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2021年11月22日至24日,以“迈上新征程的中国基金会”为主题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顺利举行。期间,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承办的平行论坛“全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痛点及公益帮扶模式探索”23日上午在广州顺利举办。论坛发布了公益界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增加社会可见度。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教授,发布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2)

01

调查背景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受到国家广泛关注。

今年教育部等部门连续颁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其中便有要求中小学按比例配置心理教师,提高心理教师待遇等举措。

同时,国家“双减”等政策,也力图减轻学生负担,缓解中小学生学业压力。

这背后隐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据悉,仅今年九月就有20余起公开报道的学生跳楼事件。

近年来频频登上热搜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不仅牵动着家长和学校的心,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这一点,由国家历年来出台的各种政策便可看出: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3)

本次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携手中科院展开的调查,采用多种问卷,调查了包括安徽、四川在内的七省十六所小学,共调查了5到15岁的1172个男生和1277个女生

力图勾画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索背后的因素,积极寻找应对之道。

02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丨抑郁

本次问卷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对乡村儿童进行问卷测量,情况并不乐观。

乡村儿童的总体抑郁检出率为25.2%,其中小学男生25%有抑郁倾向,女生25.3%有抑郁倾向, 性别差异并没有造成明显影响。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4)

在年级分布上,六年级学生抑郁检出率最高,为28.6%,同时抑郁分数也是最高,为15.4,其次则是一年级学生,为14.7,考虑可能是升学压力和入学不适导致。

总体看来,检出率的年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5)

丨焦虑

在本次的检测中,调查发现:

轻度及以下焦虑的乡村儿童占74.3%

中度及以上焦虑,即“过度焦虑”的乡村儿童占25.7%。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6)

调查同时发现,较之抑郁,焦虑的性别差异则较为显著:女生过度焦虑检出率(27.8%)超过男生(23.4%)。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7)

同时,乡村儿童过度焦虑检出率在年级间也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小学三年级学生过度焦虑检出率最高。

随着年级上升,焦虑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8)

丨问题行为

本次调查发现,在乡村儿童中,排前三的问题行为分别是:

1.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

2.骂人或说脏话

3.不做作业或抄作业

并且,男生的问题行为(4.6)显著地多于女生(3.7)。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9)

调查还发现,随着年级不同,乡村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三年级最多,到了四年级有巨大的滑落,而后慢慢有所回升。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0)

03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丨家庭因素

调查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的排行,以及家人间的和睦程度,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独生子女明显呈现问题行为更多(t=3.64,p ‹0.001);

家中排行第三及以上的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最高,问题行为也最严重。

家庭的和睦程度对儿童的影响最大:

家人间动手打架越频繁,乡村儿童的抑郁,焦虑水平越高,问题行为越严重。

除此之外,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可以看到,父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不论抑郁率、焦虑率还是问题行为,都高于其他: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1)

父亲文化程度影响

母亲文化程度在中专或大专的儿童,其焦虑率和问题行为,却显著地提高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2)

母亲文化程度影响

丨教育环境因素

调查显示:

乡村儿童的抑郁、焦虑以及问题行为得分与父母教育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即父母投入越多,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越少;

与此相同的还有同伴关系,关系得分越高、相处越好的儿童,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越少;

值得一提的是: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

丨个人品质因素

1.自尊

调查显示:抑郁、焦虑、问题行为得分与自尊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小学男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小学女生;

与关系得分相同: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儿童。

2.坚毅力

调查显示:抑郁、焦虑、问题行为得分与坚毅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抑郁得分与坚毅力三个子维度中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的负相关最高,焦虑得分与兴趣稳定性的负相关最高,问题行为得分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负相关最高。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3)

丨睡眠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容易被人忽视的,便是睡眠质量对乡村儿童心理的影响。

调查显示,乡村儿童的睡眠状况不是特别理想,有超过30%的乡村儿童睡眠质量堪忧,且性别差异明显:小学男生在睡眠质量上好于小学女生。

年级不同睡眠质量分布差异显著 ,随着年级升高,睡眠质量高的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学业压力增大对睡眠质量的负面作用。

同时可以明显发现,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问题行为成正相关:睡眠质量越差,儿童的抑郁率、焦虑率越大,问题行为越多。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4)

04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留守儿童成重点关注对象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得出来: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投入和同伴关系是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抑郁率和焦虑率的比重令人担忧,由此引发的自杀意念等问题亟需得到关注。

其中,又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为严峻,值得重点关注。

调查显示:不论是抑郁率、焦虑率,或是问题行为,留守儿童的比重与得分,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5)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6)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7)

由此导致:留守儿童中“想自杀”的人数百分比稍高于非留守儿童中“想自杀” 的人数百分比。

但留守儿童中没想过自杀的人数百分比,却稍低于非留守儿童。

可见自杀意念在留守儿童中并非更普遍,但极端人数却可能比非留守儿童更多。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8)

05

家长与教师情况调查

除了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本次报告,还对乡村儿童的家长与教师进行了调查报告。

丨家长

本次针对家长的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694份。

其中,父亲答卷203 份,占29.3%;母亲答卷464份,占66.9%;其他家长答卷27份,占3.9%。

儿童抑郁的根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布)(19)

调查结果发现:

1.乡村儿童父母抑郁检出率为15.0%,焦虑的检出率为14.8%,整体心理状况良好;

2.文化程度和婚姻满意度越高,父母焦虑、抑郁的比重越低;

3.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与儿童自评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表示乡村父母对儿童的了解有欠缺。

4.父母认为乡村儿童排名前三的问题行为为:做了不该做的事也不内疚、不做作业或抄作业、骂 人或说脏话。 而儿童报告的问题行为排名第一的“对性的问题想得太多”,在父母报告里排名倒数第二。

5.调查发现: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评估: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越容易观察到孩子的负面表现,并给出消极评价。

6.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乡村儿童,父母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更少。

丨教师

本次乡村小学教师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81份。

男教师25人,占32.5%;女教师52人,占 67.5%。

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在23-57岁,平均年龄40.0±9.5岁。

调查发现:

1.乡村小学教师的抑郁检出率为29.6%,其中3.7%的乡村小学教师为抑郁高风险,过度焦虑检出率为20%。

2.乡村小学教师随着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越来越严重,则抑郁、焦虑水平呈上升趋势。

3.小学教师掌握迫切需要提升的教师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排名前三为:

会使用量表、问卷等给学生做心理测试;

了解天性与教养相互作用的知识;

了解学生的恋爱心理。

06

建议

从报告调查的数据来看,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种因素影响着儿童心理健康,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怀。

同时,乡村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也亟需得到关注和改善。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本次报告也提出了六点建议:

1.加速建设针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建设体系,重视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排查;

2.加强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科普和服务;

3.重视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设;

4.增加建设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事业的专业人才与资源;

5.鼓励父母增加对乡村儿童教育成长的投入;

6.重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提升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在保障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近些年发布的各种政策来看,国家已经在积极行动。

如何发动整个社会一起行动,关注儿童心理问题,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关注儿童成长的行业人士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次论坛的举办,便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希望能促成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发展与资源整合,推动乡村儿童心理服务地区公益生态网络建设,让乡村儿童的未来有更多可能。

PS:本文图片、数据来源《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