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详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

详细解读《道德经》51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详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1)

红尘不染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生:产生,创生。

德:道呈现出来的玄德。

畜:饲养。

物形之:有了物的形状。

势成之:有了生存的环境。势:形势,环境。

尊:敬重。

贵:珍贵。

莫之命:没有谁命令。

自然:本来如此,天命本性。

长:生长。

育:发育。

亭:本义驿亭,形容成熟独立。

毒:本义毒草滋生,形容繁荣。

养:抚育,修炼,教养。

覆:本义翻转。引申义保护,庇护。

有:占有。

为(wéi):做,作为。

恃:依赖。

宰:主宰,控制。

玄德:深厚的德行。特指道呈现出来的德。玄:深,厚。

〈译文〉

道创生万物,道之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有了各自的形状,给万物营造生存的环境。所以,万物没有不敬重道并且珍贵德的。

道被敬重,德被珍贵,并不是谁的指使,一直是道的本性使然。

所以,道创生万物,道之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繁荣,受到教养,得到护佑。可是,道创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成就了万物却不去依恃,长养了万物却不去主宰,这就是道的深厚德行。

〈解读〉

本章主要阐述了日常生活中修心为道尊道贵德,效法道做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意义。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方能获得被敬重被珍贵的人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产生了万物,又用德养育万物,是万物的总源头。所以,万物知恩感恩,尊道而贯德。而且,道使万物有了各自的形状,给万物营造生存的环境,因此,形成和决定了万物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所以万物只有尊道贵德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天之道。否则就是背道而行,背道而行必定受到天道的惩罚而消亡。“养之覆之”,道教养万物,就是用天道惩罚万物,道保护万物,就是用天道护佑万物。

“物形之,势成之”,道形成和决定了万物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所以,万物都有了各自独特的形状和特有的存在状态,天地之间万物千姿万态,都是道之子,是完全平等的,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万物齐一。世人所有的优越感,轻悔,蔑视,自大,恃强凌弱,都是背道行为。自以为比别人高人一等,只是在制造“死地”。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被敬重,德被珍贵,是道的根本本性决定的。道的本体是无,根本本性是无,道心是无我,“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呈现出来的玄德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自然本性。

道坚守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本性,所以,道被敬重,德被珍贵。天地万物坚守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本性,所以,尊道贵德。不坚守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本性,就是背道而驰,就会受到天道的惩罚。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生养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讲任何条件,不计任何得失,不图任何回报,不辞任何辛劳,没有任何私心,没有任何怨气,默默耕耘,默默奉献,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德。

道依靠无,“常无为而无不为”,生养了万物,产生了天地大用。道,万物,人,同源同根同性同心,天人合一,天性就是人性,人性是天性的表现。所以,人也只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这就是天之道。

天道的运行和人类的历史事实证明,人生存在的意义和最大价值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创造辉煌人生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民族牺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舍生取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劳模精神,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日常具体呈现。

只可惜,世人受到世俗诱惑染污,迷失了无我本心,颠倒认知,迷执于自我,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人生就围绕“我”忙忙碌碌的,虚荣,名利,贪得无厌,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损人利己,一叶障目,困顿于私我小我,失去了广阔的世界,到头来一场空,反而带来自身的痛苦和世界的危害,形成了悄无声息的渺小庸碌人生。自我意识是后天的社会经验形成的,不是人的自然本性。

《道德经》的中心主旨就是指引世人“尊道而贵德”。

尊道,就是明白道是万物的总源头,道,万物,人,同源,同根,同心,同性,天人合一,人的本心就是道心。道依靠无,常无为而无不为,生养万物,产生了天地大用。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人生的大用,这就是天之道。

贵德,就是效法道之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以此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创造出人生的最大价值。

尊道贵德是人的固有本质属性决定的,“莫之命而常自然”。世人之所以不能尊道贵德,是因为自然本性迷失,用自我,私我小我控制人生。修心为道,就是要去染还净,回归本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将自我行为一个个的损掉,直至破除自我,达到无我,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如此,就是保持了人的自然本性,方能获得被敬重被珍贵的人生。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详解(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2)

尊道贵德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