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外延划分的意义(外延内涵)

概念外延划分的意义(外延内涵)(1)

概念外延划分的意义(外延内涵)(2)

外延/内涵

赵毅衡

外延与内涵或指称和意义,其区别最早由穆勒(John Stuart Mill)提出,对应于其他逻辑学家所说的extension和intension之间的区别。外延是适合某个符号的直接指称,也就是皮尔斯说的“对象”。内涵则是对象各种属性的总和,包括暗示意义。内涵实际上是没有边界的,可以无限延伸。符号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内涵符号学,因此巴尔特说,符号学家实际上是个“内涵科学家”(scientist of connotations)。

这两种符号意义解释倾向,是研究意义的学者不可能躲开的最基本分化。外延意义相对固定,内涵则可以无限延伸。艾柯指出,外延是“所指物在文化上得到承认的潜在属性”,而内涵“未必对应所指物在文化上得到承认的潜在属性”,这也就指出了符号意义与文化的具体安排有关。

参见:意指三分式

本期编辑:刘芷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