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春游词解说(说文解字芦红杏尚书宋祁)

《说文:艸部》: “蘆,蘆菔也。一曰:荠根。从艸,卢声。”

译文:“蘆,蘆服。另一义说:蘆是荠菜的根。从艸,卢声。”

《说文》艸部,形声字,今为艹部。

宋祁春游词解说(说文解字芦红杏尚书宋祁)(1)

“芦”是形声字。小篆从艸,盧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蘆”,汉字简化后写作“芦”。

“芦”的本义为草名,指芦菔。如《后汉书·刘盆子传》:“掘庭中芦菔根,捕池鱼而食之。”又指芦苇。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葫芦”,一种爬藤植物,属于葫芦科葫芦属,其果实也被称为葫芦。

芦,也是姓氏,芦姓与卢姓来源基本相同。据《魏书·官氏志》所载,芦蒲氏改单姓芦后,因当时崔、王、卢、谢为名姓,故芦姓有去掉草头为卢姓者。

芦姓历来名人稀少,能查到的有芦才兴,山东商河人,明代金吾后卫前所千户。芦荫文,山东德州人,清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二十七名。

作为植物的一种,北宋宋祁曾写过《芦其二》的诗。

我惭散质山中养,君结孤根江上来。

相对中园两无用,菰芦何处有奇才。

菰和芦苇,借指隐者所居之处、民间。

宋祁春游词解说(说文解字芦红杏尚书宋祁)(2)

宋祁,字子京,小字选郎,今湖北人士。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之所以被称为红杏尚书,不是因为红杏出墙,而是活用红杏出墙的典故。

宋祁任尚书工部员外郎时,有一年春天,他和朋友们一起去踏青。见良辰美景,文人骚客自然要纵酒填词。一枝红杏映入宋祁的眼帘,他灵机一动,写下了著名的《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穀皱波纹迎春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名噪词坛,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首《玉楼春》很快传遍了东京城,最后仁宗皇帝也知道了,他对宋祁有了极深的印象,就成就成了一段佳话。

有一次,宋祁路过繁台大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车队,宋祁仓皇避让,险些摔倒。正在十分尴尬之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宋祁抬头看时,只见一位妙龄宫女对他嫣然一笑,这领宋祁神魂摇荡,久久难以平静。有了这次意外的邂逅,他回去便写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记述下了这段如梦的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再见美人的怅然之憾。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来,后来竞又传到了仁宗皇帝的耳朵里。仁宗皇帝很欣赏宋祁的才情。他还专门找到了那位宫女,然后就召宋祁上殿,专门向宋祁提起这件事。宋祁当时诚惶诚恐,羞愧难当。仁宗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说完,就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宋祁因佳曲得到一段姻缘,成为一时的美谈。

宋祁最大的历史成就是修史书,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