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扶贫攻坚收官年(脱贫攻坚收官年)
贵州日报“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今年是扶贫攻坚收官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今年是扶贫攻坚收官年
贵州日报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牢记嘱托,贵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既督更战,抓具体抓深入,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动“三个三”挂牌督战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动员上千万干部群众集中力量,形成打好最后歼灭战的如虹气势。
全省上下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接续发起“春季攻势”“夏秋决战”“冬季充电”,坚决打好“四场硬仗”,狠抓新一轮“五个专项治理”,脱贫攻坚取得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
这是世界瞩目的亮眼大数据。一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贵州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变为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
这是奔向幸福的壮阔大迁徙。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贵州从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成为率先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的省份。
这是拔掉穷根的深刻大“革命”。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产业革命风驰电掣,“六个转变”高歌猛进,贵州从农村产业发展最薄弱的省份,发展到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这是暖透心窝的根本大“保障”。着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基本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建成7.87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
相约2020,我们使命在肩、初心如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深入推进
种养基地遍地起 村民发展门路广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阳光充足的五月,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坡地里、河谷中、坝区上,茶叶正绿,樱桃正红,羊肚菌破土,辣椒苗青青……
两年多来,我省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深入推进,种养基地遍地开花,坝区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2019年,我省茶叶、蓝莓、李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规模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产量达到113.8万吨,迈入全国第一梯队;百香果种植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产业结构调优、种养规模扩大、党建引领加强、组织化程度提升、产品品牌不断打响……一大批模范典型、有效“战法”,在脱贫攻坚冲刺“大考”中涌现。
“我们要纵深推进村民自治改革,盘活村内所有资产,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我们要不断推动改革创新,使村庄持续充满活力,让群众过上幸福小康生活。”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说,“要始终把产业革命和农村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00元。”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党支部书记肖文海说,近年来,茅坝村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产业,通过“龙头公司 农户”的方式,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今春,纳雍又迎“开门红”。15万亩樱桃醉了游客富了果农,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
武陵山下,“梵净抹茶”走向世界;乌江之滨,赤水竹子串起一、二、三产业;红水河畔,望谟“跑山牛”跑往浙江;乌蒙深处,威宁“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走俏东南亚市场……在农村产业革命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不断改写着“贵州什么都有”“什么都好”但“什么都少”的尴尬局面。
“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上规模、显特色、亮品牌,农户告别单打独斗的传统耕种方式,在产业革命“八要素”引领下实现了“抱团发展”。基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越来越好,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六个转变”深入人心。
选准枇杷产业,开阳县龙广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8000元攀升到2019年的1.8万元;
搞好农民培训,玉屏自治县沙子坳村果农改种附加值较高的黄桃,年收入过万元;
通过技术服务,赫章嫁接核桃优势品种“黔核”系列,每年带来10多个亿的收入;
做好资金筹措工作,我省把生态家禽产业作为金融支农的“试验田”和突破口,今年,榕江小香鸡项目已顺利融资4668万元;
为用好组织方式“粘合剂”,普定县探索“一村一公司”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村企合一”的致富路;
近期,很多县委书记、县长还走进直播间,直播带货,成为产业革命新“网红”。校农对接、校企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贵州产销对接新招越来越多,黔货出山更通畅,绿色农产品持续“泉涌”。
通过“公司 合作社 农户”等组织方式,贵州各地着力创新利益链接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好配合好,向规模、品牌、市场要效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农民积极性,实现了生产效益最大化。
