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

2018年12月19日,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基于 CLIL 理念的英语•学科整合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隆重举行。国际知名教育专家 John Cruft,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建平、英语教研员王晓东、科学教研员贾欣,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石志芬副科长,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书记、小学教研室主任张义宝,朝阳区教研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苏朝晖、李大生,朝阳区教研中心科学教研员王素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出版事业部总经理姚虹、科学出版工作室主任刘晓楠、高级编辑丛岚,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陈筱梅、书记杨志强等等出席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200余名教研员、学校主管教学主任、英语、科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整合英语学习和科学学习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1)

参会代表合影

嘉宾致辞拉开帷幕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陈筱梅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这个全球信息智能化的新时代,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以整体育人为理念,秉承党的教育方针和思想,在双主体育人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培养每位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由生生、师生建立起个性、超越、未来的课程文化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需要,鼓励超越教材,超越课程,超越教师。通过整合英语学习和科学学习,不仅让学科内容学习更具国际化,而且使学生感觉语言学习更真实有趣,加强了英语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究,还提高了教师的科学素养、英语水平、课题研究能力及学科融合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2)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陈筱梅致辞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综合出版事业部总经理姚虹女士在致辞中阐述了学科•英语整合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缩写为 CLIL)理念,指出在全国每年有近五万名学生参与了 Light Up Science 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兴趣、学科素养、英语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外研社将一如既往地用国际水准的课程资源和专业的教育解决方案,助力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的实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3)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综合出版事业部总经理姚虹致辞

示范课、说课、实施经验分享

展示课程建设新思路

本次研讨会依托外研社的教学资源,以学科•英语整合课程 Light Up Science 教材为突破口,展示了整合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关亚欣老师带来了一堂现场示范课,主题选自 2B Unit 1 Lesson 3 “Who eats who?”关老师巧妙地给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发散思维,推断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建构了“food chain”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基于卡片构建不同的食物链,让学生对食物链的概念进行迁移运用,反复运用核心词汇“food chain”和句型“(A leaf)is food for (a caterpillar).”来描述食物链。最后,基于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讨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学生在理解科学的好奇心驱动下,自然地将英语应用到科学主题的学习过程中,并建立了用英语表达科学观点的自信。学生在探究食物链的过程中,手脑口眼并用,个人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积极寻找答案,建构新知识体系,并形成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积极态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4)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关亚欣老师执教“Who eats who?”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李海龙老师做了题为《教师,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基于 CLIL 理念的英语学习资源整合》的发言。他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提出了对 Light Up Science 课程理念、特色的理解,然后,结合朝阳区实验小学的经验,详细阐述了课程的落地实施路径,最后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谈了课程实施的预期效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5)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李海龙老师分享课程实施经验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张镨月老师做了主题为“Spiders and their webs”的课例分享。张老师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详细阐述了该课教学的目标、过程,并分享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张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带领学生探究了蜘蛛网的形状、特点、作用,蜘蛛捕食的方式等,让学生亲手制作了蜘蛛网模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张老师还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支架,支持学生用英文进行表达。张老师指出,这样的课非常有意思,学生和老师都特别喜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6)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张镨月老师说课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王晓东老师和科学教研员贾欣老师做了精彩点评。王晓东老师指出,无论是示范课、课例分享,还是实施经验分享,都体现出学科与英语相整合,一加一大于二;以问题解决的方式,促进语言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观察、记录分享;语言成为交流信息和想法的工具,运用语言来做事情,给外语教学带来创新。贾欣老师基于自然科学学习的世界通用性和语言作为思维的外显这一特征,指出科学学习和语言学习整合的基础,并以食物链为案例阐述了国际化学习视角对于科学教学的启示。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7)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王晓东老师评课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8)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科学教研员贾欣老师评课

CLIL专家讲座

系统解读CLIL理念与实践

国际知名教育专家 John Cruft 先生带来了题为“CLIL: Upgrading our knowledge and classroom application”的主旨报告。首先,John Cruft 先生详细阐述了 CLIL 的定义、发展、应用和4C目标——交流、文化、内容和认知。然后,John 结合 Light Up Science 教材中的具体活动案例,介绍如何实现 CLIL 课堂的4Cs目标。丰富有趣的活动燃爆会场,参会教师积极参与,亲身体验 CLIL 教学的策略。最后,John 以文献为依据讨论了对于 CLIL 教学的一些质疑和认识误区,坚定了教师对于开展 CLIL 教学的信心。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9)

国际知名教育专家John Cruft讲座

活动最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王建平副主任对活动进行总结。王建平副主任指出本次活动有“三高”。第一,“高”站位:从整体教与学的活动中,优化学校的课程理念,融合国际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Learning skills)。第二,“高”获得感:因为 CLIL 课堂是双聚焦,课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获得感高,学生思考得更多、更深入,对于学生而言是很好的学习经历。第三,平台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多方的支持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王建平副主任还表示,希望在 CLIL 课程的教研和实施过程中看到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对于未来跨学科教育的前景充满期待!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核心素养时代的跨学科教育)(10)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王建平副主任总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