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

西罗马帝国政权消失,大批蛮族入主中原,老百姓一脸懵逼的当口。又是教会挺身而出,在一片狼藉的西欧土地上,率先带领上帝子民进行了秩序重建。因为帝国虽然没了,但基督教的各级教会还在,这些教会遍布西欧的各大城市,也深入到了田野乡村。而且这些教会,往往还占有大量的公共设施以及可耕种的土地。而且关键是,蛮族们的到来往往为教会网开一面,因为这些蛮族也是上帝福音的信仰者,他们可以杀人越货,可以奸淫掳掠,但唯独不愿意对教会动手。

这样一来,西罗马帝国虽然灰飞烟灭,基督教会反而独善其身。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

当蛮族们的杀戮告一段落,需要稳定下来进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时候,第一时间还是想到了教会。教会首先有钱有地,而且教会经过米兰敕令之后这几百年的发展,还形成了在教会自留地上耕种的习惯。教会下属的修道院,里面有大量的修士和修女,这些人长期耕种和劳作,后来就变成了实质上的修道院佃农。佃农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很多实用的耕作经验,甚至还保留了很多传承自古罗马时代的酿酒酿蜜,木工瓦工,打铁锻造这种手工业经验。这些经验由教会传播开来,社会经济也就重新振兴起来。

况且不仅是经济。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2)

教会还具备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不管是拉丁文还是希腊文,教会都有人会讲,而且只要你愿意受洗加入基督教会,你就能接受教会无偿的教育。基础教育普及之后,教会多年以来的藏书,足够让蛮族的土地重新盛开文明之花。

如此一来,在教会的协助之下,整个社会秩序也就慢慢得以恢复。当然,在这个期间,教会也获得蓬勃发展。基督信徒暴增的同时,世俗王权也对教会刮目相看,教会的势力更加庞大。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3)

教会在当时的示范作用是强大的,甚至是神圣的。

在教会示范的基础上,蛮族们也开始慢慢研究自己的社会治理问题了,尤其是欧洲古代社会最大的热点——土地问题。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4)

我们前文讲过,早在罗马帝国晚期,奴隶制度就已经接近崩溃。奴隶来源渐趋枯竭,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其低下,尤其在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情况下,奴隶们自认为也是上帝子民,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芸芸众生之一。于是,奴隶们开始消极怠工,破坏工具,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就比划两下,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就磨洋工。于是在罗马帝国中期,一种叫做“隶农制”(Coloni)的新劳动关系开始流行。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5)

所谓“隶农制”,是指佃农租种贵族田产,并在收获后以货币形式结算地租。这种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充分给予了隶农们以人身自由,也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热情。所以在这个时期,隶农们被普遍称为是自由隶农。然而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依然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自由隶农时间久了,依然会遭遇天灾或者减产,那么在丧失偿还地租能力的情况下,只能再一次委身为奴,变成奴隶。在这种情况下的隶农们,并不比奴隶地位强到哪里去。甚至连最基本的婚配的权力,都要受到贵族们的限制,或者不予承认。于是,自由隶农,也就退化成了依附隶农。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6)

而一旦这种退化发生之后,隶农制的优点也就不复存在了。

蛮族们入主中原之后,不断征战过程中,蛮族们的采邑制慢慢成型。于是,他们在教会土地制度与罗马隶农制的影响之下,结合了自身蛮族部落公有制特点,逐步形成了早期的欧洲“封建制”(Feudalism)。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7)

我们知道,铁锤查理执政期间,采邑制已经成形。不过当时的采邑制跟后世的还有点区别,因为当时的分封主要是基于战功,而且这种分封带有很强的国王个人色彩。所以,当时的采邑制可以是封臣的终身制,但并不可以世袭。而到了秃头查理临终之前的公元877年,他颁布了一个新的政策,被称为“基尔希敕令”(Capitulary of Quierzy)。这个敕令明确了在法兰克王国的各个采邑上的王公贵族们,他们的封号,领地和财产都可以进行世袭。

采邑制基础上的世袭制强化,也就最终形成了欧洲封建制。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8)

当然,仅仅采邑制和世袭制还不够,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欧洲封建制还辅以了“附庸制”(vassal)。所谓附庸制,是指国王以下分层分级,每一层以下都有自己的封臣,直到最底层的农民(农奴)。各个层次笼统来说,包括了国王,大贵族,小贵族(也就是骑士基层),农民四层金字塔式结构。上一层为下一层提供封土和保护,而下一层对上一层提供效忠和服务。

其实说白了,这是一套致力于固化社会各阶层的国家契约体系。上一层和自己下一层,层层之间签订契约,以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稳定。而在同一个层级上,依靠世袭制保证整个阶层的数量稳定。

