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从影视金曲衍生而来的视听音乐会并不鲜见,但如此“立体化”的,还真是头一回。

12月19日下午,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在汉秀剧场献上《四大名著·国乐经典》音乐会,现场,瑶池仙子“从天降”,亭台楼阁“拔地起”,4D诗词“悬空至”,悠悠萧声“水面过”的景象,让现场观众赞叹连连。

极目新闻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这是继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利用汉秀剧场进行科技化包装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与汉秀的“再联手”,接受专访时,科技版《洪湖赤卫队》和此次《四大名著·国乐经典》音乐会的导演周彦说,打破“镜框式舞台”之后“一切感觉都是新的”,“所有舞台机关的运用,最终都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传统文化。”

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1)

摄影:夏俊俊

现场:

金曲好听,舞台神奇

气势恢宏的民族管弦乐团奏响《云宫迅音》,拉开了《四大名著·国乐经典》的序幕,舞动长袖的“仙女”从几十米的高空缓降,配合干冰营造的雾气营造出仙宫幻境;

如果说《西游记》篇章的亮点在空中,那《红楼梦》段落的亮点一定在舞台:《枉凝眉》乐声奏响,歌唱演员与亭台楼阁一同从舞台地面升起;“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红豆曲》尾声,男女歌唱演员隔着乐队一个对望;《葬花吟》唱响是舞台卷起漫天飞花,再加上《聪明累》《秋窗风雨夕》《紫菱洲歌》《晴雯歌》,“红楼梦中人”的形象跃然台上。

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2)

摄影:夏俊俊

《三国演义》《水浒传》相对更显雄浑大气,《历史的天空》唱响时,汉秀舞台巨幅LED屏挂出了浩瀚星河的背景,一抹萧声从水面荡出,演奏者和演唱者相和让全场鸦雀无声……

“听过音乐会,也听过视听音乐会,但这次《四大名著·国乐经典》的精彩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资深观众刘建利表示,省歌编钟国乐团的演奏水平绝佳,歌唱演员的声音也无可挑剔,尤其是音乐会与汉秀舞台的结合给了他全新的感受,“之前看过汉秀版《洪湖赤卫队》,所以演员从天而降和从水面出场我都是有准备的,但亭台楼阁从地面升起来的时候我倒完全没想到。”

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3)

摄影:夏俊俊

幕后:

可看可听可思可感让它独一无二

演出结束后,《四大名著·国乐经典》的总导演周彦接受采访时提到,这台音乐会其实是省歌早已排练成熟的“成品”,2016年就在武汉演出过,“但将它移植到汉秀,一切都必须按照这个舞台重新去‘变’。”周彦说,现在的这台音乐会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四大名著》音乐会可能常见,但如此立体生动的体验只能在汉秀。”

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4)

摄影:夏俊俊

周彦也是科技版《洪湖赤卫队》的导演,在成功将有着63年历史的歌剧移植到汉秀之后,她又接到了再造《四大名著·国乐经典》的任务,“最开始以为有了经验后会简单一些,结果发现还是难,因为音乐会有很多曲目,相当于一首歌就要有一个特定的舞台表现形式。”

他们做了很多创新,开篇序曲的“空降仙女”,用的是省歌经典作品《编钟乐舞》里的长袖舞,“从空中往下一降,我觉得我们这个神话的风格就定下来了”;《红楼梦》篇章中她重视“构图”,包括用特别设置的五人女子乐队来演奏《晴雯歌》那个段落,“让那种活泼泼的女孩子的灵动串起来”;《葬花吟》里她想传达“渐离感”,舞台推开,林黛玉离观众越来越远,“所有人变成旁观者,有一种大地白茫茫的苍凉感”;包括《历史的天空》背景里的宇宙,周彦觉得这种静谧宇宙的空旷能够让观众沉思……

来听一场脑洞大开的音乐主题展(这场音乐会的首演还做到了这些)(5)

摄影:夏俊俊

用好的外壳,去包装经典的音乐以及这些音乐背后的情感甚至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家们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去传递的。周彦说,她希望这台音乐会能够让观众得到“可听可看可思可感”的体验,“这种体验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