产业革命搅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池春水。据统计,2018年,通过产业革命的带动,45.5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4元;2019年,带动111.8万贫困人口增收。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贵州正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多彩篇章。
【故事】
水城县野钟乡野钟村老支书邓吉栋:种好刺梨,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进入5月中旬,水城县野钟乡的刺梨花开得最艳,山野间,散发着阵阵清香,孕育着丰收和希望。
野钟乡乡道边一面墙上,写着一行标语:种植刺梨有榜样,就学野钟刺梨王;亩产刺梨三千斤,乡里乡外把名扬。
朗朗上口的语句,透露出了野钟乡人的骄傲、信心和力量。
这是野钟乡野钟村退休支书邓吉栋写的。他是一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于刺梨,他“爱得深沉”。
曾经的野钟村,种的是包谷、烤烟,过着贫穷的生活。不甘落后,2014年,村里组织村民代表到“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取经,随后发动村民种植刺梨。当时,也有村民犹豫,邓吉栋就是带头种的人。
刺梨种植后次年挂果,2016年,村民初尝甜头。
“我种刺梨有四年,当初不知有价钱,头年卖了三千块,二年卖得六千元,三年四年有八万。”采访中,邓吉栋即兴编了一首打油诗。现在,他家就种了10亩地的刺梨。“今年争取挣到5万元。”他说。
今年已79岁高龄的邓吉酷爱编写打油诗。关于刺梨的诗作,他就写了70余首。“野钟乡来野钟乡,刺梨花开刺梨香;党建引领摇钱树,致富不忘党中央。”这是他最新写的一首。他说,他的愿望就是种好刺梨,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如今,野钟乡种植刺梨5.5万亩,种植农户334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27户。2019年,野钟乡产出刺梨鲜果373吨。
“我们将不断提升抚育管护标准,产出更优质的刺梨果,促进刺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野钟片区刺梨管护站站长樊章富说。
在产业革命中,刺梨也是水城县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之一,政府大力扶持引导,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按照“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组织方式,着力打造刺梨产业利益共同体。目前,水城县刺梨种植面积39.6万亩,涉及23个乡(镇、街道)96村(居),覆盖农户37358户16217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367户43101人。
【产业革命成绩单】
111.8万
2019年,农村产业革命带动全省111.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全省茶园面积达700万亩,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
650万
截至2019年底,全省中药材面积超过650万亩,产值超过160亿元。天麻、石斛、白及、太子参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截至3月31日,我省蔬菜完成种植面积398万亩、产量6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8.9%;水果产量13.4万吨、产值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8%。
毕节从“试验”迈向“示范”
两条底线一起守建好青山得金山
毕节,贵州高原上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个让历届中央领导挂念的地方。
2014年5月15日,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毕节试验区“两新使命”: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
2018年7月18日,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900多万毕节儿女牢记嘱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统一战线和深圳、广州对口帮扶城市及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奋力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如今的毕节,满山苍翠,交通便捷,特色产业星罗棋布,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初夏的七星关区生机镇镇江村生机勃勃,成片的柑橘、李树、桃林,从河谷漫延到山顶。村支书张义说,再过段时间,等桃子、李子熟了,“采摘游”就热闹起来了,“我们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
“看到没,那是厦蓉高速赤水河大桥。”顺着张义手指的方向,不远处便是四川省叙永县雪山关。“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蔡锷将军行走川黔交界时,曾“题雪山关”,可见当年路途的艰难,与今天厦蓉高速穿山越壑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的毕节,县县通上了高速公路,飞雄机场20多条航线与全国相连,特别是成贵快铁的开通,将毕节带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四通八达,村村、组组通上水泥路,乌蒙山区已变成了“高速平原”。
大交通带来大开放,打开了毕节试验区发展的视野。人们的目光盯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并融入长江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市场信息传进大山,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威宁的蔬菜、苹果,织金的皂角精、南瓜,纳雍的茶叶,赤水河谷的柑橘等农特产品走进北上广,走向了日本、韩国、东南亚。
在“试验”中,毕节市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座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结出累累硕果。
赫章县海雀村,山上松涛阵阵,山脚溪流潺潺。30多年前,村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把30多个和尚坡种成了万亩林海,山上的林子保住了山下的水土,人们的庄稼有了好收成,曾经4个人只有3个碗的贫困日子一去不复返。