这套体系,已经是当时的法兰克蛮族们能够想到的最佳社会结构方式了。

采邑制基础上的世袭制强化,也就最终形成了欧洲封建制。

当然,仅仅采邑制和世袭制还不够,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欧洲封建制还辅以了“附庸制”(vassal)。所谓附庸制,是指国王以下分层分级,每一层以下都有自己的封臣,直到最底层的农民(农奴)。各个层次笼统来说,包括了国王,大贵族,小贵族(也就是骑士基层),农民四层金字塔式结构。上一层为下一层提供封土和保护,而下一层对上一层提供效忠和服务。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9)

其实说白了,这是一套致力于固化社会各阶层的国家契约体系。上一层和自己下一层,层层之间签订契约,以保证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稳定。而在同一个层级上,依靠世袭制保证整个阶层的数量稳定。

这套体系,已经是当时的法兰克蛮族们能够想到的最佳社会结构方式了。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好像这套体系非常文明,非常体现契约精神。然而,这就是典型的历史误读。我们在作结论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当是的情况来看,日耳曼蛮族刚刚走出丛林,由游猎民族化身为农耕民族的历史转折点上,他们身上还带着非常鲜明的原始部落公有制色彩。不仅公有,而且民主。而这种带着原始色彩的普世价值观,不仅当时的日耳曼人有,中国北方草原一代又一代的游牧民族匈奴人,鲜卑人,蒙古人,他们早期都有这种民主体制。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0)

我们即便是考虑欧洲,看古罗马的发展轨迹,也是由相对民主的王政罗马,到更加体系化的罗马共和国,一直到元首制帝国,最后到君主制帝国,甚至是东罗马接近独裁式的君主制了。

所以,法兰克系的日耳曼蛮族一步登天,又参考当时的罗马隶农制以及教会庄园制,就很容易过渡到一个相对尊重契约的有欧洲特色的封建制上来了。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1)

况且,这也只是我们在理论上判断,实际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来讲,原始部落属性,导致国王的权威跟当年罗马的皇帝更加不如,比中国的皇帝更是有云泥之判。国王或者领主封土给自己的封臣,封臣们原则上要提供必要的服务,但如果封臣们认为领主违反了契约精神,可以表达不满,拒绝执行命令,甚至于提出改换门庭,寻找并效忠其他的领主。这还不算完,如果小领主们对上一级的领主确实已经不满意到了极点,甚至可以投票选举新的上一级领主。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2)

所以在本质上,这样的封建制,其实等于又重新回到了罗马王政时代,国王 元老院 部落大会的三元政治体制。区别是,封建制下国王和元老院之间实行的是贵族民主制,而部落大会则完全被取消,农民的地位更加低下。贵族们之间是平等的,哪怕国王也要遵循贵族们之间的契约精神。而贵族们一世为贵族,世世为贵族;农奴们一世为农奴,则世世为农奴。阶级属性一旦确认,互相之间的流动性极差。

讲到这里,我们自然会发觉,这样的封建制与其说是社会的进步,倒不说是往原始社会的一种倒退,只是包装以冠冕堂皇的封建制的一层皮而已。

此外,西欧封建制跟当年中国古代西周封建制,其实是有本质不同的,虽然二者在中文语境中的翻译方式完全一致。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3)

中国的封建制,是周天子根据《周礼》所进行的分封制以及宗法制的结合,根子上讲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举个例子,周天子的嫡长子就是大宗,未来继承王位,那么作为庶子的小宗就顺延成为诸侯;而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爵位,小宗则就只能做卿大夫。如此这般,以此类推。这样的一套宗法制,配合后来出现的儒家理论,很容易形成一套非常完美的继承制度。那么到后来出现中央集权配合庞大官僚体系的皇帝,地主和平民基本单元,也就顺理成章了。

与之相反的是西欧封建制,这套体制并不看重血缘,而是以财力和军事能力为基础。并且国王以下,作为大贵族的封臣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可以行使自主的行政,军事,司法,财务权力,包括单独发行货币的权力。这样的封建体系,很大程度上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倾向。这种情况甚至夸张到了——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地步。甚至国王本人,分封到最后,只能是把自己的地盘越搞越小,搞到最后自己只能在自己的自留地赚点零花钱的窘迫地步。

欧洲封建制度什么时候形成(解密欧洲封建制)(14)

王权如此不堪,教权就一定会趁虚而入。因为教皇本人,包括教皇可以控制的西欧境内的大大小小的教士,无不都是货真价实裂土封疆的封建主。今天史家有一种说法,中世纪光是教会与修道院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欧洲的三分之一了。想一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封建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谈当时法兰克王国以及中世纪那些所谓的皇帝们,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西欧奇葩的封建制,还有无处不在的大奸似伪的基督教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