是佩里抢过了那把刀——

他期待的被人视为好人的愿望落空,在佩里的供词中,他说:“我不想伤害这个男人,我认为他是个非常可亲的绅士,说话和气,直到我割断他喉咙的那一刻,我还是这样想的。”这之后,佩里再也控制不住,先后开枪打死了克拉特先生的妻子、南希和克拉特的幼子。一旁的迪克惊呆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开始那场毫无预兆的屠杀之前,做出了如下的举动——这也是最后一章“角落”的内容:因为地板冷硬,佩里在被捆绑的克拉特先生身下垫上了纸板;跟南希聊天,聊骑马、聊她的男朋友、还谈起女孩想在大学学的文学与艺术;因为看到凯尼恩咳嗽,佩里给他脑后加了个枕头,好让男孩舒服些。这些附着在复杂人性之上的细节,也恰是激发卡波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进入佩里内心的原因。

本书的尾声,佩里和迪克在堪萨斯州被处以绞刑,行刑仪式将在堪萨斯州立监狱一个兼作农具仓库的绞刑室举行。佩里在人世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把一块咀嚼了很久的绿箭口香糖吐在牧师的掌心。而两人在此案中的非法所得只有:四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台便携式旧收音机。

电影中卡波特说过的话:

“佩里和我好像是在一个屋子里长大的。有一天他从后门出去了,而我走了前门。

所谓前门,对普通人而言,是体面的,安全的,对他人、对社会无害的庸常生活,而卡波特的前门,更是让他走向人生的巅峰,成为一个杰出的、为人瞩目的作家,凭借作品跻身上流社会。在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圣诞节忆旧》中,那个孤儿的身边至少还有个疼爱他,为他做水果蛋糕的老妇人。孤儿是童年卡波特的镜像,那位老妇人,则是在童年时期若干善待他的人的合体。然而,给过佩里温暖的,只有被他纹在右臂的、那个叫“小甜饼”的护士,他从这个世界领受得更多的是嫌弃、殴打与蔑视。这当然不是佩里走向犯罪的全部原因,但至少是诱因之一。

欧内斯特·海明威曾经说,成为作家的要素之一就是有个糟糕的童年。或许卡波特会赞同海明威,因为卡波特自己就有个糟糕的童年,也跟随海明威的脚步成了作家。然而,有一个糟糕的童年却不一定能成为作家,因为,在天性中同样不乏诗性的佩里,却如同种植在恶劣土壤的同一种作物,最终生长为一株毒草。

但是,我们要问,卡波特和佩里真的选择了两扇不同的门吗?

在2005年上映的电影《卡波特》中,有这样两个镜头:

镜头一,卡波特向哈珀·李描述佩里,说佩里近乎病态地看中别人是否尊重他。此时哈珀·李问:那么,你尊重他吗?卡波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他是个挖不完的金矿。

镜头二,佩里与迪克死刑核准前,卡波特跟警长杜威说,自己起了个很满意的书名,一个非常非常硬汉的书名,就叫《冷血》。杜威冷冷地问:你这个书名是指罪行本身,还是你去采访他并写成书这个事实?

当然,我们大可说这是电影艺术的虚构,然而,现实中的卡波特又是怎么对待给他提供了绝佳写作素材的另一个自己的呢?

的确,卡波特出钱为佩里和迪克聘请律师,一次次上诉;邮寄食品、日用品给他们,迪克想要的色情杂志、佩里因为腿伤而产生了依赖的阿司匹林,卡波特都能帮他们搞来。但卡波特不惜代价这么做的目的,显然只是为了自己这本书。在即将尘埃落定,所有资料都已齐备之际,卡波特就不再付律师费,他开始回避佩里的联络,也许在作家心中,佩里和迪克的死刑,才是这本书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冷血》出版后做了一场朗诵会,佩里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他质问卡波特,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书名,作家顾左右而言他,声称这只是出版方为了吸引读者,制造的噱头,真正的书名他还没有确定。

这大概是出于职业目的的冷血,属于一个作家的冷血,就像佩里是另一个卡波特一样,“冷血”所涵盖的也不仅仅是佩里的罪行。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有一句名言——“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卡波特于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3)1984年8月25日在洛杉矶去世,终年59岁,根据尸检报告,他的死因是“肝脏疾病并发静脉炎及多种毒品中毒”。

阿丁虚构类作品汇总

美颅||琥珀||人奶||晚安,秦舞阳

一个纳粹的阅读简史||祭品||锁

你进化得太快了

电影楚门的世界评分(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14)独裁者:原来你是隐形的思想家啊

这墙,不会屈服于任何乞求

烧福克纳,烧村上春树,烧李东沧,烧我自己

魔鬼的皮

阿丁

作家、画家。著有长篇小说《无尾狗》、《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短篇小说集《厌作人间语》、《寻欢者不知所终》、《胎心、异物及其他》以及随笔集《职业撒谎者的供述》等。画作方面,首次个展是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

版权声明|《<冷血>与冷血世界及楚门·卡波特》已在阿丁自己打理的订阅号《寻欢者不知所终啊》首发,《果仁小说》经阿丁授权转化,其他媒体未经其本人许可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只有鱼和汤的的杂鱼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