如今,文朝荣的儿子文正友接过了父亲的担子,带领村民依托良好的生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就突破万元大关。“依托良好生态做好林下中药材种植和生态旅游两篇文章,海雀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我们将继续努力,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做出自己的贡献。”文正友说。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当前,纳雍、威宁、赫章三个还未出列的贫困县,七星关、织金两个贫困人口还超过万人的县区,都进入了决战决胜贫困的收官阶段。茶叶、苹果、核桃、刺梨、皂角……一座座绿色的山头,就似一座座金山。山上的翠绿拱卫着山下的沃土,良好的生态和凉爽的气候成了毕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威宁高山冷凉蔬菜、七星关区大白萝卜、大方皱椒、织金南瓜、黔西香葱等生态绿色产品走俏市场。林下经济也风生水起,天麻、冬荪等中药材让曾经的荒山变成了一座座“富矿”。
大交通破除发展瓶颈,大生态转化成富民财富。依托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清凉气候等资源,毕节市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提质升级,已从走马观花的景区游向康养休闲避暑游发展,百里杜鹃、油杉河、韭菜坪成了川渝以及广州等地游客康养避暑的“打卡地”。
近年来,毕节市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相继投入242.08亿元建设国家储备林280万亩,发展经济林37.58万亩。目前,该市森林面积达2182.7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7%。依托良好的生态,毕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脱贫攻坚快马加鞭。2014年至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266.7亿元上升到1901亿元,贫困人口从151.7万人下降到12.5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23元成功突破万元关。
当下,毕节试验区围绕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超前部署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勠力同心,只争朝夕、久久为功,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新毕节,正在乌蒙深处崛起。
【故事】
黔西县中建乡返乡能人杨伦谈家乡巨变: 既熟悉又陌生,让人兴奋
“既熟悉又陌生。”
这是杨伦回到家乡——黔西县中建乡营盘村的感受。
虽然已经回家半年,杨伦依然在“兴奋”中。
杨伦今年32岁,6年前,在亲戚的引路下,他先后到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打拼创业。去年10月,他回乡看望父母,家乡的变化让他震惊,也留住了这个游子的心。
中建乡曾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过去交通闭塞,在黔西县“穷出了名”。“记得离开家的时候,从坑坑洼洼的毛沟路走到公路边,坐三四个小时的车才到县城。”杨伦说,那时候,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养着鸡鸭还有牛,“环境太差了。”
现在的中建乡,白黔高速直达,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一体化发展,以漂流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中果河风景区游人不绝。杨伦的家就坐落在3A级景区“月亮湾休闲度假村”里,他把闲置已久的老屋改造成了一家乡村民宿。在营盘村,共有20多家民宿,乡村旅游激活了这个沉睡的村庄。
返乡的杨伦,在村“两委”的鼓励下,今年初,通过竞聘当上了村主任助理。随后,他和其他村干部带头,以资金入股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成为带领乡亲脱贫奔小康的领头雁。
道路通了、旅游旺了、合作社办起来了、群众富起来了。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建乡村民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
“小康生活不远了。”杨伦说。
【毕节试验区发展成绩单】
57%
全市森林面积2182.7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57%。
铁路运营里程53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81公里,飞雄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21万人次。
1901亿
2014年至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266.7亿元上升到1901亿元,贫困人口从151.7万下降到12.5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23元到突破万元大关。
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告别大山岁月好 搬进城镇幸福多
4年,让188万群众搬出大山,带着憧憬住进新家。
在全国搬迁规模最大、搬迁任务最重的贵州,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围绕“六个坚持”,创新抓好“五个体系”,写就了一篇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文章。
搬迁人口要稳得住、能脱贫、逐渐致富,必须持续帮扶、久久为功。贵州在继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五个体系”建设的同时,加速推进安置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确保搬迁群众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融入城镇生活。
今年2月,贵州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作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的重要内容,全面吹响了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的“冲锋号”,要求6月30日前,挂牌督战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全面建设完成,8月底投入使用,确保不因搬迁而导致搬迁群众子女辍学情况发生。截至目前,946个安置点所在街道(乡镇、村)原有教育资源已消化解决搬迁子女201258人就学(含在外就读学生),已建成573所配套学校,解决搬迁群众子女128621人就学问题。
