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迟到了怎么跟老师解释(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

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 | 网师感悟

李雪 新网师

网课迟到了怎么跟老师解释(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1)

网课迟到了怎么跟老师解释(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2)

作者 | 李雪

审核 | 刘凤娟 彭晓君

编辑 | 郝志刚

今天学习了专题研究中的《如何应对经常性迟到的学生》,看到这个标题我立刻来了兴趣,因为我们班就有几个这样隔三差五迟到的孩子,说教效果甚微,让我很头疼。

有一个孩子整个一年级就没有按时到过,每天到班时总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就像没睡醒一样。对于老师的批评或询问毫不在意,好像迟到就是他生活的常态,这让我很恼火。他家长每次都态度诚恳地说下次注意,但就是不付诸实际行动,我因此对他家长有些看法。今天读到王老师对经常性迟到学生的分析,我恍然大悟,学生迟到虽并不是什么大事,却很容易让班主任老师上火,因为学校有纪律评比,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处理还会对班里其他学生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影响班风。所以个别学生经常迟到会给班主任造成一定的压力,处理的时候就很容易发脾气,找家长,进而激化矛盾。

之前我们学过,不管面对什么问题,我们不要着急地去想“怎么办”,而是要冷静地分析“为什么”,这种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于处理学生迟到。作为教师,我们往往不善于把经常性迟到行为放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及父母态度中综合分析,往往就事论事,把迟到当成孩子学习态度的问题。越是急于求成,急于纠正,就越容易失败。孩子到底为什么会经常迟到呢?常见原因有以下三种:

第一、恐惧老师或恐惧学校。这样的学生主要问题不是迟到,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到学校来,家长催逼着学生一定要去学校,孩子极不情愿,就在行动上磨磨蹭蹭,能晚点去就晚点去,少在学校呆一会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造成学生对教师恐惧学校恐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或是受到老师过多的批评,也可能是被某个老师严重的伤害,因而留下了心理上的阴影,从而因一个人、一件事,变成了讨厌整个教师群体。像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和他建立友好关系,让他感受到老师喜欢他、关心他,能够看到他的优点和进步,这样他就能慢慢放下心理上的芥蒂,正常到校上学,从而减少迟到的次数。

还有一种可能是对学校恐惧,就是说学校里有让他害怕的人或事,有可能是因为在班里有人欺负他,或是因为性格原因被同学孤立嘲笑。这样的孩子面对老师的批评,他可能是一言不发,或者是欲言又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平和地询问情况,让他向我们倾诉藏在心里的原因,从而帮孩子走出心里的泥潭。

面对学生迟到问题,我们没必要义愤填膺,更没必要碎碎念,说一堆孩子根本就不会听的废话。最主要的是要跟孩子敞开心扉地谈一谈,了解具体的、真实的原因,只有把孩子心理上的根源性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的解决迟到的现象。

第二、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有的学生把迟到当成家常便饭,小学对时间都明确有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迟到行为我们会格外关注。或许孩子的迟到行为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比如在家里面稍有一点不舒服,家长就说:“今天不去上学了,反正去学校也是玩!”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去学校就是玩儿,去不去都行,迟到更不算什么了。也就是说,家长根本没有把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起来,没有把幼儿园当成是入学前的准备,没有让孩子养成纪律和规则意识,他们只是本能地疼孩子,没有教育观念,也没有方法,还以为讨好就是教育,没有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面对小学老师对时间方面的要求,家长可以很快转变自己的观念,但是孩子却做不到急转弯,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这种问题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家长。如果当初能够按时按点送孩子上幼儿园,那上小学就自然不会出现这种让人头疼的问题。可见,养成一种习惯太重要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心平气和,要悦纳孩子,因为孩子养成习惯用了很长时间,那么改掉这个坏习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只有慢慢地教化、感化孩子,让他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和节奏。

第三、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有的学生并不讨厌学校,也很喜欢老师,但他们却经常迟到。问到家长的时候家长会说:我每天都在督促他按时起床,按时到校,但他就是不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不起效,这是怎么回事呢?像这种问题往往首先考虑是不是家庭教育理念不统一,比如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者是父母要求严格,家里的老人却处处袒护孩子,不能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这样的情况下,单方面的严格是没有效果的,孩子有人撑腰自然就会理直气壮地磨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跟家长沟通,让他们家庭内部达成共识,再进行下一步的教育。

也可能是家长包办太多。我们班有家长就说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叫了一遍又一遍才起来,穿衣服时磨磨唧唧,刷牙时磨磨蹭蹭,吃饭也是不慌不忙,家长急得不得了,孩子还慢慢悠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明白,家长比自己还着急,所以他觉得这些事情是家长的事儿,就算他躺那不动,家长也会把他衣服穿好,把饭送到他嘴里,再把他送到学校。有的学生非常善于判断家长的情绪,比如家长说哪些话的时候表示有点着急,什么样的表情或动作表示真的急了,什么时候自己再不行动就真的要挨打了,他们把大人的心理摸得透透的。本来上学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家长的过度包办让孩子觉得“我是给妈妈起床的,我是给妈妈上学的,我做的一切都是给妈妈做的”,我们都知道,做自己的事儿肯定分外上心,别人的事我们就不会那么关注,如此以来孩子迟到也就很自然了。这些孩子在家里面是老大,到学校后面对老师的批评往往会很怂,因为他们也知道迟到不是好事儿,但他们不会反思为什么自己会磨蹭,反倒会埋怨家长说:都怪你没有早点叫我,都怪你开车开得太慢,都怪你今天做的饭太烫了……总之,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还挺委屈。孩子迟到,家长买单,迟到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像这样的家长就很需要我们的专业指导,我们要告诉他迟到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要替他承担责任,家长顶多是帮孩子做一些他们暂时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帮她把饭做好,送他上学。

家长可以叫孩子起床,但是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催,因为上不上学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以后孩子上了大学,难道我们还要每天去叫孩子起床吗?孩子上班了,难道我们还要天天打电话叫他起来吗?如果以后我们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那现在开始就不能惯着他的这些坏毛病,否则还在将来长大了会有更大的痛苦。有的家长会担心说,我不叫他,他不更迟到吗?其实我们一味地催催催,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而且他不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负责,他可能反倒会操心,操心了才会有进步。比如我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每天早上是7:20出门,有一次她俩吃饭磨磨唧唧磨,眼看到7:19了,她俩还在一个米一个米地往嘴里送,我二话不说换了鞋,拎起包,打开门就走了,她俩都没反应过来,我自己去上班了。后来她俩又苦苦哀求爸爸送她们上学,结果那天迟到了,老师又惩罚了她们。后来我跟她们说:我可以叫你起床,也可以带你去上班,但是我不能无限度地等你,因为你不上学那是你的事儿,我不上班是不行的,我是顺便带你去学校,而不是专职伺候你上学的,以后超过7:20我不会等你的。从那以后,孩子们有了时间观念,每次都是提前几分钟把饭吃完,换好鞋子,提好书包,等我一起上班。

可见,只有让孩子自己操心、自己负责,他们才能成长。总的来说孩子经常性迟到还是要靠家长来解决,因为大部分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家庭,要想得到家长的助力,老师就必须经常跟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一些实用的理念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光是责罚学生、问责家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家长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方法。

相关推荐

●如何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 | 网师感悟

●研究不止是专家的事情 | 网师阅读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网课迟到了怎么跟老师解释(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3)

网课迟到了怎么跟老师解释(如何应对经常迟到的学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