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

文/农夫也疯狂

这个时候,农村里也没什么农活可干了,天气也是逐渐寒冷了。村里的老人们没事的时候,并不喜欢待在家里面,而是喜欢聚集在村里的老淮树下聊天。虽然这个时候天气并不暖和,老槐树下面也是不是有秋风扫落叶,但是这些老人们就是喜欢在这里,相互说一些最近周围村庄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这里就像是一个会议室一样,有什么事情都是从这里传播开来的。

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1)

对于老人们来说,关注最多的就是天气了,这也是每天谈论最多的话题,几户每个人都会说上几句,而一些有经验的老人,那在这方面绝对就是意见领袖了。现在马上就要入冬了,村里的老人就会对冬季冷不冷进行一番预测。前几天就听老人说起过“冬在中,暖烘烘”这样一句老谚语,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答案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2)

​这只是农谚的一小部分,其完整的应该是“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这里所说的“冬”并不是立冬,而是指冬至节气。24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农民进行农事劳作的依据之一。比如在什么节气种植什么作物,干什么农活都会参考24节气。在我国民间,记录重大事情都是用农历,现在农村里一些老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而24节气在公历时间基本是不变的,但是在农历的时间是变化不定的,所以就有“冬在头”、“冬在尾”等这些说法。

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3)

农谚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是在农历月份的上旬,那就是“冬在头”,这样的冬季会比较的寒冷。而是在农历11月份的中旬,则会比较暖和,冬季偏暖。冬至是在农历11月份的下旬,那冬季会特别的寒冷。这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中,所发现的冬至在农历月份不同的时间段,对后期天气的预测。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农历11月27日,根据这句农谚的说法,今年冬季是非常寒冷的,冷到能把“鬼”也冻死。

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4)

然而,在11月初国家气象局的专家就说了,今年冬季是冷冬的概率是0,也就是说今年冬季出现冷冬的概率很低,大概率是暖冬。关于冷冬和暖冬,其实它的参考标准是往年气温的平均值。如果这一年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往一年的高0.5摄氏度,那就是冬季偏暖,是暖冬。相反比往年平均气温低0.5摄氏度,那就是偏冷,冬季是冷冬。所以冷冬和暖冬并不是看某一个地区,也不是某一天的气温,不能说哪一天特别冷就是冷冬,哪几天特别暖和就是暖冬,而是一年中全国各地的平均气温来看的。

冬至前后是冷还是暖(冬在中暖烘烘)(5)

古人所传下来的这些农谚,有些是有道理的,有些却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通过冬至节气在一个月的不同时间来预测冬季的冷暖,这个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并且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另外现在的气候都变暖了,古人的那些农谚有好多在今天也不再适用了,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及时关注天气动态。你认为这句农谚有道理吗?今年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