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问卫士长(毛泽东问卫士长)
毛泽东一生有十个子女: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三子毛岸龙,长女毛金花;四子毛岸红;五子早产夭折;次女失散,三女毛姣姣(李敏);六子出生十个月就在苏联夭折;四女李讷。
毛泽东和李敏、李讷
十个孩子,长子毛岸英1950年牺牲在朝鲜战场;
三子毛岸龙在革命时期不幸病逝(一说失踪);
四子失散,五子、六子均夭折;
长女毛金花失散多年,在1973才确认身份,却未能与父亲相认。
次女1935年红军长征至贵州时出生,迫于无奈送给当地老乡抚养,因此失去了联系。
毛泽东十个子女,有七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从小颠沛流离,四处奔波,或失散,或夭折,或牺牲,都没能承欢膝下。
只有次子毛岸青、三女李敏、四女李讷三人陪他走过了晚年。
毛岸青是杨开慧之子,1923年出生。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毛岸青就和父亲分离了。
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
后来,毛岸青跟着哥哥毛岸英流落到了上海。
1936年,毛岸青和哥哥到苏联学习。
1947年,兄弟俩才回国。
1942年,周恩来、邓颖超在苏联和毛岸英(右一)、毛岸青(右三)合影
李敏是贺子珍的女儿,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
李敏出生几个月之后,贺子珍就去了苏联,留下李敏在延安生活。
1940年,4岁的李敏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
1947年,李敏和贺子珍回国,住在哈尔滨。
毛泽东和李敏
直到1949年夏天,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后,李敏才回毛泽东身边一起生活。
因此,毛泽东的子女只有1940年出生的李讷在毛泽东身边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
可以说,毛泽东子女虽多,却饱尝失子之痛。
毛泽东其实非常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对李敏、李讷两个女儿倾注了如山一般的父爱。
尽管如此,李敏和李讷长大后,毛泽东对她们特别严格。
毛泽东教育孩子们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对待他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
毛泽东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从小事抓起的。
毛泽东定了一条规矩,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毛岸青、李敏、李讷和他一起吃饭,必须去机关食堂就餐。
他不愿自己的子女因为自己的原因,占国家便宜。
1951年6月8日,毛泽东和李讷散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有一次和警卫长李银桥一起散步。
1947年,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任警卫员。
当时,李银桥还不乐意,想到前线部队工作。
后来经毛泽东开导,定下君子协议,先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半年。
结果,李银桥一直干到了1962年,足足干了15年。
在这15年朝夕相处中,细心谨慎的李银桥,兢兢业业,无微不至地照顾毛泽东的生活起居。
毛泽东曾对李银桥说:“我的事情,瞒天瞒地也瞒不了你。”
在这段工作生活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银桥和毛泽东一家人,亲如一家,感情极其深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毛泽东和李银桥
这次散步时,毛泽东突然问李银桥道:“你觉得是李敏好,还是李讷好呢?”
这话一出,李银桥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可不是选择题,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厚此薄彼。
李敏和李讷
李银桥慎重考虑后,才缓缓回答道:“她们两个都很好,对我也很尊重,身上没有其他高干子弟那种容易表现出的优越感,她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很有上进心。”
然而,毛泽东对这个答案却不满意,他摇了摇头,叹道:“我看她们都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吃的苦要比你们少上许多,能吃苦的人,将来才会有出息。”
这话李银桥就不爱听了,他赶紧反驳道:“主席,我觉得孩子们吃的苦已经够多了,你还想叫她们怎么吃苦啊?”
毛泽东又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你给她们定的标准和普通百姓家的不一样。她们不就是吃了大食堂吗?可是你要知道,大食堂的饭菜要比很多农民家庭的都要好。”
李银桥依然没有松口,坚持道:“主席,您不能总找低得比,这是不公平的。城里人家大多数未必比学校的伙食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
毛泽东听到这,也不想再纠结这个问题,笑着说道:“你这是为革命做了贡献,吃点好的人民没有意见的。但她们还没有为国家做贡献,人啊,在生活上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有出息了。”
说完,毛泽东和李银桥没有再就这个话题,做深入的探讨。
毛泽东和李敏、李讷
这就是毛泽东,只讲原则,铁骨铮铮见清廉;
这就是毛泽东的家风,教子严,律己严,持家严。
这就是毛泽东,清廉如水,大公无私。
唯有大公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爱戴拥护到永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