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和古琴的5个区别(古筝和古琴)
琴又称瑶琴、玉琴、绿绮,现代一般称为古琴、七弦琴。 琴历来被认为是高难的艺术。 古人常以“琴、棋、书、画”并称,把它看作是君子必备的文化修养,因此中国文人多擅弹琴, 如孔子、嵇康、欧阳修等。
琴在中国至少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湖北随县出出土的战国初期的10弦古琴和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7弦汉琴。 琴的全身为扁长共鸣箱。南板多用梧桐木制作。琴头有承弦的岳山,琴尾有承弦的龙龈和护琴的焦尾。
整个显得宽头窄尾。在面板的外侧有13个圈点状的徽,它是音位和泛音的标志。一般由贝壳制成 。琴上有7弦,古代用丝弦制成。琴的声音清脆说耳,表现力强。传说伯牙志在山水的时候琴声能“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遇雨心悲的时候还能“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琴的表现力可见一班。琴有独奏、琴策合奏、琴歌、雅乐合奏4种传统的演奏形式,著名的琴曲有《流水》、《酒狂》、《广陵散》等。
古筝是中国一种具有优美音色和丰富表现力的民族拨弦乐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古筝就在秦国流行,所以它又被称为“秦筝”。古筝的流传甚广。以岭南至内蒙,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最初的古容是从战国时期一种竹制的五强乐器演变而来,秦汉时期,五弦发展为12弦,隋唐时期为13弦,元明时期为14弦,请代时期为16强。后经改良, 由17、19弦不等而发展到21 ~ 25弦,筝弦也由原来的丝弦改为钢丝弦等。 这样,古筝的音域和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深受人们欢迎。它既可用作独奏、重奏、合奏、也可用作戏曲、曲艺和舞蹈等的伴奏。
古筝的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惋动听,具有一种幽远的神韵。 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海啸。它既能细致微妙地刻面人们的内心感情,也能描绘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继慨激昂,或是激越高歌浅声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 左手的揉、按、点等手法尤能体现古筝的音韵特色。古筝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如果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
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西派。其中以陕西、山东、河南和客家筝曲最为出名。《渔舟唱晚》和《汉宫秋月》是古筝中的名曲。这样比较就可以看出古琴和古筝在外型、弦、和音色都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