有工作才稳得住。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中,贵州把就业放在最突出位置,以县为单位、以安置区为单元,全力做好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对外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以前放下锄头就不知道还能干啥的罗桂芳,搬到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后,就跟着唐人坊扶贫车间的师傅学习“唐人娃娃”制作技艺。“跟师傅好好学,争取早点出师。”这是她现在最迫切的愿望。
曾经在外打工多年的王妹霞,现在在六枝特区落别乡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布依特色染织刺绣车间做一名刺绣工。“搬到新家后,小区里就有工厂,不用出去打工了,而且我在浙江厂里学到的手艺在这里也有用武之地,工资收入也差不多。”她说。
4月29日,贵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17条举措,包括巩固劳务输出成果、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增收政策扶持等方面,以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近两年,贵州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打出系列“组合拳”,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引领搬迁群众脱贫奔小康。截至4月30日,我省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中,40.21万户85.15万人已就业,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86.9%。同时,建成扶贫车间914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7096人;建成扶贫基地238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8123人。
大山深处,看病难。而现在,“小毛病不用挨,慢病有新政策,负担轻了,日子更有盼头。”搬到剑河县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区的63岁粟周然说,“最满意的是下楼就是卫生站,随时能够量血压。”
搬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贵州所有安置点在项目建设时就同步谋划了社区卫生室。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集中安置区医疗配套项目383个,在建5个,并纳入挂牌督战,今年6月底将全部建成投用。部分集中安置区依托周边医疗资源,保障了搬迁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再加劲。如今,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已实现了“六个100%”——100%实现教育配套设施全覆盖,没有一个搬迁子女失学辍学;100%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1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100%设立街道办事处;200个30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100%设立警务室;842个集中安置区100%设立综合服务中心(站),实现综合服务全覆盖;有党员的集中安置区100%设立基层党组织,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
搬出大山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逐渐能致富”的目标,贵州将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全面促进搬迁贫困群众后续发展。
【故事】
榕江县东环阳光小区搬迁群众杨老汉:这日子,过得像做梦一样!
5月13日清晨,榕江县东环阳光小区,人们陆续出门上班。
“从农民变工人。”58岁的杨老汉说,就像“从糠箩跳进米箩”。
杨老汉因脚伤未愈待在家里,他的爱人已去附近的菌棒厂工作。
东环阳光小区是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离月亮山腹地一年多,“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杨老汉说已经完全习惯了。
“我18岁就结婚了,19岁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为了赚钱出门打工,后来又有了老二、老三,压力大,我20多年都在外面跑,等孩子长大了,他们也都出外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团圆。”杨老汉说,几年前,由于年龄大了,他才回到老家——月亮山腹地的计划乡加两村,和老伴一起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8年,杨老汉一家搬到东环阳光小区,分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老伴还找到了工作,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他说。
东环阳光小区位于榕江县城东北部,不远处就是车江万亩蔬菜大坝,小区居住着来自19个乡镇的1627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含建档立卡贫困户8107人。青壮年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支持下,纷纷前往外地务工,余下的大龄人群则就近在工业区和大坝上工作。
“大坝那边用工多,每天我们都要组织人过去,早上出工,还有专门的公交来接。”阳光社区副主任何左冰翻说。社区外面的一面公示栏上,挂着一叠厚厚的用工表,写满了当月的人员出工情况,周边还贴满了用工需求。
新生活带来了新机遇。杨老汉说:“这日子,过得像做梦一样。”
【易地扶贫搬迁成绩单】
85.15万
截至4月30日,40.21万户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就业85.15万人,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86.9%。
目前,946个安置点所在街道(乡镇、村)原有教育资源已消化解决201258名搬迁子女就学;建成573所配套学校,解决了128621名搬迁适龄学子就学问题。
97.10%
需转移户籍的179.77万名搬迁群众中,已转移户籍174.55万人,占97.10%。
截至4月底,97.73%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已缴纳医疗保险,93.61%的搬迁对象已缴纳养老保险,99.4%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已转入安置地城市低保。(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邓钺洁 金忠秀 吴传娟 谢朝政 刘蓝婴 刘悦 梁圣 旷光彪 通讯员:郭君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